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鸿:山就在哪里——看《七十七天》有感

哲鸿:山就在哪里——看《七十七天》有感_第1张图片
《七十七天》,2017

开始进入荒原

不要问为什么,如果足够喜欢

也不要索取答案

毎个人对生命的理解都不一样。

——杨柳松《北方的空地》


1.

为什么要独自冒死进无人区?

男猪脚神秘兮兮的挤出几个字:为了自由。

说实在的,总觉矫情。

好想问他什么是自由?

你没自由吗?

去到无人区你就自由了?

不仅生不自由,连死都由不得你选,什么自由?

记得孩子5年级时候就问我:

美国总统那么危险(看到很多被暗杀),

为什么还那么多人想当?

其实到底都是一个问题。

人到底活着为了什么?

为什么有些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甚至知其不可为还要为?

他们有各种英雄豪杰,有总统,将军;

也有如影片中的探险家,登山家;

甚至还没出名就已消失的更多的探索者,

包括徒步客,甚至也包括各种记者,良L心犯等等。


2.

对于这个问题,我更相信接地气的话。

如果他是像《勇敢之心》受尽压迫的,

我相信他喊FREEDOM是有无穷力量的。

但如果乔治·马洛里呢?

人家问他为何要冒死登珠峰,

他却只说:因为山就在哪里。

能想像他也喊出:Freedom!吗?

为什么一定要有高大上的理由呢?为谁准备的?

那你能跟我说说为什么你那么疼你老婆孩子吗?

嘿嘿......

我更相信有些人他生来就是和山有不解之缘,

也比如很多的航海家,或者潜水者,

比如《碧海蓝天》的男主,

父亲死于此,

兄弟朋友都死于此,

明知总有一天要死于此,

依然无法抑制的欲望驱使,一次次的跳进深渊,甚至不断超越极限。

坦白点说,

是不是有点飞蛾扑火,

或者更直白,像瘾君子?

如果抛开一切外加的伟大叙事之外,

其实本质有何区别?

哲鸿:山就在哪里——看《七十七天》有感_第2张图片
《碧海蓝天》


3.

人是欲望动物,

人与其他生物的区别,还在于人会想象。

能用意念构筑欲望。

于是除了上面的,

还有了为权力,为理想等等而盗火或扑火的。

他们有圣人如耶稣,

有枭雄如秦皇汉武,成吉思汗;

也有醉心某一专业的,如航海家麦哲伦,科学家布鲁诺、诺贝尔……

也包括圣徒玄奘,财迷和珅等等等

但也许到了死亡面前,

人才能抛开一切空虚的名言直面自己,

真正直面自己最本源的动机——

你要的到底是什么。


4.

当影片中,

那硕大的狼头伸进了帐篷的时候,

他,还在念叨他的“自由”吗?

也包括女主,

她追寻的是什么?

不就一个不小心摔大了吗?

跟出门被车撞到有多大的本质差别?

又是自由又是命运的,

都这么惨了,

就不能好好说几句人话么?

你的拍星空,

他的穿越,

不都自己玩自己HIGH么?

有人逼么?

风险没管控好把自己给交代了,怨天怨地怨命运,

怪谁呢?

非得这样“做”才叫有理想有抱负,

才是诗和远方?

其实不就暗讽着昔日所过的大众生活不过是啥都不是的苟且。

苟且得不能忍受必须割裂,看看我!

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

完全是跟晓松同学聊高的状态。

你确定这是原著,这是真正洞穿远方的杨柳松和蓝天的意思?!

当然,片子很正确很迎合主流,

而且火候把控得恰到好处。

不信,自己慢慢琢磨吧。


5.

