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文的那些野路数之一:为什么我们很少见到永久的学霸?

毕业几年后,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很多读书时的学霸成为了庸人,而当初的学渣却八面玲珑,神通广大。

为什么有些读书时候的学霸不能成为永久的学霸呢?

我有过几年学霸的经历,也扮过几年学渣,发现人与人学习的动力不同,获得成绩的途径也不相同。读书时每个人所承受的来自父母和同龄人的压力不一样,对学习的投入也就不是等量的,这就造成了不同的学习习惯,也为毕业后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影响。

创建这个公众号一年多一点,在这里结识很多二十几岁的朋友,发现大家对于自身成长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大多数非英文专业毕业的朋友,在面对自我成长时最普遍的选择就是学英文。

我是英文专业毕业的学生,关于学习一门语言有着一点浅显之见,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但这种方法绝对给我的人生带来了超值的收益。

我的心得是:教材书,学四年,野路数,用一生。

大学时我经历过必定要参加的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还考下了同龄人都在考的口译资格证。在peer pressure和虚荣心的作用下,我的成绩还算可以,但拿到证书的三个月后,那些我在自习室里背的超级长的单词和超复杂的句式,就全都忘记了。

这样的学习又有什么用呢?

毕业后就会知道对一门外语来说,它的“实用性”是多么地重要:国外自助游,跳槽时的简历,与歪果仁上司的交涉…

蔡康永的温情版这样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对于学习英文这件事,我很久以前就开始坚持自己的野路数,读书时性格达到叛逆的顶峰,拿逃课来和刻板的教材对质,意外的是,大学时一位老师,在讲台上和我们说“大实话”,“不知道为什么你们要拿着教材去图书馆,这教材都十年没改版了,去图书馆看看原版书,看看电影多好!”

从此我走上了“自学之路”,就开始自己探索学语言的方法,并且一路收获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感悟是,学习不应该苦逼,而是兴趣使然。在学习中为自己制造点乐趣,把这件事融入到生活里,才能真正学以致用。

我喜欢看电影,四年里看了六七百部,这是受了罗永浩的启发,那年读他写给新东方的求职信,我感慨“一个做过传销蹲路边卖过碟的快三十岁的人能靠看电影自学英语当上最成功的老师!”

有朋友问我,“我该看什么样的电影呢?”我总是回答,“别管看什么类型,尽管开始就行。”

那年我什么不懂,但也什么都看,爱情,悬疑,科幻,战争,动画片…看得多了,演员的脸就变得熟悉了,看得多了,自己的喜恶也就清晰了。

最喜欢的还是悬疑,剧情,喜欢大卫·芬奇的聪明,伍迪·艾伦的幽默。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尽量把字幕调成中英双语,一旦遇到喜欢的台词就记下来,我用这种方式得来的英文知识,绝对比在教材上得来的那些要记得牢固得多。

一部电影里有什么?

除了学习最地道的英文,还有历史,文化,习俗等等,这些不易在平日里感受到的东西,才是一门外语最具价值的地方。看完那么多电影,我没成为另一个罗永浩,但却成了加强版的自己。这也给了我一点启示:别人的经验也许不会让你成为如他一般成功的人,但也会是进步的借鉴之道。

我的歪果仁朋友Simon(每周五出现在我们专栏的新西兰大叔)中文实在了得,他的日常会话完全没有问题,还会在微信上打汉字聊天,更神奇的是他的词汇量,“鸡汤哥”,“追热点”,“高大上”这样的新潮词语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对话中。

他的学中文之路就完全是兴趣使然,他喜欢新鲜事物,开微博,做公众号,学中文歌,还加了一些微信群,一有空就去和五湖四海的朋友拉家常。他说起自己加过一个石家庄的微信群,跟我笑说,“石家庄的口音我不太懂。”

每一个正在学习外语的朋友,大概对那个国家都心有向往。就像《查令十字街84号》的海莲,一生都在向往去英国旅行。我两周前遇见的歪果仁朋友,他学中文有三年多,去年在中文夜校发愤图强学语言,攒了一笔钱去上海,终于圆了梦。

我自认为这种“激励疗法”对学一门语言非常重要。我在夜校学着日语,也是因为对日本有着憧憬,期望自己有一天能有能力自助游,在日本街头的居酒屋喝到凌晨三点,而不必被导游催促,“快回宾馆吧,你丢了可咋整!”

另一个令我受益匪浅的习惯,是把学习当做一件日常事件,让学习成为一种如“喝水”一样自然的需求。

比如我现在的乐趣是看八卦杂志《Women's Weekly》,在二手店淘英文书,每晚看一集动画片《Family Guy》,跑步的时候看看TED,中英文字幕,平日晚上看英文电视,最喜欢的节目是George Clarke的建筑节目和《Sensing Murder》通灵师节目以及Doctor Phil的情感访谈。在收看这些节目的时候,只要连续听见两次同一个不认识的词汇,就会去查阅,并且几乎可以确定,不久就会听到第三次,而那就是我牢固学会一个单词的时候。

你可能会说,“我靠,我要考四级啊!我雅思必须考6分啊!这长久的学习方法并不适合我啊?”

其实,短期与长期学习并不矛盾,考四级和考雅思也并不是检验你能够背下多少单词,每一项题目的设计都在于考验你是否会运用英文。通过做题找到考试的规律,这是个必不可少的步骤,但切勿把短期学到的知识,当作一次性知识,尽力把它们转换成长期学习,也再用长期学习作用于短期备考。

因为只有当知识真正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才会持续地产生作用。

我的好闺蜜住在奥克兰,她怀孕的时候我们见过一次,现在孩子会走了我们才又聚到一起。小聚时我的新西兰朋友也在场,我们发现,才两年时间,她的英文提升太多了,我惊讶她作为繁忙的主妇是如何找到时间提升自我的,她对我说,“每天哄孩子睡之后,我都要坚持学一个小时英文。”

从前我们在一个小破咖啡馆上班,常担忧前途未卜,现在我敢保证她在任何一个地方入职,都是那家公司的幸运。

三五年的学霸没意义,永久的学霸才威风啊。

十几年前觉得学英文非常重要,但却具体说不出为什么重要,现在知道它无比重要,但也无法确切说出它会在哪里派上用场。

这就是像买了一身死贵的新衣服,专门为了气气老情人,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出现。

但你知道,一旦他出现,这身衣服就能亮瞎负心汉的狗眼,派上大用场,让你在那一刻大呼值得,至此都心情舒畅。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英文的那些野路数之一:为什么我们很少见到永久的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