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的解读

篇首语:在微信中看到好友在讨论文化,很是好奇,但自己又说不好。查了百度,又看了“新浪博客江风”  对贲卦彖辞的新解,受教匪浅,就整理了此文,作为学习笔记吧。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东西方较为共同的的解释和理解为: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1、文化的广义定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

2、儒家对文化的解释

“文化”可以理解为“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文化的核心是人,有人才能创造文化,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

“人文化成”一语,出于易经贲卦彖(tuàn)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对“文化”的解读_第1张图片
上山下火贲卦

“贲”卦由两个卦象组成,下卦是代表火的“离”卦,上卦是代表山的“艮”卦。

“离”代表火,象征着欲望与理想。这里比喻人对食色利等的自然欲望。它们象火一样熊熊燃烧,鲜明畅达“明”如日月,是人的自然本性,也是人不加掩饰的“质”的需求。

“艮”代表山,象征着沉稳敦厚,因此有“仁者乐山”之说。这里比喻社会的纲纪伦常、法律法规和仁义道德。为了保障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存与发展,个人自由与权利应以不侵犯他人自由为原则,因此客观上就需要制定一套规则来对人的行为进行边界性限制,这样就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序。

贲卦卦象揭示出一个道理:社会应尊重每个人的自然欲望以及情感、价值和利益追求,这是人的自然本性需求,但同时人的欲望需求之火应有所节制,必须遵守边界原则,否则一旦超越界限就会受到规则惩罚。

这就是贲卦彖辞中“文明以止”的含义。“明”为火一般熊熊的自然欲望;“止”指的是遏制、停止。“文,明以止,人文也”,也就是“明以止之文,为人文”。这里的“文”指的是经过人的理性控制、修饰而展现出来的外在形相,与之相对的是自然欲望直接呈现出来的外在形相,就是“质”。《论语·雍也》中讲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当为此意。

由此看来,人文应该符合社会秩序的要求,对人自然欲望的诉求要有所节制、有所规范。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这个克己复礼即有所止;“发乎情,止乎礼义”,也是对“明以止”主旨的阐发。“发乎情”,指的是自然欲望那团火;“止乎礼义”,礼义就是贲卦的那座山,意思是要用礼义这座山压住、控制住自然本性之火。

人文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明”与“止”的统一,是质与文的统一。如果明晰人文的内涵,就可以洞彻“礼义”的作用,就知道如何教化天下了,即贲卦彖辞所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简称“人文教化”。由此看“人文”也没有脱离其“各色交错的纹理”的本义,只不过抽象化、社会化、精神化了,文质相杂、文质彬彬、明止相统、山火相克就是人文。

“人文之教化”再简化,就是文化,文化也就是人文教化。这里的“文化”应作为动词来理解,着重于在人修养上的运用。具体来讲,文化就是通过修行“明止”来养成“文质彬彬”,即通过学习人文精神这个“文”,自觉用礼义法规来约束自己的本性欲望,思想上懂得自我节制,行为上能够做到知止,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将自己修养转化成文质彬彬的君子。

我们在日常交流中,经常把读书多的称为有文化,把不识字的文盲说成没文化,“文化”在这里当成了名词,特指掌握知识多的意思。这个名词的“文化”与老祖宗“人文化成”的动词的“文化”显然不同,难怪有人写文章称,上了大学也不一定说你有文化。这是对“文化”内涵的不同理解罢了。

在功利主义甚嚣尘上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提倡和弘扬“明止”的传统人文精神,反对惟知识论的“文化”,这无疑可以中和当下“唯利是图”的社会思潮。

3、文化的历史考证

据专家考证,“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 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

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

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 序》所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 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

其二,由伦理之说发展出修饰、修养之义,与“质”相对。《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引申出美、善、德行之义。《礼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zhī,敬)承于帝”。

(注:“礼减而进”的减,通倦,厌倦、陈旧的意思;进,促进、增强的意思。意思是说,如果礼陈旧了而不符时代要求,就应该改进,改进了就完善了。汉代郑玄说:“文,犹美也,善也” 。)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西汉以后,“文”与“化”两个字连到一起用了,如《说苑·指武》中所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段话指出了传统文化中“德主刑辅”、“先文后武”思想。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文化”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