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故事一

鼓励能将白痴变天才。      ~郑渊洁

郑渊洁小时候上课易分心,老师提问回答不上来,老师就让他站着,惩罚他说一百遍"郑渊洁没出息"。

他认为,就不理他就好,不要惩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走神也说明想象力丰富。

觉得我们的教育最缺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你实在做不到,可以不管,无为而治也是很高的教育境界。至于分数啊,成绩啊,都不重要。

"我觉得爸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什么是男子汉?我觉得,他首先应该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打骂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汉,是懦夫;他还应不嫌弃孩子,不管孩子是什么,他都爱孩子。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满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么?又不是孩子非要让你把他生出来的。"

                      ~《父与子》

心理学中讲孩子是弱势群体,请不要以强欺弱。

《蛇王淘金》结尾时,郑渊洁写了一段话:真想教给天下的父母一个测验自己是不是合格爸爸妈妈的方法——请你们问自己的孩子一个问题:"倘若人死后可以再生而且能够选择,你下辈子还愿意做我们的孩子吗?"父母从孩子的答案中既可以判断出自己是不是合格的爸爸妈妈。

也许,这个问题不只适用于父母,也适用于所有的老师,以及和孩子们打交道的人。


故事二

老陶和孩子陶雨晴。女儿喜欢写作和生物,高中时间紧张,总没有雨晴自由时间阅读时间,因此她常上课不听讲,在桌下看书,作业不写,还因此和老师同学常发生冲突。经常是被叫家长的那一个。

严重的时候,学校把老陶叫去,下了最后的通牒:要么领孩子去做心理咨询,要么让她休学走人!

去医学找专家瞧一切正常。"到底是谁疯了?"那段日子,老陶的心灵饱受煎熬,小陶心情也坏到了极点,她读了大量李贺的诗。只活到27岁背后人称"诗鬼"的李贺擅长描写悲凉,无奈,空虚还有几分愤慨。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

故事三

"伤痕"一直留到现在,李亦雯如今只有80斤,可还是在喊"减肥"。

雯雯回家说:"上课时,老师要同学用‘又…又…’造句",一个小朋友被点起来,说‘李亦雯又矮又胖。’全班同学大笑,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听到这,爸爸妈妈也哈哈大笑起来。妈妈接着问:"雯雯,别人笑了,你笑了没?"雯雯说:"没有,我没笑。"妈妈说:"应该这样造句,李亦雯的脸又圆又红。"雯雯说:"别人才不会这样造呢,这是爸爸妈妈造的句"。

如果时间能倒流,我希望说:"雯雯,你看上去有点儿难过,跟妈妈说说你哪里不舒服,好吗?"

实际上,这个"伤痕"一直留到现在,李亦雯如今只有80斤,可还在喊"减肥"。

奖杯男孩的成长经历,不禁潸然泪下。为孩子的努力,家长的付出,孩子取得的成就感动,"除非死,我不会不弹钢琴",怎样的爱,怎么的坚守。

男孩多年来的梦想仅仅是学会骑自行车。因为需要保护双手,他从没有机会学。至于他最相当的科学家,他说,如果真没机会,那就算了。

其父亲刘大海说,即使换一个孩子,只要按照教育他的流程再走一遍,也不会比他差。

你自己不付出,怎么让孩子去付出?

每周固定那两天,再重要的应酬他也不会去。

为了让儿子在琴凳上坐住,母亲买来了儿子喜欢的糖果或黄豆。弹完一遍曲子,就给一颗。这么一大袋黄豆,不知道弹了多少遍才吃完。

孩子游泳也是父亲带出来的,差不多5岁时,他弹好一遍曲子,就能得到一枚卡通贴纸,集齐10枚贴纸,就能"兑换"一次游泳机会。

我们只是把别人所谓的快乐童年,用来集中做一件事。我和孩子相辅相成,共同成长。

看不惯那些把孩子送来上钢琴课,自己今天"瑜伽",明天"饭局",或是在地下车库打瞌睡的家长。他和妻子约定,没有家长坐在身边陪课的孩子,一律不教。

说起来,父亲的梦想是"在老泪纵横中为儿子鼓掌"。

故事四

生命的弓与矢

真正的慈悲为怀,首先是对自己,能够完全接纳自己的缺陷、不足、阴暗面,才能更好地接受别人。一个人,能跟自己很好地相处,那跟任何人相处都没问题。一个能让自己舒坦的人,也会让别人舒坦。人真正的成熟,就在这里。

