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边书房@注解四书《论语》【259】分享价值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价值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哀公,就是鲁哀公。他问有若:“遇上荒年了,国用不足,怎么办呢?”

       鲁哀公曾经也问过孔子这个问题。

       孔子说:“治国理政,关键在于使民富。”

       哀公继续问:“怎么做呢?”

        孔子说:“薄赋敛,则民富。”很简单,政府少收税,人民自然就富有起来了。

       哀公说:“若是,则寡人贫矣。”如果这样我不就穷了吗?

       这就是哀公的思维,国民富,他就贫。这是典型的竞争思维,国与民事对立的,而不是共生共荣。

       有若听了哀公的问话后,说到:“何不实施“彻”的办法呢?”“彻”是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意思就是统一收10%的税就好了。儒家经常强调要恢复周礼,周礼的核心就两条,一条是富民政策,一条是和谐社会。富民政策的核心就是轻税赋,藏富于民。这里有若也是给哀公出的这个主意。和谐社会,是仓廪实,知礼节,长幼尊卑有序,礼仪之邦。

        哀公听了有若的话说到:“我现在收的是十分之二的税,都还不够用,你却让我减少到十分之一,这是什么歪点子啊?”

       有若继续说到:“百姓富足了,君王怎么会不富足呢?百姓如果都不足,君王怎么会足呢?”有若所表达的意思跟孔子差不多,都是强调减少税赋的办法来让人民富起来。

       关于税赋占比两成,不是从第二十六任的哀公这里开始,而是从第二十任鲁宣公开始的。周朝的税赋是多少呢?按照周礼井田制,有公田和私田,公田收成归国家,私田收成归自己,算下来大概是十取其一。相比周朝税赋,鲁国的税赋就是两倍。

       在汉朝文景之治时期,国家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粮食堆成山,拴钱的绳子都烂了,都还没用完前。直到汉武帝的出现,因其穷兵黩武,国库费尽,只好加重赋税,不仅收增值税,还要收财产税,增量存量一块收,弄得中产以上的人破产无数。汉朝在汉武帝手里差点亡国,但是后世还为他歌功颂德,实则是一种人性的征服欲作怪,汉武帝帮助自己延伸这种欲望,不管花了多大代价。

       刚刚两会结束,有人大代表提出要提高起征点,按照现在的征税水平,中产阶级承担着社会顶梁柱的作用,但过高的税赋使得其不得不拼命的奔跑。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居高不下,使得社会的创造性受到极大的抑制,国家配置资源的效率又比较底下,政府过度替代市场的作用,只会使得现状变本加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好好的学习下周礼。富民政策和和谐社会不是一项活动,而是一项长期的政策,这就需要国家的领导者能够高瞻远瞩,充分的认识到人本身的价值,价值是靠人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横征暴敛收集来的。


@荷边书房@注解四书《论语》【259】分享价值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价值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荷边书房@注解四书《论语》【259】分享价值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