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如老酒,放久了也会没味儿的。

「你的想法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创建出模式,就像脚手架一样。大脑中的化学反应蚀刻出思维的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陷入这些模式,就像唱片上的针槽,并且再也出不来了。

我会永远保持与苹果的关系。我希望这一生,能让自己的生命历程和苹果的命运彼此交错,就像编织一幅挂毯那样。可能我会离开苹果几年,但我终究是会回来的。而这就是我可能想要做的事情。关于我,应该谨记的关键一点就是,我仍然是个学生,我仍然在新兵训练营。

如果你想有创造性地过自己的生活,像艺术家一样,就不能常常回顾过去。不管你做过什么,以前是怎么样,你都必须心甘情愿地接受一切,并将一切抛诸脑后。

外界越是试图强化你的形象,你就越难继续做一名艺术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艺术家要说, 『再见,我得走了,我要疯了,我要离开这里。』然后他们就离开了,在某处休隐。也许之后他们又会重新出现,变得有些不同。」

……

「乔布斯向斯卡利坦言,他认为自己年轻的时候就会死去,因此他需要尽快取得成就,在硅谷的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我们在地球的时间都很短,』那天早上围坐在桌旁的时候,乔布斯告诉斯卡利,『我们或许只有机会做几件真正伟大的事情,并把它们做好。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感觉必须趁着自己年轻,多取得一些成就。』」——《乔布斯传》


翻看以前写的东西,很有感触。摘一下以前的一些感谢,那时候写东西不求成一篇文章,字数虽少,现在看来却有趣味。飨大家。


创新者的窘境是价值观,精益创业,蓝海战略是方法论,乔布斯传是产品手。

(2015年10月11日)

决断。沉没成本是收不回来的,当舍弃的时候要坚决舍弃,不能因为觉得已经投入了那么多,再坚持坚持可能会好转,就一直投下去。坚持当然重要,但是要确定该不该坚持,能不能坚持,做个实验,做个测试,相比来说,灵活更重要。

(2015年10月9日)

两句话:

「尚不存在的市场是无法分析的,因此,管理者应为破坏性技术变革采取的战略和计划应该是有关学习和发现的计划,而不是事关执行的计划。——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放弃对单个环节的直接控制,寻找第二反馈变量,用这个反馈变量来调节每一个步骤。——李善友」

(2015年10月6日)

风险是企业成本的一种。

(2015年10月5日)

除非做自己喜欢的事,否则你的人生不会太好。

(2015年10月3日)

回顾人生二十年,还没有遇到过让我兴奋激动彻夜难眠的事情,也没有特别值得回忆的时刻,真是遗憾。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人也在不知不觉中长大、老去,习以为常的习惯、思维方式将人一点点束缚,可怕的是你却看不到枷锁在哪里。

(2015年10月2日)

现在不行,那什么时候可以?总是活在别人的照看下,什么时候能够独立?越是恐惧的时候越要战胜自己,人生的路不止一条,按别人安排的活,容易,却不是自己想要的;按自己选的活,什么都是从零做起,必定会困难重重,甚至一事无成,也没法走回头路了,值得吗?按自己选的路走,也未必顺心,太多情况不是由得你。只是,走自己选的路,也许是最不容易后悔的一条路了。

我一直没有决绝的勇气,每到重要关头,都是被别人被形势赶着做决定。至少自己主动做一次吧!

