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会和房屋经纪人到底谁在帮你?

15.png

1、恐怖组织的“力量”来源于恐惧,而恐惧的力量来自于未知。

黑社会和房屋经纪人到底谁在帮你?_第1张图片
22.jpg

在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恐怖组织”,以宣扬白人高于其他有色人种为宗旨,号称“三K党”。早期经常屠戮和对有色人种使用私刑,被残害的黑人人数众多,手段极其残忍,一时间民众对三K党“谈虎色变”;到了二战时期,三K党迅速发展壮大,私刑数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不期而至的暴力活动,上一秒你还在看电视里报导的横尸街头,下一秒你家的窗户就可能被人打碎,在和平年代的那些充满血腥的、随机的暴力活动让民众更加畏惧。不知何种原因,警察对此束手无策,不安全感席卷了整个当时的美国社会,此时有一个名叫斯戴森·肯尼迪的人,他利用家里人是三K党成员的便利成功混入该组织内部,在组织内潜伏了数年之久,充分了解了三K党的组织结构并且掌握了他们接下来的计划和部署后,他决定通过报纸和广播把这些信息公之于众。随着“神秘迷雾”的散开,民众对三K党的流程和目的心知肚明,三K党之后的恐吓行为再也无法引起群众的恐惧,三K党成员就如同跳梁小丑,是给人看笑话的,公众对三K党的恐惧感也随之消散,久而久之三K党组织也分崩离析,树倒猢狲散。

2、真正昂贵的不再是产品,而是信息。

黑社会和房屋经纪人到底谁在帮你?_第2张图片
16.jpg

人有生老病死,旦夕祸福,常言到“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意外是大家不想看到,却又无法避免的,这时候保险业应运而生。早期保险推销人员会挨家挨户的进行一对一推销保险,居民对于保险行业知之甚少,仅能通过跟他面对面的保险推销员的一面之词来判别,这里就体现出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保险推销员可以说得天花乱坠,而用户也无法确定是真是假,只能凭直觉来判断。这样的不对称优势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末,一个超级大BOSS横空出世,它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对于保险行业的冲击堪称是毁天灭地级的,最明显的一类是定期人寿保险,一般是以十年为级别单位,最低为十年,最高为三十年,因为在相同年限上条件一样,那么顾客选择产品的筛选标准就只有价格,互联网的出现让所有保险公司的业务都可以快速又方便的查询,更重要的是可以横向对比。可以说互联网让信息不对称优势荡然无存,价格稍高的保险公司变得毫无竞争优势,只能眼睁睁看着客户走到别人公司去,于是残酷的价格战开始了,客户享受到了“最优质”的服务。

3、信息不对称是一把双刃剑。

黑社会和房屋经纪人到底谁在帮你?_第3张图片
17.jpg

一辆新车被买下那天是它价值变动最大的一天,因为只要开上街那么它的价值就至少跳水1/3,它从“一手车”变成了“二手车”。如果想要立刻转卖掉一辆新车,通常人们会觉得只有出了问题才会想要卖掉新车,即使车本身的确没有问题,这就是信息优势带来的坏处;即使这车的确有问题,车主也会等一年以后再出售,因为的确会有人由于其他原因出售质量还不错,不算太旧的车,这样更符合人的惯性思维。互联网对于所有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制造利益差的行业和公司造成的冲击不容小视,但是互联网无法彻底消除信息不对称,网上的信息毕竟只能作为参考,将信任全部押在互联网上也是非常愚蠢的做法,中国内地近期的莆田系医院事件就是典型例子,不过有了互联网的掣肘,企图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的人将慢慢失去竞争力,最终被市场淘汰。

4、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利用信息进行“犯罪”的人,无论表现形式如何,

黑社会和房屋经纪人到底谁在帮你?_第4张图片
18.jpg

专家们都在尽可能地扩大原本已经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生活中充斥着各行各业的“专家”,人们也乐于追捧专家,尤其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譬如养生专家,名医坐诊又或者是职业培训大师等等,殊不知专家的价值在于:他们拥有一些你们所没有的信息;或者让你觉得他们的整个操作过程十分复杂,即使你掌握了必要的信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者你对他们的专业知识充满敬畏,根本不敢挑战他们的权威性。有了信息这个武器以后,专家就可以使用一个强大的工具:恐惧。人生在世,最恐惧的事情莫过于死亡了,当你去医院看病,医生给出两个治疗方案:一个是最新科技,收费极其昂贵,但是治疗效果极佳;而另一个是保守治疗,收费较低,但是可能引发其他炎症,此时我想几乎没有人会选择后者。“可能”这个词的使用,不仅体现了医学的严谨,医生的认真负责,更加剧了病人的恐惧感,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病人的心理可不能经受住这么纠结,那不如痛快点来贵的方案吧。上述的那些专家擅用一些危言耸听的句式“如果你不怎样,那你就会怎样”或者“如果你怎样了,你就不会怎样”,商业专家编织的恐惧跟三K党不可同日而语,但原理是相通的。

