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岂能如烟,战争就在昨日(3)

      (白河惊雷)

        部队驻地白河桥公社,地处云南红河州东南部,昆河公路、滇越铁路纵贯南北,是通往越南的重要交通要道。该地区山地面积占99%以上,森林覆盖率达40%左右,属于低海拔河谷热带区域,立体气候十分明显,昼夜温差大。苗、彝、壮等13个少数民族占人口的90%,民风纯朴,风景秀丽。

        部队开拔时也正是每年老兵退伍、新兵入伍时,该退伍的没来,驻训期间,不断有新兵补充到缺编的连队,有些新兵本不是招到我部的,因战事急要而径直送到边境线上。战争的火药味日趋见浓,训练的针对性越来越明显,亚热带丛林地区穿插迂回战斗所需要的按图行进常识、单兵作战技能、班战术以及埋排地雷、战地救护知识等技战术是十分心要的,临阵磨刀不快也光。方圆三公里区域内天天看得见连队紧张训练的身影,实弹操演枪炮轰鸣,就连阴雨绵绵的黑夜也能见到夜训官兵穿梭其间,临战训练强度和热情空前高涨。

        一天下午,团里组织步兵班长埋排地雷培训,教官是我的枝江战友,团直属特务连工兵排班长熊启义,他的付班长为助手。培训在一个相对僻静的山脚下展开。他艺高人胆大,摆弄着真家伙如数家珍,讲解地雷性能构造、击发原理、埋排雷技术要令,他深入浅出的传授,大伙儿听得认真看得仔细,确实帮助大家懂得不少有关地雷的常识性的东西。因为这不是第一次用实雷教学,看不出他有丝毫的害怕。最后进入触发雷过程演示时,熊班长让大伙退到安全距离外并要求大家一定蹲下,他一个人站在一凸起的土包处一棵树下,正讲解如何避免地雷击针击发时,“轰”的一声熊班长仰面朝天躺在血泊之中,冲击波把不远处正在拉尿的他的助手掀倒在地。几十名学员瞬间惊讶后,立即飞奔上前抢救伤员。据当时在场受训的宜昌籍战友马庆超讲,他第一个跑上去抱起熊老乡,只见他两手炸断、上身血肉模糊,只有微弱的心跳表明他尚在阴阳两界之间挣扎。战友们抬起班长迅速送往团卫生队,又被紧急转送到师医院,最终因伤势过重救治无效而牺牲,年仅21岁。这是一次典型的训练事故,因操作失误触动击发弹片引爆地雷。进入战区除自杀外的死亡都叫牺牲也即烈士,所以熊启义老乡战友是我团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第一个长眠南疆的烈士。

      连队训练强度陡然加大,思想教育加强,整个部队的紧张气氛,实弹射击经常化、加之有人牺牲,少数心理素质较差的官兵出现了举动异常。我营二连战士也是枝江战友姓张,生性胆小,已被当前形势弄得神经兮兮,白天东跑西窜夜晚大呼小叫。有天半夜全连战友熟睡之中,他端着枪呼叫有敌人偷袭,吓得大家一夜不敢闭眼。他莫名其妙的嚷嚷着要用手榴弹炸死连长,折腾的全连不得安宁,每天得派专人看护着他。当时战友们责骂他胆小鬼,现在看还是属于心理应激反应疾病。这种情况在前线部队时有发生。部队在向边境推进时安排这人留守后被提前送回原籍。

        驻训32天后,我团于1979年1月29日向边境线推进数十公里,在离红河界河仅十余公里的河口县下水头橡胶农场集结待命,此地已在越军炮火射程之内。我营在洞平四队南側山沟扎营,满眼望去全是橡胶树林,山头全是森林覆盖,距离团机关仅一条山间小道约需一小时。安营扎寨后,晚间经常听见野兽的哀鸣或是奔跑发出的响声。也有传说此处常有越军特工过来刺探情报。此时部队已全面进入临战状态——夜间双岗、武器随身、一律光头。看这阵势我恍然大悟——狼真的来了。

        战前的政治思想教育越来越紧,部队传统、英雄主义、仇视越南等主题教育接二连三自上而下的全面铺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往事岂能如烟,战争就在昨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