(2015年10月1日)

一个组织的基本制度必须由创始人建立,必须全面又不至于琐碎。后来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形,所以要有一定的容错能力,进化能力,因为一套制度一旦开始运行,后来者想要改变它难上加难。一个伟大的例子是美国宪法。

(2015年9月29日)

必须要颠覆自己的既有成见,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才有机会。哪怕被视为异端也要坚持走下去。互联网是个大机会,如果不能参与其中,遗憾的不只是我们个人。

(2015年9月26日)

蹲厕所里就不要抱怨苍蝇蚊子往你身上叮,无论你如何挥舞胳膊都无法将它们驱走。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你要换个位置。

(2015年9月24日)

有志之士不是靠希望而活。

是信念。

(2015年9月23日)

「我会告诉你我会做什么和不会做什么,我不会服侍我不再相信的东西,不管那是我的家,我的祖国或我的教会。我要尽可能自由地、完整地表达自己,用我容许自己使用的仅有的武器——沉默、放逐、狡诈。」——乔伊斯

(2015年9月18日)

别兜售你自己不会购买的东西;

别为你不尊敬和钦佩的人工作;

只跟你喜欢的人同事。

(2015年9月12日)

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并不难,难的是能意识到自己过往所坚信的可能是错的。而真正的勇气,也就是敢于否定过去的自己。

(2015年9月10日)

脚底的泡,如同战士身上的伤,都是一枚特殊的勋章。

但是也正如任何东西都会通货膨胀,勋章还是少了有价值。

(2015年9月9日)

虚荣使人进步。

(2015年9月8日)

我们终究会有一张沧桑而疲惫的脸。

所以能慢慢来的时候不要走的太匆忙。

(2015年9月7日)

「绝大多数人开始腐化的时候,是离开自由、热闹、纯净的校园,开始孤单地陷于职业生涯和小家庭中的时候。」

「我们是猎人;我们只有在随机应变的时候才真正活着;没有日程安排,只有来自周围环境的新鲜刺激。」

「弱者展示力量,掩饰弱点;伟大者展示弱点,就像展示饰品一样。」

——纳西姆·塔勒布

(2015年9月2日)

「如果你不赶紧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那迟早会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2015年9月1日)

「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

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

在出生的地方他们好像是过客;从孩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浓荫郁郁的小巷,同小伙伴游戏其中的人烟稠密的街衢,对他们来说都不过是旅途中的一个宿站。 这种人在自己的亲友中可能终生落落寡合,在他们唯一熟悉的环境里也始终孑身独处。

也许正是在本乡本土的这种陌生感才逼着他们远游异乡,寻找一处永恒定居的寓所。说不定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隐伏着多少世代前祖先的习性和癖好,从而叫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们祖先在远古就已离开的土地。

有时候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于是他就在这些从未寓目的景物里,在从不相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倒好像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从小就熟稔的一样。

他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宁静。」

(2015年8月31日)

真理是需要宣传的,并且要有技巧的宣传。流言能够爆炸性传播,是因为它符合了一般人的猎奇心理,要用事实终结它,大多是徒劳无功。最好的办法,是将它变成一场闹剧,大家图的就是一个高兴,像潘石屹对潘币事件的处理,绝顶的公关高手。

我发现中国人有个本事就是,一件事正着他能说,反着他也能说,总归是他有理。你要跟他竞争传播力,就需要很高的技巧,需要将要讲的包装起来。

这样说来,又归结到那个伦理问题上了:枪是好是坏?

(2015年8月29日)

从发展的角度推测事物的发展,从时间累积的角度推测自身的潜力。

(2015年8月27日)

一个优秀的推销员必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因为只有真情实意的故事才是最能打动人的。推而广之,讲故事的能力是每个人必须的,每个人都需要将自己推销给别人或者公司。以前读《影响力》的时候想的是如何避免上当,但是工具在那儿,关键还是看人怎么用。

(2015年8月23日)

以前我推崇理性,刻意压抑感情。只是越到近来,越是觉得这个世界不是理性的而是感性的,人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才是理性动物,大部分时候无法超脱自己本能的控制。并且感性并不是软弱的,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他能理性思考,但是社会不至于冷冰冰,乃是因为人也是感性的。热情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学着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着与他人情感共鸣。

(2015年8月22日)

「对于有同情心的人来说,用新的悲哀来替换旧的悲哀,远比用快乐替换悲哀要容易。」——纳西姆·塔勒布

(2015年8月21日)

复杂与简单,哪个更有力量?

