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同窃疾,感悟墨子说服楚惠王放弃攻宋的魅力。

矣      公输般为楚设机攻宋,墨子以窃疾说惠王弃之。

       这场游说成功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两点。

     第一,好的引荐人。

 不得不说,墨子选择了一个好的引荐人,公输般,他既是攻打宋国必备武器“云梯”的制造者,也是楚惠王面前的红人。最重要的是,比起楚惠王,公输般更容易接近和说服,他不像楚惠王那么有政治野心和权力霸求,他是有自己的道义的,他热爱制造器械。(至少他所表现出来的是这样的。)鉴于对其为人的了解,所以在说服公输般时,墨子采用的是用道义的大框架约束他,教化他,让他首先在心理上感到羞愧,其次,是将利害关系放大,并偷换概念地将过错归咎于他,让他有所恐惧。最后顺势提出让公输般引荐他觐见楚惠王。好的开始也就奠定了后面的结果。

      第二,好的说服技巧。

  对于楚惠王,墨子并没有采用类似于对公输般时的方式。而是先讲述了一个故事,并引导楚惠王自己说出“必为有窃疾”这句话。然后现在楚惠王的角度类比了楚攻宋这场战役中优劣得失。暗指楚惠王若继续攻打宋国则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是一个有窃疾的人了,这纯粹就是打脸了。当然对于一个掌权者来说,放弃一场战役的主要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一句话而怕丢脸,说现实一点,如果楚惠王一个不高兴可以直接胡乱安一个罪名斩杀了墨子,所以说,墨子这种给楚惠王挖坑的做法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毕竟没有哪个上位者能容忍他国使者的戏弄。所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墨子能站在楚惠王的角度去分析这场战役对楚国的优劣得所。上位者发动每一场战役的初衷都是能在最小的损失下获得最大的利益。就如墨子所说的,如果楚国费劲人力物力财力所攻打下来的宋国就是一块贫瘠之地,日后还需要靠楚国的国库来支援,这场战役就根本没有意义了。毕竟,没有好处的事或许会有心善的人会去做,但如果对自己全是坏处的事是没有人会去做的。

   综上,从一场游说,我看到了墨子对不同人性格的合理把控,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对说客技巧的完美运用,他的智慧,他的勇气,他的忠心……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若有不足,欢迎各位指正和交流。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类同窃疾,感悟墨子说服楚惠王放弃攻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