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粘合得起中国吗?

“舌尖”粘合得起中国吗?_第1张图片

我忽然发现:用紫砂茶壶喝咖啡与用咖啡杯喝咖啡真会有不一样的味道。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所谓“味道”其实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主观感受、不过是某种大于味觉之“格式塔”整体结构之一部分而已。换言之,独立自在的味觉是不存在的,某一系列的条件之组合给出了我们的味觉之心理印象。不仅味觉,生活中的诸多小事莫不如此,它们莫不是一个更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之“格式塔”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对它们的感受莫不基于我们在这个巨大的“格式塔”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和它的关系。

这几天看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忽然悟到:这部纪录片真正说的其实并不是美食。它其实是通过美食的话题来营造的一种“伦理炼金术”,和古代的“乐教”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

大一统的中国建立在一种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 “书同文车同轨”以及庞大的儒家士大夫、乡绅群体曾经为这一文化认同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可一旦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庞大的儒家士大夫乡绅群体整体性消失,而儒家意识形态不再支撑大一统的中国认同的话,我们便会遭遇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历史性尴尬———大一统的维持何以可能?

中国是一个文化以及地缘政治的共同体。无数血的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个共同体的分崩离析对于所有中国人而言绝非福祉。维护这个共同体之大一统是清醒的中国人应有的共识。可是,在现代化的进程将中国人撕裂为差异巨大的不同处境的条件之下,大一统的维持可谓岌岌可危。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要认同另一个处境迥异的中国人呢?一个北方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认同南方中国人呢?想起来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任何一种学说在普通老百姓的心中都不足以提供这样的认同。大一统的中国急需某种“粘合剂”。

或许,有些知识分子对此极其悲观,而将分崩离析视为无可挽回的必然,但向中国之的天枰上分裂的一头添加重量还是向大一统的一头添加重量却是一种道德抉择。《舌尖上的中国》显然是向大一统的一头添加重量的尝试,尽管它用来添加重量的东西看起来实在是太轻了———老百姓舌头上的味觉!

老百姓舌头上的味觉联系着家庭以及基层社会。这是传统的礼教系统的全面淡出后让中国老百姓心里唯一感到实在且足以产生社会粘合剂作用的东西了,它就是孟子所说的“秦楚所同炙”。一拨好吃的中国人有什么理由把能烹制美食另一拨好吃的中国人视为敌人呢?中国人毕竟都比较现实且肉身化。于是乎,《舌尖上的中国》这类的“伦理炼金术”出炉了,它肩负这它其实担当不起的雄心壮志,就是试图用“吃”这种“卤水”去把社会的分裂的“豆浆”点化成大一统的“豆腐”。

《舌尖上的中国》,显然藏着“微言大义”。但味觉不过是某种整体性存在之“格式塔”的一部分。老百姓的味觉加在中国之天枰上之大一统一方的分量实在太轻了。而那些由于政策及其指导思想(唯生产力论)之失误加在中国之天枰上分裂一方的力量又太重且尚未根本改观,不同处境中的中国人之间差距正在让中国人仅存于舌头上的那一点认同感化为乌有。

今天的中国,似乎又回到了“礼崩乐坏”的孔子的时代,那种试图通过轻飘飘的舌头上残存的“礼乐”而“弥缝使其淳”的努力依旧会被嘲笑为“知其不可而为之”。每个中国人都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每个中国人也就在或成功或失败的逐利过程中拉开差距且再也难以形成共识了。大一统需要共识,而国家需要大一统,但唯生产力论主导的国家行为以及失败的管理模式乃至整个底层社会的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又极大地破坏着社会共识的形成,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悖论。

用老百姓的虚幻的“舌尖”去凝结社会认同与共识不如国家放弃“唯生产力论”之整体性思维而为国家之正当性“正名”。而整个社会也需要一场价值观是那个的彻底转向。由于几十年社会整体走向的积重难返,这种放弃和转向需要某种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国内外因素(诸如地缘政治与经济形势)的契机。现在看来,这样的契机似乎正在显现。中国的天枰终将倾向与一统还是分裂或许在某些悲观知识分子看来并无悬念,但朝着大一统的方向使力,乃是每个有历史良知的中国人的道德抉择、也是那些手握乾坤的重量级人物的历史责任。

你可能感兴趣的:(“舌尖”粘合得起中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