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教育是为了通往美好生活,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成为幸福人士的特质,为何我们的教育塞给我们的是无止境的苦逼?
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热播的时候,我正在九千公里之外的曼谷和这边的熊孩子“过招”。片子里,来自中国的老师们看起来古板、严肃、甚至狰狞,而镜头里的课堂沉闷又无聊,以至于进行这场试验的英国学校校长觉得中式学校是剥夺了正常童年的监狱。
不管BBC有多少强化中国教育刻板印象的嫌疑,我依旧坚持,如果世界上举行一场学生比惨大会,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孩子当仁不让的位列前三(十多年前大学期间当过一个韩国小学生的家教,他们家姐弟俩每天晚上都是课外辅导)。这三个分享着共同文化基因的国家,一代代人都重蹈着通过刻苦学习来展开美好人生的覆辙,似乎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片子里说中式教育建立在权威、纪律和残酷竞争的基础上。权威和纪律桎梏了我们个体自由意志的发展,而残酷竞争让我们歌颂寒窗苦读。即便教育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但考试分数仍然是绝大部分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指挥棒。这导致我们对“好孩子”定义的单一。单一到让分数剥夺了其他的可能性,单一到学习就是生活的全部。即便在培养才艺这一点上,有多少家长能够100%肯定自己完全是为了陶冶孩子的性情,而不是在给他们的竞争力加分?
在英国念书的时候,我总因为人家的学霸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学霸,而为包括我在内的四眼书呆子感到悲哀。班里的一个英国姑娘现在已经在大学当助教,她的FB上都是朋友聚会或者她去当发型模特的照片,可人家的成绩单上一顺溜的A;另外一个荷兰帅哥交换生,本科就把各种研究方法都掌握了个遍,做Focus group和SPSS定量研究的时候当仁不让成了组长,读着高深的社会学著作,也不妨碍他当个酷毙了的乐队吉他手。
我们却像一条永动的教育流水线,生产出长了同一张面孔的孩子,戴眼镜,不喜颜笑,外加备受摧残的表情——真的,不少外国朋友都是这样对我描述他们眼中典型的中国学生的。
我所在的泰国大学里是另外一番光景。学生一个个活蹦乱跳,有大把花不完的时间和发泄不尽的荷尔蒙,校园永远都是热闹的,学生对老师总是嬉皮笑脸的,吉他、藤球随处可见,总之都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他们的要求直接、明确, สบาย(舒适的)和 สนุก(有趣的), 和这里闲适的环境保持了一致。
当然,“学习成绩不能决定今后人生,却是通往很多地方的一本护照”的道理,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行得通,而竞争,在包括泰国这样享乐主义很有市场的社会也一样存在。这都是现实。不同之处在于,我们中国人显然被这样的现实吓懵了,因此拼了命的去获得这本护照。而泰国的国情和价值观念允许他们比我们“勇敢”一些,敢于懈怠,敢于放松,所以,包括我教的这些孩子们,似乎天生就比我们更具备幸福的能力。他们享受了我们想有,却不敢有的松弛状态。
在他们面前,我这个中国老师,一下子就感知到自己体内的紧绷状态。似乎前面随时会有一场战争,需要我保持警惕,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深感担忧,就像明天马上就会失去。
回顾我自己的学习生涯,从学校到家长的那套“现苦后甜”的哲学也是值得反省的,它意味着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今后的好生活所做的准备,而不是生活本身。可是,生活难道不是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吗?而且轻松的早期加辛苦的成年,和辛苦的早期加稍微轻松的晚年之间,究竟孰优孰劣,谁能够做这个判官?更何况,生活充满了偶然,有时甚至全凭运气,成年之前的艰辛和之后的美好生活并没有绝对的正相关性。我们不就从读书一直辛苦到进棺材么?而人家也许也将轻松的人生一直进行到底呢?
BBC的片子里,校长和训导主任有一段谈话说,大意是“这儿绝对不能够来一场‘中国式’的胜利,不然我们的学校简直要回到黑暗的中世纪了。” 英国老师和学生对于这种高压式的教育提出同样的质疑,“这是一种健康的、有营养的成长方式吗?”
我自己觉得答案是“不健康的”。 我们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深信不疑,但似乎忽略了先为这种“努力”寻找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方法。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有着夸父追日般的信仰。认定现在牺牲掉的一切今后一定会获得加倍的补偿;也以为现阶段遗留下诸多身心的问题,长大了以后就能迎刃而解。但我们其实并未搞清先苦后甜是否为必然,又是否值得。
片子里有个“问题”学生Josh,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说他通常是个超级用功的学生,但在中式教育的体制下,他就是不愿意这样做。“我们的社会鼓励我们生产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反抗某些东西,我们可以特立独行,不像在中式学校,永远都遭到独裁。在典型的中式教育里,你被告知一些信息,然后它们就是绝对正确的,仅仅因为这些事情是从更具有权威性的人那里来的——老师,学校以及政府。中式教育就像一条工业生产线,生产出一批同样热衷于工作的聪明孩子,这有其适用之处,我只是觉得这不一定适合于英国。”
摘选他的这段话,不是因为他的观点适合我的文章主题,也不代表我认同他。我只是想说,作为一名14岁的学生,他的批判意识、思辨能力和心智,让我感到羞愧。我14岁的时候,正在疲于应付各种考试,而那些答卷上的观点,估计没有一个是我自己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