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自己越来越了解,慢慢地会去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不管是情绪管理,还是业余的充电学习,都会多问问自己为什么。
先说说自己的个人情况吧,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辅修会计,毕业后,刚开始做英语口语培训,然后2015年来深圳,一直从事的是自由英语教师(工作跟专业根本就不想关)。
开始我的cpa之路,也是一次偶然的线下活动。这次线下课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DISC(行为风格理论)。这个课程刚开始需要填写一个测试报告,然后得出相应的数据,学姐给我解读报告后,仿佛又重新认识了一次自己。我不能说这个测试百分之百准确,但是大部分很符合我的做事风格。
再加上那一段时间,对自己的职业进行重新思考,自己喜欢什么?自己的性格适合什么样的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做到哪个程度?
把一系列问题想清楚后,于是决定考CPA,从零基础开始备考,自己摸石头过河。
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我需要先弄明白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一.CPA是什么?
CPA是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的英文缩写,是指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
也就是说CPA是一场关于审计、会计从业的考试,主要包括六门专业阶段的开始,还有两门综合考试。对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进行的测验。
而CPA的难易程度人云亦云,总体来说,不是很简单。看每年每科的通过率就知道。所以,你知道它是什么后,是否还要继续坚定考下去呢?
二.我为什么要考CPA?
虽然自己目前从事的是英语教学,可是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语言方面的优势已经逐渐变小。如果可以的话,我比较喜欢能把英语作为一个工具,能辅助我其它方面的发展。再加上之前对自己性格进行的测试,个人的逻辑思考力,以及对食物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还是很适合走上财务这条道路的。
另外,自己也有私心:谁都想过得上更体面,更舒适的生活。
而这些美好生活的前提,需要自己去努力和不断争取。所以在职业规划这块,我想以英语为辅助,然后开始一个新的专业。同样,也是想在30岁之前实现自己去国外读书的想法。
所以,不管是在物质还是职业这两个方面,都要好好想清楚,然后去执行。
3.我该如何备考CPA?
在考试之前,一定要看官网上的一些考试说明。
特别是今年和去年考试有哪些教材上的变化,知识侧重点的转移,以及2017年考试预测重点是哪些。
这样不管是对自学还是网课的学习都会有一点方向。
另外,就是查看一下历年每科考试的通过率。专家们说,门槛高、知识更新迅速、报考策略失误、培训水平差异大等因素是造成注会考试通过率低的主要原因。看着那么低的通过率,不禁让大部分备考的人心里造成了压力。
那么,问题来了,通过率这么低,我真的能考上吗?接下来,我们算一算,你看看自己能考上的可能性是有多大。
>>>>通过率算法有两种:
第一种:通过率=及格人数/实际出考人数(10-12%)
及格人数:考试成绩60分以上的学生数
实际出考人数:参加了考试,写完了试卷,并交了试卷的人数。
为什么这么算呢?
因为每年报考人数浩浩荡荡,真正出考人数却寥寥无几,如此含金量第一的注册会计师考试,
今年通过率在10%左右,不觉让人痛心啊!
以北京为例:2015年北京地区注册会计师报考88761人,平均出考率不足三成。每年CPA报名的人很多,但是真正上考场的不过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很多人在复习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就放弃了考试的打算。
第二种:通过率=及格人数/实际报考人数(3-4%)
及格人数:同上
实际报考人数: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数,只算报名的人数。
这个通过率为什么这么低呢?
因为每年报考人数很多,却很大一部分没有参加考试,这样就拉低了通过率。报名大军中,20%的人进入了考场,成为壮士;进入考场的考生中,通过率为15%,其他85%成为烈士,20% * 15% = 3%,所以,估计的总通过率3%是基本靠谱的。没有排除考场打酱油的考生,那样通过率还会再低一些。
看完这样的通过率之后,你就知道自己需要为通过这场考试付出怎样的努力了。
如何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呢?
2017年报了三门:会计、税法、经济法。
自学?还是网课?还是面授班?因为我个人是零基础,所以会选择自学➕网课,这样可以利用整块时间看书,零散的时候听音频。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安排。
复习时间:2017年5月7日-2017年10月13日
从零基础开始,所以,在这里想记录下自己的备考点滴。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备考方案。不轻易放弃,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同时,也希望能在备考的道路上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抱团取暖,攻陷CPA!
未完待续,后期陆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