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内向、胆小、人前不争气?别再冤枉孩子了!

培养一个活泼开朗、与人和谐相处的高情商宝宝是每一个父母的愿望。当我们发现宝宝表现出惧怕与外界发生互动时,我们往往马上给宝宝贴上标签:我的宝宝内向、怕生、粘人、不合群......

其实,宝宝的社交能力(social-emotional skills)的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的,先认识自己,然后学会和父母家人互动,最后才知道如何与外界的小朋友友好交往。

0-1岁 认识自己

宝宝出生的第一年是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萌生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只有充分认识自己,同时观察别人,才能更好的与他人互动。在这个时期,爸爸妈妈要让宝宝感受到这个世界充满爱意,大家非常爱他,并且随时满足他的需要。一起来看看1岁以内宝宝的社交发展里程碑吧:

0-3个月

喜欢看熟悉的人的脸,特别是妈妈的脸,会冲着家人微笑;喜欢观察自己的小手,对镜子中的自己感兴趣。

3-6个月

展露出社交性的微笑,开心时会咯咯咯的大笑;喜欢熟悉的家人,特别是妈妈,围绕在身边。

6-9个月

听到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出现分离焦虑,用吮吸手指的方法安抚自己。

9-12个月

能够表现出开心、难过、生气,会用哭泣、微笑表达感觉和情绪;对玩具表现出好奇,会模仿别人。

爸爸妈妈如何做:

我们要充满爱意的注视宝宝,及时回应宝宝的需求,在他笑时,大人也要热情的用微笑回应他;抚摸、拥抱宝宝,用温柔的语调与他说话;唱韵律感强的歌谣给宝宝听,给宝宝读书;教会宝宝认识开心、难过、生气等情绪;鼓励宝宝探索和认识世界。

1-2岁 对其他小朋友感兴趣,想参与其中

这一时期宝宝的观察能力发展非常快,会认真观察爸爸妈妈的日常活动,意识到其他小朋友的存在,也对别人在玩什么感兴趣,初步建立起了“社交”的概念

12-18个月

在充满爱意的家庭关系中感受到安全感,对探索世界表现出勇敢又自信,会叫爸爸妈妈等10个以内的词语,对“人”非常感兴趣。

18-24个月

会开怀大笑,有意识的在其他小朋友身边玩耍,表现出想参与其中的意愿。非常享受与爸爸妈妈一起读故事的时光。

爸爸妈妈如何做:

给予宝宝安全又令他信任的关系,与宝宝说话,认真倾听,积极回应他的需求;对宝宝讲“我很开心”,“我今天很难过”,“妈妈生气了”等描述情绪的话语,并用语言表述下一步要做什么,比如“待会儿妈妈带你出去玩一会儿”;多带宝宝去户外散步,遇到熟人聊一聊,让宝宝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遇到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有意识地带宝宝上前去观察。

2-3岁 社交萌芽,与其他小朋友偶尔互动

2岁多的宝宝会逐渐从“独自玩耍”过度到“平行玩耍”。所谓平行玩耍,就是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各玩各的,之间没有互动。过了这个阶段,才会开始“互动玩耍”,就是我们大人所理解的一起玩儿。

24-30个月

会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对陌生环境表现出害羞和胆怯,开始玩“假扮游戏”。

30-36个月

能够与小朋友分享玩具,并用语言表达多种感觉,比如高兴、生气、害怕、难过。

爸爸妈妈如何做:

鼓励宝宝独立玩耍,同时引导宝宝分享玩具给其他小朋友;向宝宝描述其他小朋友在玩什么,鼓励参与,如果宝宝表现出抗拒,不要强求,更不要说“你怎么这么胆小”等话语;等宝宝自己有上前参与的意愿后再鼓励他上前互动。

这下大家应该了解宝宝社交技能的发展脉络了吧?宝宝只要基本遵循这个阶段性发展指标就是没有问题的。

不要再给宝宝贴上内向的标签了,贴标签就等于是在给宝宝定性、设限,很容易人为阻碍宝宝向外探索的勇气和步伐。在宝宝社交发展的各个阶段,父母的鼓励方式和引导方式非常重要,能否根据宝宝的社交能力发展特点来调整,会对宝宝产生很大的作用。

妈妈的表情和语言是宝宝的重要参照标准


当宝宝在探索世界时遇到不确定的因素,例如新的环境、陌生的人,他们通常会观察父母的表情,寻找鼓励还是阻止的线索,决定下一步怎么做,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社会参照”(social referencing)

因此,如果宝宝真的胆小、害羞,很有可能是父母曾经给了他不好的暗示,影响了他对世界的认知。当我们埋怨宝宝在人前不争气时,是不是应该先自我审视一下,看看我们的做法给了宝宝怎样的参照和线索,导致他们惧怕与外界互动。

过度保护常常是父母容易犯的错误,更是姥姥奶奶的一贯做法。当宝宝遇到不确定的问题回头看你、寻求下一步做法时,如果我们表现出大惊失色或者过度反应,宝宝就会认为这件事非常危险,我不该这样做。

比如,宝宝摔倒了,本来没事,如果妈妈惊慌失措地跑过来,一把将他抱起,嚷嚷着,“哎呀,摔疼了吧?告诉你别使劲跑你就是不听”。宝宝一边要在突发状况后安抚自己的害怕情绪,还要被动接受妈妈加给他的紧张情绪,在他还没有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时,这无疑会给宝宝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同时让他认为,原来跑这件事非常危险,妈妈不愿意我这样做。

当孩子回头看我们时,我们要给予他鼓励和微笑的表情。如果事情真的有安全问题,我们也不能大惊小怪,而是语气平和地客观描述可能出现的情况,表达出希望孩子下一步怎么做。

参考资料:

www.zerotothree.org/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内向、胆小、人前不争气?别再冤枉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