打败复杂的是更加复杂还是极其简单?

简单如何有力量?

(2015年8月18日)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该高兴的时候你就应该是高兴的表情,该悲伤的时候你就应该是悲伤的表情。不自由吗?未必。

王国维《人间词话》讲“有无之境无我之境”,区别在一个“我”字,有我,一切着我之色彩,我喜景美,我悲景哀。这是用我的主观强加于世界。我所谓的“有我之境”,是塑造一种环境有我的一份功劳。

林肯讲,你可以如你所希望的那般快乐。好的情绪是可以由内而外发生的,不一定需要外来事物、信息的刺激。只是内心要足够强大。

所以,积极的去想,应该高兴的环境里,你就努力让自己高兴起来,周围的人得到你的反馈,也就会更加高兴,这种愉悦的环境的形成是有你的一份努力的。与其沉溺于自己的情绪里,不如融入到一个更大的情境中,将自己的情绪与他人连接。

越来越觉得表演是门必修课。你如果不会演讲,那就学那些演讲大师,模仿他们,复制他们,然后加进自己的领悟;如果你不会待人接物,那就看周围那些擅长交际的人是如何待人接物的,跟他们学,模仿他们,熟悉了再自己变通。

生活中大部分时刻不需要创新,更多时候需要的是模仿。

世事洞明皆学问。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可谓知类。不要顾虑道德问题,有句话

叫“作之不止乃成君子”,讲鲁仲连的吧?

人生如戏,不要戏如人生。

(2015年8月15日)

以为容易的事最终却做不到了,比如戒烟;以为难的事,最终却做到了,比如减肥。

(2015年8月7日)

表达不是目的,所表达的内容被接收才是目的。

虽然说表达的方式不止一种,但是语言是最主要的。吐字发音清晰,语句语气通顺连贯,内容明确措辞简单,虽然是最基本的,却不是多少人能做到的。

学校的教育注重书面表达,但是面对面的交谈更为重要。

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朗诵是一种训练方式,分情景模拟表演更好。

(2015年8月6日)

与其被改变,不如主动改变。

换了环境,旧有的习惯也必然随之改变,不要总以为自己可以改变环境,环境有自己进化的规则,你适应它,引导它,但不能一下子改变它。

我太年轻,总以为雄心壮志可以让环境围着我转,但是环境是不近人情的,是特立独行的,傲慢自大得到的终是一盆冷水。

醒醒,改变自己,顺势而为。

(2015年8月5日)

比尔问:「大部分人都认为你是圣人,你是否憎恨当年那些让你遭受牢狱之灾的人?」

「是的,我的确憎恨他们。」曼德拉答,「12年间,我在那些人的淫威下忍辱偷生,我恨他们。后来我又发现,他们囚禁不了我的心灵和情感。」

(2015年8月4日)

今天一场雨,就超过这一年的。

自然的法则本身就不是公平的,二八原则随处可见。

如果你汲汲于每一件事都要成功,那你获益肯定不多,也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竭。要分配自己的精力,大块精力分配给重要的事情,保证百分之八十的收益,剩下的顺心而为,能有所得就去获取,没有结果也欣然接受。但是并不能放弃,因为你未来百分之八十的收益可能来自于现在百分之二十那部分。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物质相对过剩的时代,你的产品也不能做到独一无二,所以在保证大部分收益的同时要发觉新的价值点,从那百分之八十的低收益的事情中寻找。

(2015年8月2日)

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只知道今天不够好。

(2015年8月1日)

控制情绪,不要觉得对方冒犯了你就听不到对方话里的深意。多站在第三方的、独立的角度上看别人对自己的批评。

(2015年7月31日)

有恐惧情绪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不能被恐惧情绪攫住心智。

大多数情况下,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是不了解。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就不会害怕了。

