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与行为主义

14―4―21

学前期的孩子好模仿,自控力不强,常常会出现不良的行为,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互相配合,采用一些行为治疗方法消除其不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行为与行为主义_第1张图片
幼儿行为矫正

例如行为主义疗法是建立在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基础之上的。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意象等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由于儿童处在行为的模仿期,很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尤其在学习态度,人际关系方面榜样的力量甚至大过父母的督促。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较多使用行为矫正强化原理。

消退

利用用消退方法,例如在孩子哭闹的时候,越哄越助长孩子的哭闹行为,很多家长采取不理睬的方式反而使孩子的哭闹行为消失。采用漠视不理睬的方法,消除其哭闹行为。

消退的方法还应与正强化法结合使用,例如对偏食、爱发脾气的孩子,不仅可以消除其问题行为也有助于建立强化良好行为。还要创造消退治疗的环境,在实施前,将计划告诉孩子。在幼儿园实施消退法时,要让父母参与,做到家园一致,千万不要幼儿园在消退,家里却在强化。在消退法实施的初期,问题行为可能会加重,甚至产生情感抵触和攻击行为。此时,应坚持纠正,否则会加重问题行为。

厌恶疗法

对于某些吃手指或类似行为的孩子,在这方面的应用中主要用到了厌恶法的原理。即当这种行为出现的时候伴随给予一个痛苦的刺激物,其因为顾忌到苦痛刺激物而逐步减少直到避免相同行为的发生。同时,在学生表现出积极行为的时候可以相应的给予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那么当类似的情景再次发生的时候就容易产生相似的积极行为。这样持续一段时间,相应的行为和心理都将得到一定的改善。

强化

孩子做作业拖拉不应定义为问题行为,孩子做作业拖拉是一个行为的结果,为什么会做作业拖拉才是要明确的问题的关键。还要确定在做作业之外哪种行为最影响孩子做作业。小A在家完成作业时有拖拉的习惯,是因为在做作业过程中经常吃零食造成的。用行为矫正的原理对其进行管理。首先记录A同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一般要吃几次零食,每次吃零食的时间有多长。先矫正吃零食的次数,再矫正吃零食的时长。每天限制零食量并对零食进行编号,如果少吃一次可以得到一个卡片,这个卡片可以用来跟家长交换,完成自己的一个愿望。吃零食的次数越少得到的卡片越多。从而改变拖拉的坏习惯。

孩子某一好的行为出现后,应即刻予以正强化,不要耽搁很长时间。而且在表扬儿童时,应向幼儿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例如要说“你把玩具整理的真整齐”,而不是“你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不然他都不懂为什么说我听话。

对于惩罚的方法一般不应采用,因为如果是对幼儿实施惩罚,惩罚的力度或方法使用不恰当的话,容易给儿童留下不好的影响,甚至是阴影。

你可能感兴趣的:(幼儿行为与行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