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为什么难搞

“主流”为什么难搞_第1张图片
读《万万没想到》有感

书中要说明的是一个关于科学进步的道理,科学界的新思想新理论如何被“主流”科学所质疑所打压,然后慢慢被接受。虽然说“主流”科学好像一直就扮演者一个顽固派的角色,但是科学这种东西,正因为有“主流”思想的打压质疑,才能催生出更为正确的新科学新理论。文中的原话是:这种态度干掉的错误想法比正确想法多得多。

当然,这种“主流”思想并不仅仅是出现在科学领域,而应该是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校、在职场、在日常生活,无一没有一个主流在统治着我们,但万物都在变化,事事都在发展,我们的思想意识也必须紧随其脚步,所以就不免有很多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但这些思想的产生不会那么一帆风顺,要想推陈出新,就要付出代价。

必须接受的考验

一个新思想的萌发和诞生并不困难,就好比书中说的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曾今在课堂上面对世界地图当场指出南美洲大陆似乎曾今跟非洲大陆是一体的。这个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这就是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可想而知,在那个时代这个中学生的想法会被认为是一种无稽之谈,别说说是一个中学生,这个想法早在1912年就被一位叫魏格纳的学者提出,他拥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论断,那就是个大陆的古生物化石惊人的相似,且鉴于这些生物不可能渡海走那么远,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原本是同一块大陆。

这个推论看似十分的合理,但是这仅仅是一个超乎寻常的论断而已,还必须有一个超乎寻常的证据,有了证据还不够还必须得有一个机制。所以这种说法仍然不能得到“主流”的接受。

但只要有人提出了这种想法,必然会引起后来者的兴趣,所以一直到后来人们发现地质版块边缘火山喷发和地震可以提供能量,并且的确发现火山曾经在不同时期喷发的证据,再加上个其他的一些证据。这个理论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也打破了当时的主流科学。

在这里,与其说“主流”是对新思想的打压,不如说是对新思想的一种考验。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找到足够的证据,必须耐得住时间的考验,在条件和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要努力地创造条件寻找证据,最终才能通过“主流”的考验,将你的思想也归为主流。

“主流”意味着权威

生活中,为了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所以会将某些经过大量研究且证明过的道理写进教科书,把它作为一个真理,随时便于取用。但依然是那个道理,时代在时时发生变化,再正确的真理有时候也并不代表着全部,我们仍然在不懈的扩展着其边疆。所以当一个新思想诞生的时候,是没法从已有的教科书中找到评判的标准的。

而这种教科书般的标准是倾注了前人大量的心血换来的权威。你的新思想无疑是在对他们的权威发出挑衅,那么你的新理论也就不会那么轻而易举的得到认可。

书中提到了另外一个例子,那就是关于“准晶体”的发现。在某一天早上,谢赫特曼用电子显微镜发现了一个正十边形的对称结构,也就是“准晶”。但是仍然没有人愿意相信他,里面有一个有意思的场景就是,人们都认为晶体就应该是周期性结构,,实验组领导甚至指着教科书说他胡扯,然后把它赶走了。但事实是什么呢?这种晶体它确实存在,而且再后来也被正式提了出来。

所以说所谓的教科书是主流者维护自己权威的工具,我们要想挑战这种权威,就必须不断的寻找证据,而不是与他们正面相撞。在生活中,相对于权威者,当我们还是一个菜鸟的时候,应该怎样才能避免与这种主流的正面交锋。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变?

我在《离经叛道》这本书中看到一个例子,是教我们应该如何获得别人的支持。书中提到,当我们没有获得认可的时候,即还是个菜鸟的时候不要随便发号施令。因为这样昭示着你对他人的不敬,尤其是拥有权威的人更是对他们的一种不尊重,而尊重在获得认可中有多重要呢,有个简单的小实验。取了两组人做实验,每组都要让A给B派活,看每组的A会怎么安排。派活之前第一组先跟A说,,B很喜欢你,结果A派给B的活都很轻松。另一组跟A说B不太尊重你,说你坏话,结果这组A派给B的活都比较困难。所以你要想在权威面前发声,就应该首先得到权威的认可,要想获得认可最先应该学会尊重对方。

损害了他们当下的利益

主流不仅代表着权威,主流在成为主流之前,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新思想新流派的出现,意味着对他们努力得来的成果的否定,意味着对他们现有利益的直接践踏。那他们不打压你,谁打压你?

在书中说到在1840年代的欧洲医院受到产褥热的困扰,“主流医生”怎么也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后来有个叫塞梅尔魏斯的医生索性抛开主流医学,干脆直接上数据分析。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后来居然发现导致产妇死亡率升高的原因居然是医生不喜欢洗手,这个观点真的是让人匪夷所思。

显然这个理论不会得到主流的认可,因为当时还没有发现微生物,所以根本无法解释这个东西。其他医生也当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观点,这等同于是把害死人的责任直接归罪于每个医生的身上,在他们看来这不仅仅是利益受损,简直像是人生攻击!

书中提到:怎样才算主流科学?你必须得能用现有的理论去解释你的新理论。如果主流科学是一棵大树,你的新理论不能独立于这棵树之外。

这样看来,“主流”似乎有点霸道,而“主流”更像是一种凝固的思维,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最新的思想变成新的主流。然而这个过程是艰难且漫长的,好比你面对的是一个“主流”的上司,一个“主流”的老板。那么我认为“主流”会起到一个筛子的作用,首先经得住主流的打压,然后要耐得住主流的消磨,最后对得住主流的认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流”为什么难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