但是世界这么大,我们了解的又能有多少?面对未知,恐惧担忧、畏葸不前很正常,只是有些人能够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把恐惧担忧放一边,全神贯注于问题的解决上。这样的人才会不断进取,有所成就。

我们很多时候都要同自己的本能作斗争,也许百千万年的进化形成的本能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社会。远古时候,跟随本能反应行动是能够生存下来的关键。看到一群猴子在疯狂逃命,你不能站在那儿等等看后面是不是真的有老虎。

但是现在不一样。好奇心是被赞美的品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冒着极大的风险,而回报也是巨大的。当然,即使今天,与众不同本身就是有风险的。

会恐惧是因为超出了心理舒适区。在心理舒适区里,我们对一切很熟悉,很了解,很有把握。一旦超出这个界限,结果是未知的,失控的。

概率论而不是决定论——这才是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

家是港湾,但是船总还是要出海的。

所以要习惯面对未知。尝试着去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试着去做点自己以前想做不敢做的事,吃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看点自己不喜欢的视频。慢慢开始。

比如,我逼着自己跟陌生人搭讪、聊天,前段时间在西安,还用笨拙的英文跟个英国人聊了一会儿,感觉很好;我尝试着吃以前自己从来不会吃的食物,像肠子,鱿鱼;

有困难不可怕,但是恐惧会让困难看起来更难解决。把担忧放一放,试着去做点什么更有意义。

只有克服自己的恐惧,才能理性地冒险。

(2015年7月30日)

还在大学的时候,去一个地方兼职,老板送我一本书,写了句:坚持理想。

当时我想,我肯定能坚持的,我会不顾一切坚持下去。

但是时光流转,毕业了。家里发生了很多事,也就回家了。一天天过着不变的日子,慢慢地,理想好像离我越来越远了。蓦然惊觉的时候,发现已经抽不开身。毕竟不是学生,没资格任性了。

也许,我跟家里的这些人比起来,总是有点格格不入,总是有点“不合时宜”,没少接受教育,有时候默默接受,有时候也会忿忿不平,但是通常来说是于事无补,我改变不了什么。

只是当深更半夜,当夜深人静,当我独自坐在路灯下,默想,回忆,各种思绪濒临眼前的时候,心中不免有一丝苦涩,偶尔也会眼角挂泪心有不甘。

有人说,未曾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我还没到那个地步,也许岁月还没有蹉跎掉我不甘的心。只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好怕。

近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生死,我一直在想这一辈子该怎么活,该为什么活。只是这些问题太大,而我这碗水还是太浅。

(2015年7月28日)

居然真的还有人不知道特斯拉!

那他应该也不知道Uber,也不知道Snapchat,也不知道Airbnb。

如果你是个被动接受被外部改变的人,那没有问题,但是商业的目的在于掌握这个主动权。

如果你不关心趋势,不在意未来,那么这个世界欠你个再见,快走不送!(2015年7月27日)

多少不情愿的事是在别人为你好的理由下被迫做的?

什么时候我们能成熟,相信别人,管好自己?

孩子不应该是父母的一切,父母更不应该对孩子的生活干涉太多。难道你能一直看着他?

(2015年7月26日)

「我的身上有一根刺,它是撒旦的信使,是来折磨我的。我求了上帝三次,求他拔掉那根刺。但是上帝对我说,我的恩典足够你用的。我的力量会使得弱点变得完美。因此我要欣然夸耀我的弱点,这样基督的力量才会停留在我身上。因为基督,我在弱点、羞辱、艰苦、迫害和困境中感到快乐。因为当我懦弱的时候,就是我强大的时候。」

——哥林多后书12:7-10(2015年7月24日)