5、看似在帮你的人或许不会做对你有益的事情。

黑社会和房屋经纪人到底谁在帮你?_第5张图片
19.jpg

中国房屋市场如火如荼,烈火烹油,房产经纪人显得愈发重要,毕竟懂房产市场又有精力跟买房者谈判的房屋持有人少之又少。通常情况下委托人先找到房产经纪人,将自己的房产信息和心理价位毫无保留的托付给房产经纪人,因为他们害怕卖价过低,会损失掉“本该拿到的钱”,但同时他们又担心定价过高,会无人问津。而对于房产经纪人而言,他的利益是他首先要考虑的重点,按规定房产经纪人从本次房产交易中能拿到的钱是交易金额的2%,假设这套房再多挂10天,就可以多卖1万,但是房产经纪人只能从中多得200块,而且这个假设成立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卖出去,如果一直卖不出去,那么房产经纪人就得不断投入精力来宣传和关注这套房子,如果是这样的话时间拖得越久,他的投入产出比就越低。了解了这层关系以后,那么房产经纪人要做的就是以一个差不多的价位,尽快把房产卖出,甚至以低于委托人心理红线的低价售出,于是房产经纪人接下来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他会想办法让你觉得他已经非常努力卖高价,或者某一个价格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价格了,总而言之将信息转化为恐惧,常用的手段就是告诉委托人,在对面小区有一套跟你质量差不多甚至更好的房子,价格比你的低,如果继续等待会错过很多想买的人。所以在这种恐惧下,委托人会不得不同意房产经纪人尽快卖出去,而不是等待最高价,甚至降价卖出。由此看来房地产经纪人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说服委托人接受低一些的价格,并同时告诉潜在买家完全可以以低于标价的价格拿到房子,从而加快交易进程。这个结论只需要对比房产经纪人在兜售自己房产时候的情况,他们在兜售自家房产的时候会超乎寻常的耐心,直到等到最高价,这再次诠释了动机给人行为带来的影响。

6、“欺骗”和伪装不仅仅在于个人信息,更重要的是整个人的思想观念。

黑社会和房屋经纪人到底谁在帮你?_第6张图片
20.jpg

说起“种族歧视”,几乎所有人都会嗤之以鼻,如果有个人说自己有种族歧视,周围人大概都觉得他神经有问题。是的,在公开场合几乎没有人会表露自己的种族倾向,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嘛?根据美国线上交友约会平台的统计,情况的确不如之前预想的那么“一视同仁”。搜集的数据囊括了美国各个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首先网站需要用户填写个人信息,以及他期望约会的伴侣的类型,可供我们分析研究的数据分为两类:他发布的个人信息和他所收到的回应,第一类可以研究“个人在公布个人信息时候的诚实度”,第二类可以研究“什么样的个人广告最能吸引其他访问者”。通过研究分析,大部分网上约会者不是吹牛鬼,就是自恋狂,清一色都把自己描述成身价百万的高富帅,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平庸的资料无法吸引到访问者。在公开场合绝大多数人都表示对于很多尖锐的、需要表现出明显个人倾向性的问题时都会表现出无所谓或者不重要的态度,种族歧视就是其中最明显的问题之一(还有一个是对于同性恋者),但是一旦进入私聊环节,这些倾向就会被暴露出来:绝大多数宣称不在乎种族歧视的男性用户只将邮件发给白人女性;同样的绝大多数宣称对种族歧视无所谓的女性用户只将邮件发给白人男性。

7、人人都擅于表演,而数据却不会说谎。

黑社会和房屋经纪人到底谁在帮你?_第7张图片
21.jpg

如果说上述的例子只能代表一小部分人,还不足以说明美国整个社会对于种族歧视的态度,那么总统大选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足够说明问题。通过对数百年来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汇总分析,当最终候选人分别为黑人和白人时,在早期民意测验调查时黑人候选者优势明显,真正投票结束时白人候选者票数微弱优势险胜;这说明有相当比例的美国人在民意测验时隐瞒了自己真实的种族倾向。当我们把研究对象细化到种族优越论的白人候选者和黑人候选者时,会发现种族优越论者在前期民意测验调查中的数据比真实结果数据相差接近30个百分点,这进一步说明了种族歧视在美国社会的倾向性远没有做到表象的那么公平,而在公众面前要表现出“正直和思想开放”。人人都擅于表演,而数据却不会说谎。

你可能感兴趣的:(黑社会和房屋经纪人到底谁在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