豆汁是如何推广的

0
城北集市最偏的一角是粉坊。粉坊最出名的是绿豆粉。 粉坊街后是条烂巷,城北的要饭的破落户们就这从里到山脚那座破庙里暂歇。粉坊的老板姓窦,说是老板,其实是老板和伙计一个人全兼了,人称老窦。因为每天出粉的剩下来的汤,老窦都用来熬成汤,就在后边巷子里发给这些穷苦的人喝。

1
粉坊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有一年城南又开了一家,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眼看着做好的粉卖不出去,老窦只有一个人坐在凳子上看那些剩汤发呆。今天的剩汤都已经馊了,天气太热,日子难过!
这些汤得倒掉了。别让人吃坏了肚子。
剩汤就要倒到后巷门边。一到这个时节,这个地方就发出一种酸腐的味道,有点冲鼻子,想吐。

2
”大爷,有汤吗?给一口吧“。这个应该是个新来的乞丐。脸上是种病态的青白色,拄着棍子,有点强撑着的感觉,仿佛随时都会倒下,看年纪不过是个跟自己姑娘差不多大的少年郎。
想起早饭也还没有吃,厨房里也没有什么东西了,好象就剩下手中一镬酸汤子。
“就剩这个了。。。这还能喝吗?别坏了肚子”
“能、 能、能。。。。”乞丐随时都像要倒下。
还是热热吧。老窦让乞丐跟自己到厨房,等着自己把酸汤子热热。怕吃坏了他,就从酸汤子舀了一勺,又加了一瓢水。
乞丐的眼睛都亮了。这是好人。

3
酸汤子已经热好了。
老窦盛了两碗。你一碗我一碗。已所不欲不施于人,老父在堂时时间这么说,他也是这么教姑娘的。
乞丐接过也不管热,汲溜就是一口。
老窦拿起自己那一碗,还没拿到嘴边,那股跟门口一样的酸腐气息,差一点让他直接就吐了。把碗放到灶台上,到门口干呕了半天才消停。回头看那个第一个喝的乞丐,好象什么事都没有,拿着空碗在等下一碗。
老窦定眼去看时,这才发现这个少年乞丐的气色明显好了许多。老窦刚想说这汤酸了,那乞丐张口说了一句“好甜”。各有各的缘法吧。
少年喝了三碗离开了,老窦也喝了一口。这汤就是馊了,有点顶头呢。正好少年道辞,这一个本来要吐出来的汤也就顺势向老窦的脏腑而去,再想吐出来已经十分困难。嘴里果然有点甜。
这一锅酸汤和剩下的自然都倒到门口。老窦实在是难以相信这东西真的能喝。

4
第二天老窦被后门的嘈杂声吸引过去。才发现一大群乞丐围在门口。昨天的少年乞丐也在其中,不过脸上少了其他人那种青白的病色。少年眼光似在问询。正好老窦熬了一锅的汤,就打开门,露出里面准备好的桌子和大锅。这大热的天,喝点汤解热解暑啊。
一群人在喝汤。老窦和少年也熟悉了起来。都是闹起了饥荒。少年昨天一场大病,喝了昨天的酸汤竟然痊愈。他们一起逃难的过来的人就随着过来,特别是跟他一样病了的人。

5
第三天他们又来。少年直接问老窦,“大爷,那天的汤还有吗?”原来昨天来的人只解得饥病并没有好。
虽然今天有一大锅汤,可是他们却要的不是这个。
前天剩下的小半瓯酸了。老窦热了热,少年领着那些病了的人一起喝。接下来的日子,算是见证奇迹的时刻,那些人的病居然都好了。老窦也偶尔喝几口酸汤,越来越觉得,这东西酸爽无比,喝着怎么那么舒服。

6
喝得老窦酸汤竟然可以让难民身上的病无药而愈的消息不径而走。老窦也不再把酸汤子都扔了。病过的人都爱喝这个老窦的酸汤。慢慢的大家就都叫这个酸爽的汤子为窦汁了。老窦熬豆汁,豆汁是窦汁。

7
山脚庙破,庙里的和尚都可称大师。常有城里的居民找他看看病。有一天,正好有一人病了,状如饥民,大和尚就让他到老窦那里喝窦汁。隔天,果然好了。
窦汁出了名。可是窦汁仍然是穷苦人的食物。没有哪个自命高贵的家伙愿意去喝布施的免费杂汤。
直到有一天,老窦的粉坊要干不下去了。
直到有一天,老窦的窦汁他已经供应不起了。
于是大家说,我们出钱吧。这就是第一家窦汁吧。
故事说到这里无限美好。第一个喝窦汁的少年乞丐本是江东才子,几番考试擢去庙堂之上,少年与老窦的姑娘喜结连理,这窦汁也变成他们一家喜爱的食物。
老窦不再需要继续卖窦汁,索性把作法告诉了出去。这就是第一个开源食谱。

8
这就是豆汁的来历,这就是豆汁怎么被推广出去的。如果说我们能从中间学到什么,那便是好人有好报,做好事时不知道。目标不是结果,得到的一切都是幸福。你说呢?嘿嘿。
那天在护国寺体验豆汁,发现也没有传说中那么难对付。口味怪是怪了一点,酸也酸了点、臭也有点、甜也带着点。。。这东西怎么会有人愿意喝?据说有不少人是一开始不喜欢喝,后来特别愿意喝的。那么真的很想知道这么怪异的一个产品是如果被发现和推广的。是以为记。
如有巧合,纯属雷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豆汁是如何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