在一个缺少新鲜感的环境里久了,大脑就会有停滞的感觉。迟钝了,乏味了,漠然了。

环境暂时无法改变,改变只能从自身做起。

在看格拉德维尔的《逆转》,有一章讲一些阅读障碍症患者的故事。阅读困难在普通人看来是缺陷,对这些人来说却是他们优势所在。

不去讲福祸动态转换这种哲学思辨,里面提到的一个测试,说将题目用更难阅读的字体打印出来,被测者回答正确的概率要比正常打印的情况下高。对他们来讲,阅读永远不会成为习惯,也就是说,更能使我们受益的,是去做那些我们不擅长、不习惯去做的事情。

形成习惯意味着程序化,也就意味着思维僵化。

但是正如《思考,快与慢》里讲到的人的两种思维方式,思考1和思考2,一个快一个慢,一个浅一个深。两种方式人都离不开。

我们只能特意去锻炼慢思深思的能力。

从日常入眼,逆转常识,想想:

为什么要这样?

我会怎么做?

用别的方式能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有没有替代品?

如何与互联网结合?

(2015年7月23日)

看问题的角度很重要,特别是面对棘手的问题时。

大卫最终战胜歌利亚,是因为他换了一个角度,找出自己的相对优势。

这基于一个信念,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的,也都是不完备的,优势与劣势总在动态转换。

所以,要think different.

(2015年7月22日)

心中有数,遇事才能不慌乱。

坚持打坐,不是什么参禅悟道,而是训练自己,无论何时都能静下来。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些事,急不得,有些事,慢不得。如何把握,全看个人修行。

(2015年7月21日)

大而全,小而精。

不同的产品、文化,选哪个方向各不相同。对用户来说,关键是要方便好用,如果切换成本低,可以小而精,如果成本高,就要大而全了。

(2015年7月20日)

有志无恒,一事无成。

蛰伏时要有静气,耐得住,坐得下,出手时要坚决果断。

三等人,聪明才辩;

二等人,刚毅豪雄;

一等人,深沉厚重。可堪托付,值得信赖。

(2015年7月18日)

经营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不断校正的过程。关键是试错的成本要小,校正的过程要快。

跟用户建立关系,就是要得到他们的反馈。

(2015年7月17日)

不忘谦卑之心,不负凌云之志。

(2015年7月15日)

时刻记着不要以己度人,要学会换位思考。每人都有其擅长的,也有其不擅长的,不要因为自己觉得很容易就认为别人做来也应该很容易。当然,作为被动方,也要反思自己,既然别人觉得很容易的事,为什么自己会觉得难呢?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使自己进步的机会。

(2015年7月14日)

传统不死,未来不至。历史是留给聪明人看的,对下愚之人,历史只是包袱。

(2015年7月13日)

读万历十五年:

一个组织中领导与下属是相互依存的;

越是大的组织惰性越大;

组织文化太强不一定是好事,只同化别人不改变自己说明这个组织没有生命力;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好处;

创始人/组织文化奠基人所起的作用伴随组织一生;

大组织中个人活动空间反而小。

(2015年7月11日)

一个组织的基本制度要由创业者完成,后来之人想要更改非常困难。但是一个组织内部熵增是必然的,所以要想组织长久,创始人要在自己领导期间进行过一次重大的改革,为以后的改革留下成例。

(2015年7月10日)

朝三暮四,想东想西。这样不行,要有一个根基。

(2015年7月9日)

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困难,不要气馁,要转念。一块石头既可能是绊脚石,也可能是垫脚石。只在一转念之间。

有所成者,大多是以积极心态面对一切,一般人加以练习,假以时日,也会习惯成自然。

(2015年7月8日)

刚看到一个消息,说「扎克伯格净资产达386亿美元,成全球第11大富豪」。这样的人,是不会让人嫉妒的。运气,或许有之,但是正是他的努力、远见、不断突破成就了今天的他。

如果让扎克伯格重来一次,要有今天的成就肯定很难,但是他必定同样是个成就非凡的人。他作为一个个人,也是成功的。

我也期盼能有他十分之一的成就。

大的成就往往跟时代有关,但是个人的努力如果能够在时间上积累,也会产生大的势能,从而取得超预期的成就。前提是要对未来有信心,始终心存希望,才有动力熬过积累期的漫漫长夜。

