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ght 写作成长小组打卡W7)法律要得来赡养费,要不来天伦之乐

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是你将来会得到的方式

一位老人拄着拐杖,挪动着不便的双腿走进了法院。

“我要打官司。”说话都颤颤巍巍了。

“老人家别着急,坐下慢慢说。”诉讼服务大厅里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他。

“我老成这样了,又没有钱花,孩子们都不管我。”

工作人员再三提示他起诉需要准备相关材料,老人坚持没能力准备,要给他主持公道让儿子照顾他。

工作人员只得对他的情况进行询问并记录。

问完了老人的基本情况,又问孩子们的信息。

“我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

“说说他们的具体情况。”

“大儿子叫**,现在*岁,农民,住在**村**社。”

“三儿子叫……”

“先说说二儿子。”

“老二不在了。”

“那二儿子是怎么去世的,有子女吗?”

“我不小心给打死了。”

大厅里因为这句话忽然安静下来,大家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

“什么?那公家法办你了吗?”

“坐牢了。去年我老伴殁了,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我找他们,都没人管,还拿我打死老二说事。

我都一把年纪了,就打算让我等死呢么。我看我还是到路上找个车碰死算了。”

老人一边说一边用拐杖重重的敲击着。

准备好资料,老人一摇三晃的离开了。

看他走远,大厅里炸了窝。

“这案子收下了怎么处理哟。打死了一个,很可能那几个孩子也没少挨打。”

“那也没办法,赡养可是法定义务。”

“唉,现在好多赡养纠纷,都是因为年轻时对子女太差引起的。年轻力壮时家暴子女,老了孩子们最多出钱,都不愿意伺候。可人老了,光靠钱可活不下去呢。”

的确,有的为人父母者,不会也不愿与孩子好好沟通。遇事斥责打骂,孩子也延续这样的沟通方式,用来对待年老父母。

更有甚者,视子女为私有财产,动辄打骂,把虐待子女视为家常便饭。

结果,当他年老体衰,就会遭遇子女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

在他们看来,“养儿防老”,孩子是他们养大的,自然要给他养老,却不曾想,人到老年,要活下来,不仅仅是靠钱,膝下荒凉才是最大的悲哀。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缺乏建立和子女亲密关系的能力。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总是强调“血浓于水”,良好的亲密关系的建立,不是自然而然的。

事实上,想要有健康的亲子关系,就要培养连接感,在出现问题时妥善处理情绪,把正确的情绪处理方式教给孩子。

在埋怨孩子时,请默念这段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问题,根本原因肯定在原件。

PS:过度溺爱子孙、感恩教育缺失引起的“老无所养”不在本文讨论范畴内。

你可能感兴趣的:((Inlight 写作成长小组打卡W7)法律要得来赡养费,要不来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