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位于东北黑龙江省的D县,它地处松嫩平原北部,既没有高山也没有大河,受益于埋藏地下的化石燃料,近30万常住人口得以便利地享用井深1792米的天然矿物质温泉。
正如大家对于东北的想象一样,这里的冬天异常寒冷:特别是厄尔尼诺现象还不明显的往年间,雪深20厘米、室外零下30摄氏度是常有的事。十几年来,地下的温泉为县城里一幢幢楼房的冬季供暖提供了莫大的助益。
我在这座县城出生长大,和邻居、伙伴们共同度过了玩泥巴、捉青蛙、攒卡片、弹玻璃球的童年时光。虽然从高中起,我开始离家在外,之后又来到北京上学,至今已经快八年时间,但县城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楼房,我都是那样的熟悉,它们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十几年前,县政府筹资修建的休闲广场,至今仍是夏季夜晚人们跳舞、打球、散步的最佳场所;地处县城中心位置,也是二十一世纪初唯一一座商场的“联谊商场”,如今已被外地建筑商开起的鸿博商城、比优特商城取代,不复当年的繁华盛景;原来车少人稀的马路现在人多车也多,在节假日甚至会出现塞车的现象。
记得《读库》的创始人张立宪(六哥)提到过“县城青年”这个概念,大意是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出身于偏远的县城和农村,来自城市的学生远没有现如今比例这么高。教育资源的相对公平,让当时的“县城青年”们得以在象牙塔中快速获取知识、增长能力,并凭借自身的努力,在竞争相对不算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继而取得一定的立足之地。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野蛮增长阶段的“逝去”,大部分出身县城的90后都无法分享城市化带来的福利,以至于在刚刚踏出校门、步入社会的时候,就不得不面对相当繁重的“房子、车子、票子”的压力。
与此同时,除了少数几个新兴领域外,众多的工作岗位都基本被前面的人填满,处于饱和状态,竞争相当激烈,上升通道不可谓不狭窄。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对出身平凡的县城年轻人并不友好的社会。
借用六哥所提出的概念,我觉得家乡里那些与我年龄相仿的人,也都是“县城青年”,而且是这个社会最典型的大多数。我们都来自于经济并不发达的四五线小县城,有着共同的成长环境和童年记忆。但人口流动极大增强的背景下,家庭环境和接受教育的不同,让我们成年之后的生活轨迹显得很不一样。
这次春节返乡,我再次接触了县城里的年轻人,试图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工作情况和所思所想,并写下这篇还乡手记,也算是对自己家乡的一点思考和记录。
分配不公的教育资源
我今年24岁,文章里提到的年轻人,基本上是我的同龄人。在我们当中,既有初中肄业出门闯荡的,也有在县城念完高中后去二三线城市的二本院校上大学的,还有一些凭借自身的持续努力,在一线城市的重点大学完成四年学业的。
现如今,教育资源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城市里的超级中学几乎垄断了包括学生和老师在内的优质教育资源,而县城里的高中却陷入了好学苗流失、硬件设施差、升学率连降的恶性循环。
举例来说,家乡县城所属城市的一个实验中学,每年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有数十人之多,自主招生、竞赛加分和其他教育资源不间断的流入到这里。但这座城市附近的多座县城中学只有艳羡的份儿,几年时间里能培养出一位名校生就实属不易。
