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花钱买“自律”更重要的是,修自律之心

比花钱买“自律”更重要的是,修自律之心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懒人经济”生意红红火火。花钱买“自律”,成了很多学生、上班族热衷的一件事。

      中国青年报《网购监督服务花钱买“自律”投资or自费?》一文启发我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自律”是可以买来的吗?花钱买 “自律”,究竟买的来是什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这么热衷于花钱“买自律”呢?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样的疑问。至少,我个人是有疑问的。

        “懂你英语”年初时,推出了一项达标后返学费的活动。我一冲动,就报了。交了499元,前面的1个月我还是干劲十足。甚至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读英语。随着工作忙起来,又要准备考试,根据重要任务的优先等级,学英语逐渐被放到了次要等级。虽然有一点点心疼花了的钱,但是我想能够早点解决个人发展问题,肯定要有舍有得。坚持了92天,学习的成效不敢说有多么好,但至少坚持学英语,耳朵对英语有了一种特别的好感。或许今后某一天,我还会为学英语而着魔。很期待那天的到来。

比花钱买“自律”更重要的是,修自律之心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现在,回顾这段花钱买“自律”的经历,最深刻的感触就是花钱买来的,未必就是自律。可能是重拾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感受到坚持做一件事的简单的幸福。“自律”能买来吗?我心中的答案是否定的。至少,我没有买到“自律”。

      我看到有朋友参加“早起赚奖金”的活动,她成了某个早起群的班长,邀请大家和她一起早起打卡,刮分奖金。这是年初的新玩法。还有一些APP做活动,参与活动,缴纳保证金,即时打卡分享到朋友圈,满一定天数后就可以获得奖励。也有的是在社群中分享动态,有专门的班长负责提醒班级成员准时打卡学习……这些商家绞尽脑汁,想出了五花八门的玩法。有不少的年轻人愿意花钱去买“自律”。

      花钱能否买来“自律”,其实因人而异。分享学习状态,在社群或者朋友圈打卡,确实是把自己的真实状态暴露于在大庭广众之下。社群中的小伙伴、朋友圈里的朋友都成了鼓舞我们的一面旗子,有了他们的监督,我们不敢松懈。

      同时,也因为花了钱,我们更愿意主动学习。“不能白花钱”就是很多人内心的声音。因为资金有限,花了钱,就想物有所值,学有所成。那些平台提供了一些诱人的小奖品,它们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达成小目标。

      花钱“买自律”,对部分人有效果。它的立即反馈、奖赏机制、大众监督等等,这些都是有力的措施。在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你跟着一群人一起前进,这群人中还有不少是各行各业的大咖,格外有动力。这也是很多年轻人舍得花钱投资的原因。

      少数社群可以让你在“自律” 的道路上修炼成为更好的自己。加入007不写就出局这个社群,我感觉自己在自律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小步。不仅仅一群人一起写作,互相点评,五花八门的活动也相当精彩,还有七年后的南极之旅,更是让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扫码,一起写作哈哈


      实现自律的方式多种多样,花钱买“自律”,并不是唯一的方式,每个人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真正的自律,是内心深处有一杆秤,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那些不需要外界的监督,在纷扰的环境中,依旧做到自律的人,更值得敬佩。比如在送餐之余坚持学习唐诗宋词的“外卖小哥”雷海为。他的自律,为他开启了崭新的诗词天地。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手机依赖症成了很多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的一个毛病。时不时就摸摸手机,没了手机,整个人都不自在。那些揣着手机的人,依旧心无旁骛地工作或者学习,他们的个人修为真的非同寻常。所谓自律,就是在乱世中守住本真的自我,对时间有着严格的管理。

          今年夏天,朋友圈很火的一个演讲《你这一生,其实只有九年属于自己》,就展现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真相——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只有九年。“怎么利用时间,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生活和时间是两个最好的老师。生活教会我们合理安排时间。时间教会我们生活的价值。”自律能帮我们延展生命的宽度和深度。这九年可以无限拓展。

比花钱买“自律”更重要的是,修自律之心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人生900月,且行且珍惜。能够做到自律的人,一定是幸福的。自律,让诗与远方近在咫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修自律之心,饮甘甜之泉水,品幸福之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花钱买“自律”更重要的是,修自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