我始终没有危机感,没有紧迫感。有的只是焦虑感。我总是觉得来不及了,真的要行动的时候又缺乏动力。我还是太安逸了。

(2015年6月24日)

现在每个人都想跟别人不一样,人人渴望与众不同。但是矛盾的是,当遇到想法、行为有点奇怪的人的时候,很多人往往是下意识地站在他的对立面,从自己所处的小团体中寻求认同,获得安慰。

我并不是想跟这些人讲什么,我是说给那个被孤立的人听。

真正的与众不同是需要勇气的,更是需要智慧。勇气是逆流而上,智慧是否定自己。

绝大多数人做不到。一般人要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顶多是穿奇怪的衣服、留非主流的发型,但是他们的与众不同更多的是为了寻求自己那个小团体的认同。

真正与众不同的人是独立的,自由的,不乞求的,不刻意的。他们只是忠于自己的独立意识,他们做什么事说什么话,只是因为他们想做这件事说这些话,而不是为了迎合什么讨好什么。

只是在中国这个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优良传统的国家,与众不同是危险的。但是中国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靠一批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人。

现在提倡创业,推广创业,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创业,也并不是哪里也适合创业者生存。一窝蜂的创业只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还对现有的经济造成破坏。政府要想好自己能做什么,大部分情况下政府其实是做不好的。但是有的地方,离了政府又是做不成的。

(2015年6月22日)

学会说话。

读再多书,也比不上每天十分钟的练习。

中气要足,吐字要清。

(2015年6月21日)

如果互联网革命就像电力革命,那么发展的窗口期不会很快过去;如果只是昙花一现,这机会一般人也抓不住。所以总的来说,慢慢来,来得及。

无论什么时代,我觉得有些道理是不会变的,想要在一段较长的生命里不断前进,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否定自己。在今天这个速朽的时代更是如此,只有不断进化才能保持生命力。

在我看来,商业其实挺简单,提供合适的产品或服务,并且让需要的人知道。倒买倒卖已经成为历史。通过信息不对称赚取利润的经营方式也必然慢慢成为过去,只是说现在还有人搭在末班车上不肯下来,被过往的经验所限制不肯做出改变。一个人的思维一旦进入稳态就是停滞,停滞了终究会被抛弃。

我现在刚起步,没资源也没商业经验,还可以搭一搭这趟末班车,但是必须另一只脚悬空着,随时准备跳到另一辆车上。

(2015年6月17日)

《创新者的窘境》讲了个悖论的故事:成功的经验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我们好像总是认为通过对过去的了解可以预知未来,但是我们往往高估了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了解历史当然很重要,但是历史的作用也仅仅是丰富我们的经验,在时间这个维度上拓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可以超脱一般日常生活经验的限制,但是如果我们因此以为我们已经完全了解这个世界了,了解了人类社会,以为历史就是按照我们从过往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发展,那终有一天我们的失败也会成为别人教训的一部分。

「往事应成为我们的老师,而不是我们的主宰。」

不确定性才是未来的本质特征。这也是我们思考未来的前提。

我们要经常审视自己的经验,更要将自己抽离出来对社会现状进行观察,找出现实与我们经验不符的地方,对其进行修正。

(2015年6月16日)

要学会跟自己认错,这是我听到的最有感触的话之一。

活得时间越长,越是有一种不明由来的优越感,具体是什么,可以从这句话中感受出来: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长。(如果你还年轻,听到有人这样跟你说这样的话的时候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所以你要记得,当你也老了,不要这样教育你的后辈。)除了那些老顽固外,大部分人到了说这些话的地步时也会隐约意识到自己老了,过时了。但是这个时候一般是已经晚了,来不及改变,索性就倔犟到底。即使你还年轻,身边也一定不缺这样的例子。

如果你经常反思,经常以人为鉴,你就会不时发现需要否子过去自己的时候。只是即使你能发现,你有勇气去否定过去的自己吗?

