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

|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_第1张图片
|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_第2张图片
|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_第3张图片

↑过去很多老澡堂会与宾馆设置在一起,新民众浴池保持了这个传统,目前二楼提供住宿。

|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_第4张图片

↑每年腊月二十四至正月十五浴池不放假,浴资会相应提高,小年过完,浴资恢复正常。

洗澡这件事早已变得私密且平常。在家打开淋浴开关,随时都有恒温热水。但老一辈人的想法不一样,就像电影《洗澡》中所说:你看大伙儿在澡堂子里头说说笑笑,多热闹啊,一个人在家淋着,哪如在这儿泡着舒坦。

老澡堂永远充满带着水汽的香皂味,泡完澡出来的人往往脸上都红彤彤泛着光。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武汉带浴池的老澡堂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目前只有几家存在。

其中由老武汉祖孙三代经营的,仅剩积庆里“新民众浴池”。47岁的老板曾建刚,20年前从父辈手中接管了这家澡堂,他有时想,到我这也许就是最后一代了。

|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_第5张图片

中山大道重新开街、地铁6号线通车后,有不少老人特意前来寻找新民众浴池,哪怕现在他们已经住在青山、新洲,或是更远的地方,这里对他们来说始终是个念想。

|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_第6张图片

采访中遇到一位60多岁的邓姓老人,他凭着记忆终于找到“新民众”,“没有招牌不好找,以前我记得对着中山大道的门上有个‘国营民众浴池’的招牌,现在应该重新挂上啊”。

|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_第7张图片

邓先生年轻时住在三民路铜人像一带,他家过去洗澡一般有3个选择:铜人像附近的长胜浴池、积庆里新民众浴池、过中山大道的联保里江泉浴池。

|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_第8张图片

门票在邓先生记忆中很长时间都是不到1角左右,有的地方还提供一小块方形肥皂。

讲起年轻时在老澡堂的事,邓先生神采飞扬:“那个年代的秋冬,特别是冬天,比现在冷多了。我记得每次父亲要洗澡,就把我们小孩带着。洗澡的人总是很多,要排很长时间的队,队伍会排到东来顺,有时候早上来排队,晚上才回得去!”

排队时经受寒风,进入澡堂后,就显得里面更暧和。这时,会有一位服务员帮你把衣服一件件用衣架穿好,再用叉棍挑起来,挂在接近天花板的铁丝上。

邓先生那时还是10岁不到的小孩,爱在浴池里戏水打闹,“小孩都觉得这就是游泳池,我们总是在池子两头来回游”。

|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_第9张图片

大人们泡到浑身发红时,会叫来搓澡的师傅,把身上的“格子”搓下来,再到旁边冲洗一番,那种舒服劲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能体会。

“洗完澡,大家都是不慌不忙走到躺椅边。服务员不需要你喊,马上会送一杯热茶来。然后大家就躺在靠椅上抽根烟,翻下报纸,跟朋友、不相识的人聊天,聊累了就睡一觉。”邓先生面带满足地说。

|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_第10张图片

老年人起得早,也有“晨泡”的习惯。曾建刚介绍,从前不到8点,有些老人就会来到澡堂,泡澡前先一起唱戏,楚剧、京剧、越剧……唱什么的都有,所以许多“澡友”逐渐发展为“票友”,又成为生活中的朋友。

爱泡澡的人觉得冷天在池里一泡,蒸气一蒸,大汗一出,神经马上就能松驰下来,像感冒这种小病也能很快就好。要想再舒服点,叫个搓澡师傅浑身一搓,赛过“活神仙”。

新民众浴池目前有6位搓澡师傅,年纪最长的70岁,最小的也已50多岁。师傅们工作辛苦,早上还没营业就得在澡堂做准备,晚上10点才下班,只偶尔轮流出来透个气。一位师傅和我们说,冬天这里暖和,不受凉,再说这门手艺做了几十年,轻易也割舍不下。

|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_第11张图片
|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_第12张图片
|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_第13张图片

现在摆在老澡堂面前的困难很多,譬如收费不高,但成本很高,包括水电费、燃料费、人员工资、消毒剂等。

谈及以后的打算,曾建刚曾想过将所有设施恢复成真正老澡堂的模样,但资金不足。另外,浴池招牌也被禁止挂在面街的一边,因此损失了不少浴客。曾建刚无奈表示,如今暂时只能维持现状。

文丨周玥  摄影 丨刘虎成

编辑丨羊宇宙仁波切 设计丨刘雅歆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我们大武汉]


|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_第1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 城市 | 老武汉的泡澡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