追求灵魂的自由,

是跨越种族,跨越地域,跨越时间,

自古以来的共同追求。

对于最广大的芸芸大众,

最大的不自由其实并非肉体的不自由,

而是思想的不自由——

头脑被各种既定模式,各种强加的概念所禁锢,

其最底层,是受制于语言这个符号系统的限制。

古今中外,哲人贤者都前仆后继的尽力打开这把锁。

追求灵性自由的路,

就是不断的质疑现状,抛弃成见,

抛弃一切外在标签,直面自己内心的过程。

每抛弃一份外加的束缚,就获得一份自由的空间。

其中佛家极其彻底,且卓有成效。

他倡导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认为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是言语能说出来的,

也不是思考想像能够得到的。

要还归本心去感悟,去体悟真实。

自由,本质是与真实相关。

但自由说点无妨 ,忘命追寻真实是断不好提及的。

因而在这部片子,

我们看不到破除迷幻,勇敢找寻真相以获得自由的描述,

看到的却是在各种熟知的预定语境下,将一个不自由的包裹,

精心挑好角度,继续贴进更加闪亮的标签,

绑上各种K金的绳索束之高阁,然后再高喊几声“为了自由”的口号。

聪明的观众能不懂吗?都懂的。

这就是为何10年前同一题材,甚至描述手法都极其相似的《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2007)让多少人当场飚泪。

而这部片在豆瓣却吐槽一片(得分仅6.6)。

画面美是美,但这“熟悉的味道”确实让真正追求自由的人不得不掩面而逃——

前者我铭刻在心的台词是:用事物的本来名字称呼它!

相比之下,后者即便不解其里,还不闻其臭么?

嘿嘿……

哲鸿:山就在哪里——看《七十七天》有感_第3张图片
《荒野生存》,2007

6.

所以要为豆友们高兴,喝彩!

年轻的豆友们才是心中有诗有远方,

所以才能照见丑陋。

而这,才是真正自由的希望!

对于这部来自真实记实小说的影片,

我更相信他是被拙劣篡改,

或被有意剪切的,

所以我与豆友感同身受——

把台词去掉,

拍成记录片甚至是音乐片,

多好!

(哲鸿,20171117于广州)


【资料】

1.杨柳松(电影原型,完成穿越)

为了抵御孤独,我们不停的创造,以弥补我们的空虚。我们创造文明这个值得追求的价值,我们创造自由这个虚无的概念,但这一切都毫无意义,孤独是我们注定的宿命。孤独并不可怕,让别人知道你孤独就是一件可怕的事了。

所以,我们千方百计假装自己不孤独。当被两个明星的「我们」刷了屏,我大脑皮质层第一反应就是,原来我不是那个唯一孤独的人。孤独并不可耻,孤独是路,尽头大美,正见自我。

每个人都想体验不同的生活,在有限的生命里尝试更多的可能。然而,我们都生活在过去和未来的模糊地带,并不确定新的旅程是一种延续,还是一种崭新的开拓?

两千多年来,人类所有对精神世界的探索,累积叠加起来,也仅仅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冗长数据。若为了追寻某种单纯的超脱,完全没有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

在偌大的旷野里谈何容易,远方永远是那模糊的面孔。旷野里只有难以触摸的无涯,星辰大海也没有他宽广辽阔。当你觉得孤单,一定是走在了所有人的前头。 不要频频回头,我们最终都会回到原来的地方。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心系何处,茫茫人生,好似荒野。

2. 孤独骑者(李聪明,2014未成,失踪腹地)

2001年---2006年骑完了中国大陆(除了港、澳、台),曾发誓再也不骑长途,再也不过自虐的流浪苦日子,找个老婆生个崽崽好好过日子,劈柴烧火买菜做饭洗碗洗衣服。

可是,我发现,在繁华喧嚣的城市里我迷失了自己,找不着北。经过近十万公里磨练的骑车技术,在城市拥挤的柏油马路骑竟然让女友觉得没安全感;站在人如潮涌的十字街头,我是那么的孤单,找个路人问路,那人以为我要施展什么骗术,匆匆闪身而过;满街上高文凭高学历,轻松又多米的职业我沾不上边;做苦力活没了年轻力壮的本钱;好不容易弄了间小工艺画作坊,因不善经营亏了本钱。我发现,在都市里我的心灵成了荒漠,唯有到了荒漠,我的心灵才能开垦出美丽的花园。

火车的汽笛响,我的心,又飞回了雪域高原,这里,才是我安放灵魂的家园。这里有我久违了的梦;这里,是我心灵的故乡。无瑕的白云、纯粹的蓝天、透明的阳光、淳朴的笑脸……

喜欢西藏有太多的理由,我最喜欢的,是这里的简单。是的,深深打动我的,就是藏族人民快乐也是那么简单!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鸿:山就在哪里——看《七十七天》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