第一次往往很难,不仅仅要放弃的大多数是自己过去引以为豪的东西,像是你的学历,你的履历,你的自尊或自以为是,更重要的是你要探索如何从头再来。

关键是,放下包袱,才能轻装前行。并且,越早改变越容易。

(2015年6月8日)

突如其来的想法,后来发现跟饿了么有点类似,但是却是逆向的。怎么做一家没有厨师的餐厅?(初步想法)

说是没有厨师,只是说我的餐厅不招聘任何厨师,但是所有的饭菜,当然都还是厨师做的。只不过往大了说,会做饭菜就行了,不一定非得是什么餐厅的厨师,家庭主妇、美食爱好者,都可以。只是开始还没必要。

要用最小的成本开始试验。

选一家店面,完全是为了营造舒适的用餐环境进行装帧设计,对于任何与提升用餐满意度无关的事情,能不要就不要。

这家店附近十分钟路程内要有足够多的餐厅,这样在顾客下订单后十分钟内要能把饭菜送过来。

我要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菜单,推送我们的新品。用户要提前预约,选好饭菜后我们向相关的餐厅厨师下订单,然后专人去取后送过来。

其实模式很简单,就像一家快递公司,送来各家厨师的拿手菜。

用户可以定制菜单。可以点评厨师。可以将自己的手艺拿来分享(赚钱)。

刚开始可以只在附近的三五家餐厅下单,我们原价出售,不求赚钱,只是用较小的代价试验这种模式可不可行。

只是,如何保证食品安全?

(2015年6月4日)

看到一个老同学开了家儿童摄影馆,每天在微信上分享近期拍摄的照片。

不多,看来生意并不怎么样。

如果我来做,会怎么做?(初步想法)

我开了一家店,我不会叫它摄影馆,而是叫它摄影工作室。我的目标不是想让父母带着孩子来我这里拍照的,这里是摄影师后期工作的地方。摄影的工作是在外景完成的。公园,学校,小区,家里,任何可以展现儿童天性的地方,并且,每一次户外拍摄,都是一次形象宣传,所以服务态度要好哦~

我会雇佣摄影师吗?可能会,但是顶多三五位,开始有一个专业的就够了,关键的是要有会修图的,以及一般人用不了或者用不着的修图软件、设备,至于打印照片的服务,交给别人就好了。那摄影师怎么办?找志愿者啊,现在喜欢摄影的人那么多,有这么好的练手机会,还可以有分成,何乐不为?我的作用在于对这些摄影师做一个初步的审查,品格不坏,技术无所谓,喜欢跟小孩子玩就可以了,拍的是心情~

营销推广的费用,能省则省,基本不需要。可以在微信上弄个公众号,把我们的摄影师挂上去,由家长来选,家长来评价。更重要的是,我们拍摄的费用只是成本价哦!要一降到底!

那怎么赚钱?罗辑思维怎么做的?好未来怎么做的?开始不要想太多,把人吸引来再说。

嗯。

(2015年6月2日)

黑天鹅理论的一种应用

写给自己听的。

我的一种人生态度:人生的大部分时刻要小心谨慎,不要为小的利益冒不必要的风险,而在能获得大的收益的时候,要有信心有决心去冒必要的风险。

《小狗看世界》里讲了个纳西姆·塔勒布故事,说纳西姆的投资技巧是在平时用小的损失等待黑天鹅的出现。

黑天鹅是不可预测的,但是又是肯定会出现的。每次出现在身边的机会就是一只黑天鹅。它肯定会出现,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我觉得每个人的运气都是有数的,所以要节约着用。

不要为了展示勇气而去冒险,真正的勇气不是在悬崖边上,而在漫漫坦途;

不要去做那些必然会带来不好结果的事情,比如嫉妒;

