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败走麦城窥探刘、关后期的关系

三国,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题材,从演义到正史,很多人都能如数家珍、高谈阔论。在拜读了史学大家田余庆先生写的两篇论文(其实是书作)之后,体会到由小事件窥探背后大真相的写作手法的“快感”,于是小弟不才,照葫芦画瓢,站在正史角度,对关羽兵败麦城一事窥探背后的“真相”。

一、疑点1,关羽出兵攻打襄樊的时机

按照普遍的观点,关羽北上出兵襄樊,目的是呼应西北面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时间不对!关羽发兵的时候汉中战役已经打完,刘备大获全胜,并就地称王,发诏书封关羽为前将军。呼应之说似乎不成立。那么,另一种解析就是关羽发兵是“好大喜功”。有史料(并不是演义、野谈)作为旁证:一是关羽接到诏书时得知黄忠的官阶与之等列后,勃然大怒道“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二是悉知马超来投,便写信问其武艺如何欲一较高下;三是史书评价关羽的性格是“善待下人却轻薄君子”(与张飞性格相反)。上述三点可以推断,关羽是比较自负的(下面还有旁证),因此推断此时发兵北上攻打曹仁,是想向西边的益州军事集团展示“不甘人后”的荆州军事力量,扬威耀武一番。

二、疑点2,由水淹七军到大意失荆州,益州方面不曾派出一兵一卒的支援

相信大家对这个疑点至今都没有一种令人信服的解析。结合田余庆教授、易中天教授等大师的观点,再综合对疑点1的推断,小弟斗胆认为,刘备帐下众将甚至包括刘备本人在看关羽的“自导自演”。依据有三(史料),一是当曹操得知派去支援的于禁、庞德全军覆没时,感知关羽的“兵锋威震华夏,欲迁都以避其锋芒”;二是关羽只防备鲁肃、吕蒙却不重视陆逊;三是刘封、孟达在关羽危难之际不肯派兵救援;再结合前文对关羽出兵的初衷是为了扬威耀武,那么,对疑点2的推断就有答案了:面对一个极度强大且自负的同僚,所能做的就只能是当一名观众,对关羽的态度就是:成则弹冠相庆为你唱赞歌,败则心中窃喜等着你出丑呢。

三、关羽在荆州坐大令刘备心有芥蒂

这个观点是有依据的,按照东汉末年的军事编制,是将军负责制,即士兵只听令直属上司而不听令于最高指挥官。举个简单例子:同属刘备集团旗下,马超士兵只听马超的号令,他们是绝对不会听张飞的命令,刘备能指挥的不是马超与张飞的士兵,而是马超、张飞二人。因此,当刘备入蜀、关羽在荆州逐渐形成一整套班子后,相当于关羽已经独领一方、自成一派了。刘备对荆州的控制力其实是在下降。


四、刘备的野心和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使君臣关系恶化

史料记载,曹操曾说“若孤不在朝,则不知还有多少人要称王”。这番话其实是曹操对刘备等人野心和能力的评价:如果是刘备把持朝政,那么朝廷今天的局面必然是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了。这样可以加强对前文第三点的推断的合理性:刘备的能力只能割据一方,再大的地盘他就想管也管不住了。刘备控有荆、益两州,实际上他只能管扼住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的益州在手,最要害的是他担心其继承人(儿子)无力跨有荆州。按照东汉末年的官阶世袭制,荆州实际后继领导人很可能就是关羽的儿子,虽然依然听命于成都,但控制力的确会再打一个折扣吧。

五、排除一些哇众取宠的观点

我曾经见过这样一个文章:关羽兵败襄樊,是诸葛亮为了除掉这个自负的刺头,一手策划的。这简直在胡扯了!诸葛亮位极人臣是得益于刘备托孤的政治遗嘱,刘备在世的时候,军事上从来都不是依靠诸葛亮出谋划策:赤壁之战诸葛亮去东吴做外交工作;刘备入蜀依靠庞统做参谋,诸葛亮是成都快被攻陷时才带兵入援;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之战那是法正做的军师。就连刘备生前的最后一战(被陆逊击败)诸葛亮也在慨叹“倘若法孝直在,就算战败也不会如此狼狈”。由此可见,诸葛亮在刘备在位的时候,几乎不参与军事,就更别说要拿下位高权重的关羽了。

六、总结:自负烧身、骄兵必败

经过上述几段文字,对史料的引用和推断,我个人的结论就很清晰了:关羽日益骄横自负,得罪了很多同僚以及盟友(与刘备的亲信靡芳关系很差,估计也没少给诸葛亮、马良等文官脸色看,也从来看不起东吴的将领),同时,迫于压力,刘备益州集团的官僚对关羽既是奉承又是避忌(见正史诸葛亮对关羽欲与马超一较高下、以及费诗对关羽怒骂黄忠老兵的安抚),导致关羽眼内更是目中无人(犯了君臣大忌),以致率荆州部北上扬威耀武,但殊不知注定是孤军作战、被盟军偷袭、背腹受敌一败涂地。正所谓自负烧身,骄兵必败,以史为鉴啊。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败走麦城窥探刘、关后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