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断想

清明节临近,媒体上经常会看到有关清明节时能否用“清明节快乐”作问候语、祝福语的争议。

争论者主要分为两派:支持者认为清明节有郊游踏青风俗,所以说“清明节快乐”是对的;反对者则认为清明节的主题是祭扫,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所以说“清明节快乐”是不妥当的。

其实,争议“清明节应不应当快乐”本身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因个体自身情况以及环境因素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岂能通过别人的争论来决定个体的“快乐”与否?

不过,从争议的议题看,与清明节相关的两点是没有异议的。

从时令、天气物候角度看,清明节与清明节气关系密切。作为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西汉《淮南子•天文训》就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的提法。清代《燕京岁时记》所引《岁时百问》里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明”。民间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勾勒出一副农耕文明时代的春耕图。

从节日主题来由看,清明节与传说、习俗密切相关。作为节日,清明节目前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祀节日之一。据史料记载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历史。关于清明节的起源,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另一说起源于介之推的传说。在历史长河中,清明节逐渐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一些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发展成为基本主题。

既然涉及习俗,清明节的主题自然也具有了地域和民族特色,不可能完全一致。这也正是清明节文化习俗多元化、多样性的体现。

但是,无论如何,不管从起源来看还是从发展历程来看,清明节就不是一个以“快乐”为主基调的节日。这一点从古人留下的著名诗作也可以得到佐证。多少年来,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广为传诵,几乎妇孺皆知。有哪一首写清明节快乐的诗作的影响力能超过《清明》?

现在清明节是我国法定节假日。清明扫墓,慎终追远,祭奠先人,缅怀先烈,本来是严肃庄重的事。如果借清明节之际,强化优良家风与传统教育,其意义远比讨论能不能说“清明节快乐”重要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明节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