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的两个局限 | 企业优势矩阵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企业拥有的资源是有价值、稀缺和不可替代的,就构成了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越强,竞争优势就越强。不过,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廖建文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核心竞争力也是有局限的。企业要建立优势矩阵,不能光注重竞争优势,还要注重生态优势。

廖建文认为,核心竞争力有两个局限:

第一,核心竞争力有单一性。一个企业没办法在价值链的方方面面都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能真正培养起一个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已经相当优秀了,有多个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很难找。

第二,核心竞争力往往会变成核心刚性。因为核心竞争力需要系统性的组织体系来支撑,当行业发生变革的时候,核心竞争力越强的企业改变起来越困难。像柯达公司,在胶卷技术时代品牌深入人心。但是公司担心数码技术的普及会损害胶卷业务,一直下不了决心推进数码技术,最后反而错过了时代的机会。

在大工业时代,产业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稳定,消费者诉求也相对单一,核心竞争力的局限表现得不突出。但是现在呢,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硬件普及,产业环境和消费者需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核心竞争力的单一性和刚性问题成了主要矛盾,企业仅仅培养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够了。廖建文说,还要注重生态优势。

什么是生态优势呢?所谓生态,指的是性质不一样的企业和个人在相互依赖、互惠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价值循环系统。企业不光需要积累内部资源,也要管理外部关系,形成生态优势。生态优势强调共赢,要把饼做大。比如说,亚马逊Kindle的主营业务不是出版,但是优秀出版商的电子书下载量大,也会提高Kindle的影响力。具有生态优势的企业能够灵活地组合不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形成协同和放大竞争优势。

不过,生态优势不能替代竞争优势,这是两个平行的概念。竞争优势主内,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地位;生态优势主外,追求的是跟外部资源发生连接。所以,竞争优势和生态优势是解释企业利润率水平的不同维度。

那么,如果画一个坐标轴,横轴代表生态优势,纵轴代表竞争优势,就可以画出企业的优势矩阵,把企业划分成四种类型,分别是“熊猫”、“猛虎”、“蚁群”和“狼群”。具体来说说这四种企业。

“熊猫”型企业,竞争优势和生态优势都比较欠缺。这些企业核心资源比较弱,也没办法调动其他合作伙伴的资源,通常只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政策保护等因素来求生存。

“猛虎”型企业,有核心竞争力,但是缺乏生态优势。这类企业能在既定的轨道上不断创新、实现突破,但是当产业发生巨变时,它们就会面临相当大的挑战。比如当年无线网络普及后,索尼作为电子消费品领域的领先者,推出的是电子书阅读器和MP3,最后被亚马逊的Kindle和苹果的iPod打败。原因就是亚马逊和苹果跟内容提供商一起构建生态圈,而索尼公司固守硬件设计和工艺,不善于构建生态圈,只能甘拜下风。

说完“熊猫”和“猛虎”型企业,再来说说第三类,核心竞争力比较弱但生态优势比较强的企业,属于“蚁群”。这类企业对生态圈伙伴有强大的号召力,善于调动和利用外部资源。当新技术导致产业融合、跨界合作频繁的时候,“蚁群”型企业就很有优势,甚至比核心竞争力强的“猛虎”型企业还厉害。但是长期来看,产业环境的变化是间歇性的,在相对稳定的阶段主要还是要依靠核心竞争力。

第四类企业,叫“狼群”型企业,同时具备竞争优势和生态优势。这类企业不仅自身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善于调动和利用外部资源。如今环境变化特别快,越来越要求企业具有“狼群”的特征。


核心竞争力的两个局限 | 企业优势矩阵_第1张图片
企业优势矩阵(核心竞争力+生态优势Quadrant)

不过,廖建文强调,不管企业是属于熊猫、蚁群、猛虎还是狼群,只要跟行业的竞争环境相匹配,都可以生存和发展。不过,从产业环境变化大趋势来看,适合熊猫的稳定环境将会越来越少。企业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会越来越频繁。所以,“猛虎”型企业要学会利用自己的竞争优势建立生态网络,而“蚁群”型企业要学会充分利用生态圈的力量发展竞争优势。

本文源自:《哈佛商业评论》(企业优势矩阵:竞争VS生态)

心得

拥有核心竞争力一直是我心目中创业的不二法门,但没想到因其产生的矛盾居然是大公司陨落的罪魁祸首。也难怪顶尖企业都掏空心思搞创新,一掷万金搞收购,却任然如履薄冰,生怕下一个被颠覆的就是自己。正如文中廖建文的观点所说,尽量打造多维竞争力,并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系统中的其他“物种”一起运转,才是企业生存下去的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核心竞争力的两个局限 | 企业优势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