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们的家乡——读《中国在梁庄》

我是一个喜欢读故事的人,所以看得多的是虚构类文学作品,喜欢各种风格的小说,相比而言非虚构性作品读得就少了。《中国在梁庄》获得了“《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读毕确实感慨良多。但也许是不大会读这一类非虚构作品,还不懂应该怎么从文学甚至是调查研究等角度去真正读通这本书,于是接下来的一些分享更多地是结合个人经历,由此及彼聊一聊自己由此而生的一点想法罢了,也希望有会读这类作品的小伙伴互相分享。

书里说了些什么?

这本书一共八章,每章都有相对独立的一个主题,每一章下再通过对不同人的访谈和作者的调查,展现出梁庄在相应方面的一些现状,所以首先对各个章节所表达的内容尝试做一点导读和整理:

第一章:我的故乡是梁庄。这一章交代了调查研究的相应背景,粗略地描述梁庄的现状。

第二章:蓬勃的“废墟”村庄。这一章聚焦于乡村基础建设等问题,并联系到水体和建筑等的变化。

第三章:救救孩子。这一章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关注梁庄的文化教育问题,尤其是基础教育。

第四章:离乡青年。这一章关注那些离乡打工的青年,关注他们的经济、情感等状况。

第五章:成年闰土。大概从章节标题也能看出来,重点在描述人们留在梁庄的生活,更侧重于一些乡村里的边缘群体。

第六章:被围困的乡村政治。这一章也是我很感兴趣的部分,在乡村里究竟如何做好政治工作,在这一章里作者通过详尽的访谈,让读者能够有一个基本的观念。

第七章:新道德计划。这一章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主要涉及到宗教、婚姻、养老和育儿等方面。

第八章:何处是故乡。这是最后一章,作者再次总结了梁庄的现状,感慨现在的乡村深处,已经很难真正进入,也很难回去了。

我的家乡是这样的,而你的呢?

看完全书是在二月底,说起来离春节过去也没有很久。在春节期间,许多人买上春运车票候鸟般回到老家。而大家的老家又变成了什么样的呢?或许和书里所描述的差不多吧。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书里许多小细节还是很有感触的。

过年期间,我在乡村里匆匆而过。以前,当我还是小孩儿的时候,似乎回忆是欢快的,院子里可以逗狗玩泥巴,菜园里可以看到新鲜而有活力的蔬果,偶尔还能和伯伯一起在鱼塘里钓鱼,坐上大半天总还是会有收获的。

后来跟着爸爸离开,在深圳读书、成长,在广州上学,老家就变成了一年只会回去一趟的地方。同时随着年岁增长和周遭环境变化,越发能够感觉到老家环境的逐渐衰落。自然环境上,公共水体漂着垃圾,小路上荒田里时常能看见塑料瓶塑料袋儿。大马路是不算脏的,但只要有车开过,一阵沙尘就迎面而来。人文环境上,几乎所有的亲戚们都生养了三个以上的孩子,常见的家庭结构是妈妈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和老人,爸爸就出外打工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可是村里的小学早就变成了废墟,尽管不像书里那样被人占了用以养猪,却也已经是无人问津破破败败了。而且孩子都还是活蹦乱跳的年纪,就更免不得难以管教野蛮生长了。除此之外,还有搞不清理还乱的亲戚关系,还有不够细致的卫生习惯,还有难懂的方言和繁多的礼节,大概这些,都已经在前一段时间被无数自媒体所宣传的“我为什么要逃离家乡”说得清清楚楚了。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和乡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且不说回望过去,大部分人往上至多数三代,大概都还是在农村里成长生活的,就国家推行的时间不长却颇有见效的城市化建设而言,乡村的优质资源大多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远离,去建设更繁华的城市,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乡村,就像是被榨干了资源后被我们随手抛弃的过去。尽管到了今天,从我的眼中看去的村庄伤痕累累,但作为一个存在时间久远的组织形式,村庄都有着自身独有的氛围和圈子,就像书中所言:“我刚开始的情感预设(悲伤、痛苦、无奈)、问题预设(乡村的败落),都慢慢被消解,甚至被否定了。因为在这里,这些都不成为问题,它们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可以被吸纳、消化掉的。”同时也正因为这强大的生命力和消解能力,乡村的问题需要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我大概是远离乡村的了,但我的爷爷在村里却也还有一定的话语权,偶尔听着爷爷说起乡村里的事情也是很有意思的,年轻一代里,有一个堂哥似乎是很有想法,总是积极参与乡村管理的,想到这里下次有机会,倒是应该聊一聊的。

所以,看着这本书,我想到了很多很多老家的事情,或许,大家的家乡都很类似吧,有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有着优美的回忆和强大的生命力。那么,你的家乡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我们的家乡——读《中国在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