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真正激励你的是什么
思考什么和如何思考的区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激励好的动机
1.竞争者以低价产品或服务进入市场,这种行为会被大部分企业看作卑鄙行为,但无论怎么想,整个系统会被这种低价打破...
- 英特尔公司的“轧钢业”:低价“赛扬处理器”进入地端市场
- 国防部的“轧钢业”:苏联高端市场,已经不是敌人。低价市场是本地治安行动和恐怖主义行动。
如何确定你将获得事业的成功
唯一让人有工作满足感的方法就是从事你认为伟大的工作,而通向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爱上所从事的工作。如果还没有找到这种工作,那就继续找。不要将就,要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史蒂夫·乔布斯
爱就坚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战略:基本的意思是你想要实现怎样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如何才能找到幸福的工作(人生战略)
- 重点原则:重点就是你决策时的核心标准,即职业中对你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 根据机遇权衡计划
- 分配资源
激励效果的动因理论
- 经济刺激是主要激励因子
解决人们拿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方法:
物质奖励。
eg:1976年,经济学家马克尔·詹森和威廉姆发表论文:让管理人员的利益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
eg:孩子没得一次“A”,给一些零花钱。
————————————————
动因论
-
通常认为工作满意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它覆盖了下面整个过程,开心时很开心,会一直走下去,到最后几乎用悲催两个字形容。事实上,我们的大脑工作方式并非如此,满意还是不满意是两个分开的、独立的衡量标准,这说明你有可能同时既爱又恨着你的工作。——赫茨伯格
大脑工作方式:满意还是不满意是两个分开的、独立的衡量标准
基础因素:
包括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政策等。
eg: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与上司和同事的关系融洽,有足够的钱照顾家庭等。
工作中的基础因素得到改善,你不会立刻爱上这么工作,最多是不再讨厌它罢了。
与工作不满的对立是没有不满,并非就是工作满意。工作满意和没有不满是两回事。
就好比“没有不喜欢一个人”和“爱上这个人”,是两个意思。
动力因素
动力因素包括: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
eg:成就感、学到东西的感觉、得到成长和进步、成为团队主力队员、取得有意义的成果等等。
动力因素能让我们非常满意并爱上工作。
动力因素更多是跟自己内心和工作内在状态有关,很少与外在刺激有关。
工作本身因素让人们感觉做了对工作有意义的贡献。
动力因素作用:
不断向你强调,让你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既有趣又有挑战性,让你越来越专业,让你变得越来越有责任感。
职业的不同,只不过是人们衡量是否有有意义或者开心的标准有差异。
eg:销售人员能够说服客服购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并且使客户相信这些产品能给其生活带来帮助,他们就会感觉自己很成功。
赫茨伯格的理论指出,如果动力因素起作用了,你将爱上自己的工作,即使赚不到大把的钱,你也会积极起来。
发现过程获得的满足感,比目的更加重要的。
百度、京东、超级课程表、UC等等校园活动中,可能更大不同就是,UC得到了更大的思维碰撞,建议的采纳,相互的尊重,不断的激励...动力因素吗,真是好神奇。
如果找到你爱的工作
人们如何才能事业有成,并在事业中找到幸福感。
如果你想帮助他们,就要做管理者。如果干得好,管理者就是最崇高的职业之一。
想起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了,哈哈。
每个人因为工作状态的不同,回到家后的表现也不同,导致第二天上班的状态可能也不同。想要每个人都有好的状态,动因论用在管理者身上的话,那么做为管理者的你,需要每个为你工作的人也有动因。
找到你喜爱的工作,你会觉得这一生没有一天在工作。
是啊,爱就坚持。
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在心:超过一定的临界时,改善基础因素,如钱、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政策等都只是幸福的副产品,而不是产生幸福的原因。
吾日三省吾身
这里的三省是指
每天不停的反思,问自己不同类型的问题,而不是总问自己过去的问题。
eg:这份工作对我有意义吗?这份工作将会给我带来发展机会吗?我还能继续学习到新东西吗?我有机会得到认可、获得成就吗?我将会被赋予更多责任吗?