不要越过再也回不来的那些线。

(2015年5月31日)

回家这一两年,最大的感觉就是交流困难。

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都是受我们周边的环境所限制的,我们都是经验动物,根据我们的经验做判断做选择。要超越这种经验的限制,必须要从更大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经验。

但是一般人没有,也不会去了解。

所以,跟他们讲一件事,说一个道理,要是超出了他们这一个乡镇的生活经验之外,你是很难跟他们讲的清的,对他们来说,他们不知道的没见过的,就是不存在的,只有他们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他们会深信不疑。

再反思一下自己,也只不过是一个稍微大点儿的环境限制下的一只布偶,能看到他们身上的线,我们自己身上的,也是看不到。

虽然有点悲观,但是悲观中依旧有积极突破自我的动力才是强者所为。

(2015年5月30日)

互联网思维是基于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大的社会前提,对现有的一切进行重新思考的思维意识。

现在没有人能够讲清楚到底什么是互联网思维,这个要到起码20年后。现在所有人都是在探索中,能够讲出来的,不到全部的百分之一。

但是有这种意识已经是跑在大多数人的前面了。

互联网时代是什么样的?互联网时代,大组织不必然全部瓦解,会需要少数几个平台型的组织,这是从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上推断的。但是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网络通讯的速度大幅提高,人与人连接的成本极大地降低,互联网时代必然会个体林立,人的价值开始被尊重。特别是85后90后开始成为整个社会主力的消费人群,并且现在,消费的过程也是在参与创造。消费者用脚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认同的,进而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组成一个个亚组织——没有固定的规章制度,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喜欢就参与,不喜欢就离开。

这个时代的商业要适合这个时代的特征。

去中心,弱连接。

要吸引人,要让人喜欢,而不仅仅是必需。

要轻、快、有温度、有故事。

要有争议有是非。

产品售出只是服务的开始。

(2015年5月25日)

人的习惯会有惯性。专业领域内的成就即是习惯的质量。成就越大,习惯越难改变。

这也是小人物的机会所在。

只需要一点点耐心与毅力,谨慎的选择一件事情、一个方向去努力,慢慢的会有小小的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更能激励自己去继续进步。慢慢地,不断进步就变成了习惯,时间到了,就会有出头之日。

有成就的人,往往难以跳出自己的舒适区。

(2015年5月24日)

乡村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只有生活其中才会知道。

是不是因此说明,我们无法超脱生活经历的限制,只是一只坐井观天自以为是的青蛙,而期待中的美好只不过是一厢情愿?

我一直想回到苏州,是不是只是因为回不去?

回到苏州,我能有怎样的生活?学校的生活已经回不去,学校外的世界,对我来说,并不比别的地方更熟悉。

但是能够体会到乡村生活的不方便,是因为我曾在城市生活过,知道城市里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是不是说,还有更好的地方,只是因为我没去过,所以我会觉得苏州已经够好?

人受环境限制。要想有突破,要多去不同的环境中生活。

人由经历定义。我不想成为一个一成不变的人,不想只是单一一种形象。要去不同的地方,见不同的人,过不一样的日子,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2015年5月23日)

年轻的时候总想着说出一些让人惊叹的话来,总想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出糗了还不自知。

总是觉得这个时代太快,好像什么都是速朽。

但是每个时代总会沉淀下厚重的东西,轻浮的总会烟消云散去。

所以吧,多听多想想好再说。

但是,该说就要说。

(2015年5月22日)

没有恒心,一事无成。

(2015年5月20日)

梦想如老酒,放久了也会没味儿的。

(2015年5月4日)

理由千万,不如喜欢。

(2015年5月3日)

这是第一条。

人生只有一次,有好多理由不能顺心而活。

这是熟人社会的宿命。

(2015年5月2日)


梦想如老酒,放久了也会没味儿的。_第1张图片
个人公号:叔虫

你可能感兴趣的:(梦想如老酒,放久了也会没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