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线下读书会纪要

时间:2017年6月24日星期六上午9:30-12:00

地点:道口讨论室134

主题:从历史的长河中远眺,从别人的灵魂里窥见,从书中找到启发/打动你的一个或多个点,与彼此分享如何过好自己这一生。


吴涛:

1.在投行、IT公司做过,对阅读“随性而为”,偏好具有历史感的书籍。

2.《贼巢》主要讲述的是80年代末垃圾债券大王米尔肯从内部交易犯罪到被抓过程的故事,从米尔肯改变美国金融证券业、到后来金融犯罪、再到出狱后得病以及投资医疗慈善等传奇的一生里探讨,启发之一是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魄力(如米尔肯把哈佛教授垃圾债理论化为现实),之二是行走于金融这个“高危”行业需要谨慎辨别法律模糊边界以及守住底线,之三是从美国的80年代末金融发展对照看当今的中国资本市场乱象,吸取借鉴前车之鉴。


文博:

1.喜欢做历史推演,从前人身上对照看到自己的困惑,“历史不可能复制,但会惊人的相似”。

2.“政治和经济不分家”,《激荡三十年》讲的不外乎是78-08年从企业家创业的角度讲述中国市场经济荡气回肠的故事,而实际上如果我们把视线拉长到中国激荡五千年的发展,会发现中国经济制度一直处于“收”与“放”的交替循环阶段,从“国营经济的创始人”管仲之“收”,到文景无为之治的“放”,到汉武帝的“收”,…,再到民国时代的“放”,再到49年开始的计划经济的“收”,再到现在市场经济的“放”。可基本总结出中国历史发展的基调和主线是大一统。

3.比起“剖析”、层层拆解的西式研究方法,更偏好通过“透视”、从关注文化、制度再到行业和微观的这样一种东方式去看历史、看人。

4.牟XX作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眼界高于商界,用几百车货物换来4架飞机的空手套白狼故事如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杜东:

1.支持“30岁之前主攻专业书,40岁看发散性的书籍”的观点。

2.投资人时间有限,应该把精力放在大概率事件上,而大概率事件是可以躲避不确定性的。

3.如何“解剖/剖析”一个人?先把他所有的文章通读一遍,再看他的教育背景,还有他的启蒙人。“是什么促使吴晓波以这样的视角写出《激荡三十年》?”


丁宁:

1.《人类简史》的作者本身背景比较复杂,研究过多个学科领域的东西,而此书也是以大一统的视角去谈新旧帝国的更替状态。

2.帝国的建立基于人类的“共同信仰”,从前是神话、宗教,如今是金钱。

3.人也是一种动物,智人能在动物中胜出的重要原因是它对虚构概念的运用能力。

4.对个人成长启发较大的是当中提到的人如何通过“八卦”/他人增信/信用背书来建立150人的稳定团体。


温馨:

1.物理学的研究最终都要上升到哲学层面,因此物理学的阅读最终也能带来很多哲学上的思考。

2.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但归根到底是由能量组成的。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拆解,分子——原子——质子——夸克,任何事物最终递归到能量。启发之一是每个人能量是用不完的,关键看如何转换,这里有个质能互换的问题。启发之二是宇宙的元素是循环利用、生生不息的,组成古人的原子和元素如今又构成了我们,没有什么逝去的东西或人是真正失去了的,正如我们现在呼吸着彼此呼吸过的空气、进行看不到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本身是件很神奇的事情。

3.世界大至无垠,也空至虚无。夜晚仰望星空其实看到的是星星的鬼魂,是恒星的过去,北极星那么亮,但有可能早就已经毁灭,如今我们看到的只是它几百年前的光。坐上宇宙飞船离开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乃至一直往外飞,直到宇宙边缘,无限靠近大爆炸的原点,138亿年前。值得玩味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此刻站在宇宙边上,能探个头出外看看有什么吗?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局限在已有空间中,空间以外本身超越了可以用语言探讨的范围,而且空间本身是跟空间内的物质相对应的,没有没有物质的空间。另一个问题是138亿年前世界处于虚拟时间,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奇点状态,虚拟时间同时也意味着回到大爆炸原点,再往前推现有所有物理规则已无法解释,因为那时候时间和空间都不存在。启发之一是随时让自己保持虚时的状态,思考多种可能性,启发之二是遇到很难抉择或焦虑难过的事情时,学会把时间轴拉长,当从10年、100年乃至1000年、一万亿年的时间轴上回顾时,会对很多东西有更深刻和豁达的洞见。

4.世界的秘密在维度之外。宏观和微观世界结构相似,但却难以统一,各自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统治着。有野心成为大一统理论但缺乏实证的超弦理论,认为十维空间中的六维在大爆炸发生之后瞬间坍缩,但正是这微小的六维空间中藏着万物之弦振动的规则奥秘。给与我们的启发是很多时候思考问题要用于跳出维度之外,从高维层面思考低维问题。

主题阅读: 《从一到无穷大》《超越时间》《七堂简明物理课》《宇宙的琴弦》《物理世界奇遇记》《量子力学史话》《旅行到宇宙边缘》等。


科柯:

1.《高盛帝国》促使自己不断去思考,投行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投行人的价值又是什么。

2.当今中国券商的工作基本上都有套路和标准可寻,一般来说挑战主要在资产的合规性上,资产不合规就很难做成。

3.(共同讨论)IPO和并购是两种思维,未来投行的出路应该在承揽和承销,成功关键在于资源。怎么找资源?首先要有可作背书的好平台,好平台吸引项目资源;其次要看市场趋势。如何保证个人兴趣与市场趋势一致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值得继续深挖的主题:

1.世界真的有大一统理论吗?为什么世界总有往大一统发展的趋势?

2.思考问题时如何跳出条条框框,从高维层面思考和解决问题?

3.如何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发挥自身的价值?如何确保兴趣与市场趋势一致?

4.如何剖析或透视一个企业/行业/国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期线下读书会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