在动力因素和基本因素之间求取平衡
目标驱动力很棒,但你的能力要跟上你的目标。
02 周密计划与偶然机会的平衡
先制定近期的目标,逐步拆分,并随着每次经历中学到的东西做出相应的调整。
制定周密计划,不断调整应急战略
"发现驱动计划" 能帮你做出最佳选择
"我随时会敞开大门,拥抱机会"
发现驱动计划:简·麦克米伦&瑞塔·麦格拉斯
那些假设条件需要验证,才能说明这个战略有效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怎样跟踪落实?
确定目标的重要性的先后顺序
在接受一项工作之前
从事某项工作之前,仔细列出那些事事需要被人澄清或者提供的,以便能完整达到预期,问问自己:“要完成这项任务,要验证那些假设条件是真实的?”
列出假设条件,判断条件是否可控
- 能帮你做这些关键事的人是否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你
- 问问自己:“那些假设条件需要被验证是真实的,你才会对做出的选择感觉蚂蚁?”
- 问问自己:“你做出决策时根据外在还是内在动因”
- 问问自己:“为什么你喜欢做,你有什么证据来证明吗”
考虑更换职业时,要考虑
- 需要被证实的最重要的假设条件是什么
- 怎么样才能对这些假设是否有效进行不昂贵的、快速的测试,从而确保你前面走的是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
成功取决于不断地试验,直到你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为止
03 你的战略与你所说的一致吗
资源配置是最关键的环节
个人努力与公司目标相同时,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用心配置你的资源
为们的生活构造战略投资框架
- 我们有资源(包括时间、精力、才干和财富)
- 试图用他们来扩大个人生活的“业务”范围
- 业务范围包括与配偶或其他重要人物之间良好的关系、抚养孩子成才、事业有成等等
任何一个战略——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生活战略——都是从数百次日常决定中产生的,它是关于如何安排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决定,是关于如何分配人、财、物的决定。
不要忽略你的长期的目标,你的家庭:配偶、孩子、父母,不要为了得到成就感,不断的把精力放入短期目标:升职、买车...
生活中每一次有关分配精力和金钱的决定,都表明你真正在乎什么
你为什么工作?(谈吐的条理性)
--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
把工作变成喜爱的事:有较好的基本因素+动力因素的不断推进
为什么工作?
有人说:为了钱。没错,很多时候这是人们最基本的诉求。
那么为什么为了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吃更好的东西~衣食住行),我们把它简单归纳,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
那为什么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呢?(为了享受?,享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但是再多的享受你总有乏味的一天)
其实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为了追求自己喜爱的事情。
在开始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说生活。
我把生活分为3个阶段:青年阶段,中年阶段,老年阶段。
在青年阶段,没有家庭子女过多的压力,动力因素对于这个阶段的我们,有绝对的吸引力,不断的互相鼓励,乐于分享的生活氛围,这都是很棒的事情。
中年阶段,父母养育之恩,妻儿丈夫生活之情。这个阶段,基本因素和动力因素所占比例基本平衡。为什么工作,为了家庭,为了生活。
曾问过两位女性前辈,你们为什么放弃高薪,而回来呢(一位做了大学老师,一位做了讲师),其中一位曾是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前辈笑着说,我是牺牲品啊,总要为了家庭,但是现在做大学老师也是很好的,另一位也交流了很多。但总结起来,都是为了家庭方面,很多时候她们也是想要继续追求自己的职业的。(当然可能还有其他因素)
老年阶段,生活方面基本已经没有太大的负担,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候的样子。
这时候生活就像一个圈,我们不断在一个循环中寻找方向。那最终拿什么来引导生活的方向呢,必然是动力因素,因为我们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寻找自己喜爱的事情。
那么,我们到底为什么工作呢。
人类终究是一个群体动物,哪怕是到了老年,也喜欢和志同道合的人做一些喜爱的事情。哪怕是基本因素和动力因素平衡的中年阶段,再好基本因素也仅仅是让我们不讨厌工作罢了,但是如果有很棒的基本因素,再加上动力因素的推进,你想不爱上工作都难。如何爱上你的工作呢,请找到你的动力因素。我们为什么工作,不是为了追求我们想要的生活,而是为了去做我们喜爱的事情。
~工作中,有很棒的动力因素在推动你,那么你会慢慢的爱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