至于我家乡的高中,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一本的升学率常年在个位数徘徊,绝大多数人都只能上二本、三本甚至是专科院校,教学质量短期内也难见会有什么起色。另外目前大学扩招严重,学历贬值得厉害,在完成本科教育后找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好工作,可能性变得相当低,所以县城里有些年轻人干脆选择不读大学,提前进入社会,这样还能多赚几年钱,积攒一些经验。
对于县城里的年轻人来说,所接受教育的质量和年限,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择业观念。
一般来说,在省外的一二线城市接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往往会趁着年轻,先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闯一闯,他们从事的行业大多与互联网相关,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
在省内(如省会哈尔滨)读大学的,毕业后也更倾向于留在省内工作。考公务员、进入国企或者承接家里的生意和产业,成为受多数人欢迎的选择;
而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甚至没有读完初、高中的年轻人,一般会去二三线城市打工赚钱,也有人不愿离家太远,选择在县里打一份工,或者开一个小饭馆之类的。此外,如果是男生的话,先去部队当两年兵,等退伍后拿到“安置证”,再谋出路也是潜在的选项之一。
二姑家的二哥,比我大一岁,在初中还没毕业时就没心思读书,辍学进入社会了。刚开始,他曾经尝试着在县里打过几份短工,也跟着二姑父在建筑工地做过建筑工人,但待遇都不尽如人意。五年前,二哥在姑姑和姑父的建议下,报名去当时还隶属于沈阳军区的陆军部队当了两年兵。
三年前二哥从部队退伍,二姑一家人本想着可以凭着拿到的安置证,给他在县里的武装部谋一份“正经”工作。可回来后却发现,这件事情并不像传言的那么容易。即使找关系走后门,花十几万元钱,也未必能够保证安排工作。
这次春节回家,妈妈告诉我,二哥在县里的社保局找到了一个临时工的工作,虽然还不是正式的,但起码已经有了一份“正经”工作。请不要瞧不起这个“临时工”,对于县城里学历不高的年轻人来说,它其实挺重要的。
在我的家乡,无论男女,有一份相对稳定工作就意味着,他/她在婚恋市场上有了一定的“议价权”,会更受人欢迎。一来既可以自己主动去寻找男/女朋友,二来也会有媒人愿意上门介绍对象。
如果没有稳定工作的话,除非家境特别殷实,否则谈恋爱、结婚就会相当困难。妈妈和我说,二哥有女朋友了,双方对彼此都还挺满意的,目前处在谈恋爱的阶段。大年初六时,这位姑娘就会去二姑家里拜访,也就相当于正式见男方家长了。
抢手的正式编制
二哥在聚会时聊到,现在县里事业单位的正式编制非常抢手,因为名额每年都是那么少,盯着这块儿肉的人又是那么多。他虽然已经在社保局工作,但是如果想要转成正式编制,也需要再参加考试,通过考核才行。
话说回来,家乡的公务员,稳定确实是稳定,大家都说,“只要不犯大错误,就不会有失业的风险”。可待遇不行,县政府或者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平均每个月只能拿到1000多元的工资,用东北话来讲,“这也不好干啥的呀!”(意思是钱太少不够花)。
即使是有正式编制的公务员,第一年的月薪平均也不会超过2500元。加之公务员涨薪速度非常慢,因此如果想在体制内工作的同时,取得令自己和家人都满意的收入,基本不太可能。
春节前十几天,大姐托我从北京给大姨买了10盒北京产的降压药,回到家后我抓紧时间给大姨送去。见面聊天时,我听大姨讲,已经在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五六年的大姐,工资也不过3000元左右,还经常会遇到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因为单位没钱,所以总是压着工资不给发,拖欠两三个月是常有的事儿”,大姨气愤的说,“这不,快过年了,给发了两个月工资,还欠着几个月的呢!”
