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莫尔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之源

读莫尔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之源_第1张图片
乌托邦地形地貌图

托马斯·莫尔于1535年7月7日被处死刑。他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临刑前还说笑话。莫尔被禁止最后向人民发出呼吁。他告别了家人,自己用头巾扎住眼睛,并且对刽子手说:“我的颈子是短的,好好瞄准,不要出丑。”莫尔的头终于挂在伦敦桥上示众。

马克思恩格斯曾这样评价《乌托邦》:“这种幻想的未来社会方案,是在无产阶级还处于很不发展状态……产生的,是从无产阶级希望社会总改造的最初的充满预感的激动中产生的。”

乌托邦”,又名“乌有之乡”或“无何有之乡”。原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基本内容是关于莫尔那个时代欧洲各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谈话,意指莫尔置身其中的当时的英国社会,在这一部分作者隐晦巧妙而又不失风趣地抨击了英国政治和社会的种种黑暗,具体是虚构杰出人物拉斐尔·希斯拉德关于某一个国家理想盛世的谈话,由英国名城伦敦的公民和行政司法长官、知名人士托马斯·莫尔转述,在谈话中,旅行家希斯拉德——他代表的是作者的观点——尖锐地抨击了当时在英国已经登峰造极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其中,他自认为找到了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源,这个根源就是“私有制的统治”。莫尔的基本论点是:财产私有为社会上万恶之源。所以在第二部分,莫尔就以充当私有制对立面的公有制来贯穿组织建构一个充当当时英国社会的对立面的“乌有之乡”。他描绘了乌托邦这个理想国,同第一部分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关于未来的完美社会的全部设想都包含在这一部分。在此部分,莫尔主要从财产公有、生产劳动、务农为本、城市规划、卫生健康、学术研究和宗教信仰自由等方面展开叙述。

莫尔显然是有强迫症的,亦或是为了让他的完美方案至少看上去很完美。整个乌托邦岛由不规则的新月形被他的意志改造为方中带圆,四面环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连中心岛也是由四个城市共同拱卫一个都城。选举制度依然是古罗马时期的议会与元老院制度,由于小国寡民,实行直接选举。乌托邦人不分男女都以务农为业,且务农的时间安排是由每人轮换的,务必达到每个人的劳动时间均等与生产力可以达到稳定发展相协调的局面,每人每天工作6小时,睡觉8小时,即可保证城邦源源不断的生产资料供给。我分析乌托邦之所以成其乌托邦,整个社会体制能够长期有效运转,乃在于其基本的人性假设是:人性本善且人毕生追求“至足而良善的生活”。总而言之,乌托邦人特别不肯放过精神的快乐,以其为一切快乐中的第一位的、最重要的。他们认为主要的精神之乐来自德行的实践以及高尚生活的自我意识。至于身体的快乐,他们首推健康。 公正是一个国家的力量源泉。乌托邦是一个人道主义之邦,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乌托邦在战争中是宁愿舍弃自身的财富,也不愿轻易排除自己的公民去参加战争,它重视人、人的生命、人的价值;另一方面,当两军交战时,乌托邦教士在一旁,但离战士不太远,他们跪在地上,身披法衣,伸出双手朝天,首先祈祷和平,其次祈祷在双方流血不多的情况下祖国取得胜利。当乌托邦军队占了上风,教士便驰进酣战中心,阻止本国军队对败军滥肆杀戮。败军只要有看到教士并向其呼吁的,就能保全性命。败军中有触摸教士身上飘扬的法衣的,就可以使自己留下的财物免于从战争来的任何破坏。

至于关于“乌托邦”的批评,我在这里暂且不谈,因为这是人人皆可以染指的。因此,沃尔金强调,“社会的发展还没有创造出使无产者形成为一个阶级所必要的前提,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时机还没有到来。'幻想的方案'在莫尔当时的条件下是表达他的大胆的社会思想的唯一可能采用的手段。”

最后,我想说:

《乌托邦》不是一部出色的作品,更不是一幅可行的完美设计的蓝图,但它却是截止目前为止人们对于“理想国”般的良善生活所达到的最为精致的探索,以至于以“典例”的价值成为后世社会主义思想中绕不过的话题。

读莫尔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之源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莫尔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