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密度

昨天刚听了作家张宏杰老师的故事,让我倍受感动。他是复旦历史博士,清华博士后,写了十余本畅销书,但他的职业既不是大学老师,也不是自由职业者,而一个中国建设银行葫芦岛分行的银行职员。在他已经写了十余本畅销书时,他依然在银行默默工作,直到有一天他领导发现自己爱书的作者竟是自己的下属,于是领导把他调到市分行的一个不太忙的岗位上,并且特殊对待,每周仅需上一两天班,其他时间要他专心写书,唯一要求就是写完后先给他读。

而我这两天断片儿,老觉得时间紧。而张宏杰老师不会因工作属性和时间问题停止写作,说明他对该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对时间的高效利用。

就像昨晚直播中,有用户问罗胖,订阅的专栏太多,读不过来,结果被罗胖“嗤之以鼻”,罗老师每天要做自己的专栏和管理自己公司,而且还要看那么多书,没觉得忙不过了啊。他说“大便有大便的时间,小便有小便的时间”这些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啊。

每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像我校的一个艰苦的同学,父亲去世,自己边上学边打工,还要养活生病母亲和供养两个体弱的研究生姐姐读书。仿佛他的时间和我们的时间密度不同,好像他有两个分身来分担他工作与学习。

柳比歇夫写的《奇特的一生》,是柳比歇夫通过自己的时间做统计来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他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他对时间的把控是我们常人的几十倍,普通人一辈子只进行一项学科研究都不一定能精通。他却能在很多领域有如此高的成就,可想而知他把时间安排到何种精确程度,才使时间密度大如水银。而我每天也是把自己搞得忙忙碌碌的,坐下来仔细回想好像也没做什么。我的时间的密度貌似和泡沫一般,仿佛被卷进无尽的黑洞。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