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纳德·B·阿德勒 / 拉塞尔·F·普罗科特 著
黄素菲 李恩 译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
(插图修订第14版)
第二章 沟通和认同:自我的塑造与展现
2.1沟通和自我
自我概念与自尊
自我概念——你对自己所持有的相对稳定的知觉。
自尊——你对自我价值的评估
自尊的高低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这些自我概念。
高自尊的人倾向于认为别人是好的,并且期望被他们接受。
低自尊的人认为所有人都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他们,根本不管这种想象是否符合现实。他们还会把这些想象或是现实的批评当作进一步证据,来证明自己确实是不讨人喜欢的人。有时候还会敌视别人,因为他们唯一抬高自己的方法就是贬低别人。
高自尊有明显的好处,但它并不能保证人际关系的成功。
自我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根源——人格
在不同情境中具有的稳定的思考与行为的特性。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我们认为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得出自我概念
塑造自我概念都方法:
①重要他人(随着年龄慢慢减轻)② 社会比较(优于/劣于别人,和别人相同/不同)
参照群体决定重要性,如果没人看重他们的话,你根本意识不到它们都重要性。
自我概念的特征
一、主观的
缘由:①过时的信息(过去失败不代表未来失败,过去成功不代表未来成功)②歪曲的回馈③完美主义(受到看似完美无缺的人的影响)④社会期待(让我们面对恭维时也表现出不敢当的样子)
二、自我概念抗拒改变
认知保守主义会引导我们去寻找那些支持我们自我概念的人。
例:高自尊者会优先寻找讨他们喜欢的人做伴,而低自尊者会屈就自己,这就意味着我们很少能去学着认识“真实”的自己,反而会强化自我概念。
沟通者在面对反驳他们自我知觉的信息时一般有两个选择:其一是接受新信息,据此改变自身认知,其二是维持原来的认知并用某种方法驳斥新的信息。(要么将收到的信息打个折扣并使其合理化,要么反击传达信息的人。)
文化、性别和认同
①文化
②性征和性别
我们的沟通的信息会塑造一个孩子的认同感和他/她的沟通方式;不同的行为方式也会暗示不同的信息。
比如:小女孩往往比小男孩要更经常被要求表现“甜美”等特质,他们的印象因而不断被强化。
再比如一个坚持自己信念的男人可能被认为“坚韧”、“执着”,而一个言行完全相同的女人则被形容为“唠叨”、“爱发牢骚”。
性别也会对自尊产生影响
自我应验预言和沟通
自我应验预言:如果个体对事件的发生有所预期,并且他接下来的行为是建立在这些预期上的,那么这件事的发生会比没有预期更可能成真。
四个步骤:1.持有某种期待 2.表现出与期望一致的行为 3.期待如实发生 4.强化起初的期待
我们和我们身边的人在不断地建构和重构我们的自我概念。
自我预言的类型
①自我加强的预言——你的自我期待对你的行为产生的影响。
②他人加强的预言
重点:相信这个预言并传达出对对方的信任(表示关心)对方才受到你的期待影响。
2.2自我的展现:沟通作为认同管理
认同管理:我们使用的沟通策略会如何影响他人看待我们的方式。我们传递的很多信息是以创造我们想要的认同为目的的。
公开自我与隐私自我
觉知的自我——隐私的
展现的自我——公开的
认同管理的特征:
①我们致力于建构多元认同:我们每天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基于不同的语境,我们需要转换不同的行为模式:朋友、爱人、工作伙伴……
②认同管理是合作的
认同管理可以深思熟虑也可以不知不觉
目的:传送信息给别人
我们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经过高度的、深思熟虑的、有策略的思考,只有当角色啊不合适的时候,你才要慎重考虑你需要做出的反应(面试、第一次约会……)
为什么要管理认同?
①为了开始和经营关系 ②为了获得别人的顺从(让熟人或陌生人合理地对待我们) ③保住别人的颜面 ④探索新的自我
在现实和虚拟世界里管理认同
面对面印象管理:举止(需要和非语言行为)、外貌、配备
网络印象管理
认同管理和诚实
认同管理意味着选择自己的哪个角色或哪个部分加以展现,你分享的都是自己真实的一部分。
2.3在关系中的自我袒露
自我袒露:有意地透露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重要的、不为人所知的。
自我袒露的模式
每一次自我袒露的信息是不平等的。
一、社会穿透模式
①广度——话题的范围
②深度——例如从谈论非私人化到谈论私人化信息。
③随意的或亲密的
每一段人际关系都是由不同的话题广度和不同的自我袒露深度组合而成的。
衡量深度:①有些信息比其它信息更“有特殊意义。”
②隐私程度——信息告知的人数多少
套用陈词滥调<陈述事实<给出观点<倾述感受
二、乔哈里视窗
把关于你的全部事情(好恶、目标、需求)等分为:①自己知道的、自己不知道的 ②他人知道的、他人不知道的
开放区: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
盲视区:自己不知道,他人却知道。这个区域的信息靠他人反馈才能得知。
隐藏区:自己知道却不愿表露给他人的信息
未知区:你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要自己不断发现。
自我袒露的好处和风险(隐私管理)
好处:①宣泄②互惠(引起同等程度的坦白)③自我澄清(理清自己的观点)④自我确认⑤关系的建立和维持⑥社会控制(增加你对他人的控制)
风险:①被拒绝 ②负面印象 ③降低双方从关系中获得的满意感④丧失影响力⑤伤害他人(让他人因此感到沮丧)
自我袒露的原则
1.这个人对你重要吗?(关系足够深厚或值得维护及考虑亲近)
2.袒露的量与方式合适吗?
3.袒露的风险合理吗?(同伴是否值得信赖,场合,比如在工作中是相当冒险的行为)要确保你对风险的预测是现实的。
4.有建设性的影响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底线,在对他人坦诚之前先想想可能引发的后果
5.你的自我袒露是互惠的吗?(相互公开程度大致平等的伴侣感觉最幸福)
6.在道德上有义务袒露吗?
2.4自我袒露的替代选择
1.沉默
2.说谎(善意或出于私心利己多于利他)
说谎者的动机是否为对方所接受、双方关系是否紧密,话题是否重要,对方此前有没有不诚实的经历影响人们是否容易感到沮丧、背叛,诱发关系危机。
3.模棱两可
例:别人送你一幅并不好看的画,他问你对画的感觉。
选项一:(模棱两可—真实)真是一幅与众不同的画,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画。
选项二:(模棱两可—虚假)谢谢你的画,一旦我找到了合适的地方就会把它挂起来的。
选项三:(清楚真实)这幅画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它的颜色、风格和主题我都不喜欢。
选项四:(清楚虚假)多漂亮的一幅画啊!我爱它。
选项一要比其它选项更受欢迎,人们相对于模棱两可,他们更喜欢对方实话实说,但是当他们自己面临选择的时候,他们更喜欢巧妙地说出真相。
4.暗示
比模棱两可更直接,因为模棱两可不一定要求改变他人的行为,暗示旨在从他人那里得到期待的回应。
成功的暗示有赖于他人有能力解读你没表达出来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