与二哥相比,三姑家的三哥,生活状态就显得稍差一点。三哥同样是初中没有读完,就早早地到社会上打工了,算来如今已经接近10个年头。
以前回家时,大人们对我说起过他打工的经历。他做过很多种工作,我现在还有印象的就包括电脑打字员、网吧网管等等。三哥的学历不高,在找工作时会遇到挺多阻碍:临近市里的工厂招聘保安,都要求有大专文凭才能应聘,三哥显然没有资格。
以前一起聊天时,我还听三哥说起过,省内有那种不需要入学考试的民办大学,只要肯过去待上三年,就能获得大专学历的毕业证书。但他认为,三年时间不能赚钱,还要交学费,最后只换来一个“没什么大用”的毕业证,十分不划算,因此作罢。
三哥没有像二哥一样在部队当兵的经历,也就没有机会在县里的事业单位找到工作,哪怕是一份临时工。妈妈提到,“他最近去县里最大的洗浴中心当电脑操作员了,先干着吧,慢慢就好了。”
说起来,宇航哥长得很帅,眼睛大、鼻梁挺、身材好,有明星气质,人人见了都会觉得这孩子长得精神。只不过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在县城买房买车,也没有一份稳定的正式工作,所以暂时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他之前谈过的几任女朋友都不是很长久,相继分手了。
功利的大学专业选择
家乡小县城的经济,尤其是第二产业很不发达,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到现在还没有摘掉。两年前的大学暑假回家时,我听说县里的塑料加工厂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原来的糖果厂、酱菜厂等,更是在十几年前就人去厂空,工人们纷纷下岗。
目前县里只有伊利集团的一个牛奶生产车间在保持正常生产,吸纳了一定数量的适龄人员就业。但这一家工厂能雇佣的工人,满打满算也就是几百人而已,况且由于牛奶生产车间需要昼夜倒班工作,年轻人嫌累,一般都不太愿意去。
经济的不发达,也就意味着不能形成充分的就业,少数几种技术型职业成为了年轻人和家长眼中的“香饽饽”。比如,家乡的年轻人在考大学报专业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如幼师、高级护理,或者直接去读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汽车修理,美容美发一类的职业技能。
这样做的好处是,等到大学毕业后,凭借三到四年时间里练就的一技之长,找到一份工作就变得相对容易。我的初中同学和认识的亲戚朋友里,有几位就是这样,她们在刚一进入大学校园时,就已盘算好自己未来的去向: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或者县医院的护士,诸如此类。
谁会去“北上广深”?
县城里的年轻人,像我一样在大学毕业之后来到一线城市工作的,并不是很多。我说这话,没有自夸的意思,正如上文提到的,并不是我有多么聪明或者多么勤奋,这实际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造成的结果。
具体来讲,我之所以能够到北京读大学,见识到不一样的世界,是因为中考成绩相对优秀,去离家80多公里的市区读了3年高中,接受了质量相对较高的应试教育,才能在高考时取得一个比较高的分数。
可由于县教育局政策方面的诸多限制(比如封存学籍不能转出、办理户口设置阻碍),以及家庭条件的约束(在市区读高中需要花费的钱,是在县城中学所需的好几倍),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像我一样幸运,有机会去市区读书。
就像网上流传的那句话所说的,“我已经看过了大海,就不能假装没有见过。”在北京度过四年象牙塔时光后,我已经见识过了都市里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既然大学在北京,也不能还没有试着闯一闯,看看自己到底行不行,就直接回到家乡,过上波澜不惊、一成不变的生活啊!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和室友一起到学校附近的麦当劳吃饭,聊到对北京这座城市的感受,我说,“城市对于年轻人来说有一种魔力,毋宁说是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这句话我至今还记得。
县城里的年轻人,如果大学时没有考到一线城市,就很难在内心深处产生毕业后去北上广深工作的想法。即使自己心里有,也多半会受到来自家长方面的阻力,我有一位很谈得来的初中同学就是这样。她在重庆的一个二本院校毕业后,本想去外面发展,“最心水的就是北京”,但由于父母让她考当地的公务员,她也就没有继续坚持。
回到家乡工作,曾经也是家里的老人对我的盼望。去年国庆假期回家时,奶奶对我说,“回来考个公务员多好啊,守家在地的,不像在北京那么累,每天光是上下班都需要一两个小时,还得每天吃外卖”。可是,毕业后仅有的两次回家期间,我也做了仔细的考察,发现也确实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
“家里的信息产业并不发达,我这个文科专业基本没什么用武之地。去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当公务员吧,也不是完全没可能,但家里一没背景二没金钱,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事我又做不来,又如何能发展得好呢?还是算了吧!”——这就是我真实的内心想法。
结语
大年初四下午,我和两个非常要好的伙伴共同去县里唯一的电影院看电影。出乎我意料的是,开场前电影院的等候区有很多人,放映厅里几乎满场。我观察到,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年轻人,而他们正是我这篇还乡手记所试图理解的“县城青年”。
我们看的电影是春节档上映的《红海行动》,情节紧凑全程高燃,称得上是动作剧情片中少有的佳作。电影结束后,灯光亮起,人们纷纷摘下3D眼镜,起身走出放映厅,重新投入到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当中。
我知道,明年的此时,我可能还会与这些“县城青年”在电影院中相遇,待到那时,我再来向各位报告他们的境况,或许那时可以写出更加精彩的故事,也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