故事五

破解美国"高考"。又哭了。

我看不到他们的灵魂,听不到他们内心的声音。马振翼说,跟大陆学生谈话最令我头痛的是他们没有想法。问他们为啥想去美国读书,回答基本上就是:那边教育先进,科技发达,学成后报效祖国;想去华尔街当证券分析师;要不就是父母让去的,看别人都去,等等。总之千遍一律,大同小异,说得很表面化。

银川来的小杨让马振翼眼前一亮。

高中毕业快一年了,没有上大学。创办了一家NGO(非政府组织)。他说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知道农村孩子需要什么。他曾与同伴募集到5万本图书、15台电脑分别送给18所农村小学。还跑到大学征招短期支教的老师,去偏远地区的小学教英语、电脑、音乐等。

"去美国上大学,最想读什么专业?"

"我常常有一种无力和受困的感觉。如果能去美国上学,最想读的是经济学。我希望能学到好的知识和理论,将来回到家乡,改变那里。"

你的梦是什么,你的故事是什么,这些非常重要。

年轻人最大的课题,就是找到自己,找到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

高考就是你的梦吗?可除了分数外,还能看到什么?

"一个好老师一定是要启发学生,激发他的潜力。如果半年里能有一个学生被我启发了,对数学产生兴趣,那我就成功了。"

美国的教育,在孩子很小时就教他发现自我,鼓励他敢想、敢做。它的文化也一再告诉人们:只要你想到、做到,充分努力了,那你一定会得到!

故事六

带领孩子走向知识,这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学校—"博尔达"教育培训基地,坐落在北京西海南沿48号。

"博尔达"来源于英文BED-Big Education简写的音译,致力于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基地"收费不菲,学生每周只到这里上半天课,"基地"对家长承诺学生成绩一定会有提高。充满疑问:这种学校能够信赖吗?仅课外辅导能否达到宣称的效果?是不是只是考试技能培训?它所倡导的教育方式与正规学校差别太大了,会不会互相抵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到基地去听第一次课是高一的物理和化学。学生围着一张大圆桌,老师站在桌前。老师只有25岁,是某知名高校的物理研究生。他不带讲义,不翻课本,口若悬河,从原子弹、导弹,讲到伊拉克战争,时不时还会蹦出几个英文单词和天文学术语……

上完一节课,就像看完一个小品。

基地校长皇甫军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专业,称老师个个是"活宝",他选老师的标准是在教育方面和我有共识,喜欢孩子,热爱教育。他们或者语言有趣,或为人很"狂",或知识渊博……如果有学生反映哪个老师的课不好听,我立刻就让他走人。

他接触一个沉迷电子游戏而荒废学业的高中生,able这样常见单词都不知道,他惊讶和惶恐:我们的教育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个国家的下一代都会是什么样的?

    在帮助这个孩子寻找学习乐趣的同时,他接触了更多的"坏"学生。他发现:并不是孩子不好,而是学校和老师出了问题,"因为游戏打得好的孩子,有学习以外的兴趣爱好的孩子,都是非常聪明的孩子"。

因此他辞掉教育部的铁饭碗,"下海"了。

没有一位老师直接或间接地批评过学生,他们说自己用得最多的方法是:鼓励,欣赏,关注和信任。能感受到学生佩服我,他们也能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好。这时候学生自己就会觉得:不好好学,对不起老师。

这就是教育与教学的区别,重在育与重在教。‘育人’的乐趣和意义远远大于‘教人’。

如果家长对孩子教育没有正确观点,我们无论怎样努力都没有用。

进校面试,更多是面试家长,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没有正确的观点,我们努力没用。

摘录《教育的另一种可能》_第1张图片
与另类产生共鸣


黄鹂,欢乐在枝头。蜗牛,一步步向前走。

黄鹂和蜗牛,在中国西安向你,问好!祝你不念过去,不惧将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摘录《教育的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