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的屁股蛋儿不能用打的,得用掐

熊孩子的屁股蛋儿不能用打的,得用掐_第1张图片
                                       

      最近在收看一档家庭教育节目时,一教育专家就如何惩罚孩子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广大家长支了一招:屁股蛋儿不能用打的,得用掐的。

      他说,屁股蛋儿是全身脂肪最厚的地方,又没有脏腑器官,打屁股是用来惩罚熊孩子最合适的手段。但打屁股蛋儿有不少缺点,一巴掌打下去,疼痛稍纵即逝,而且在气头上的父母不好把握下手的力度,很容易过头。但掐屁股胆蛋儿就不一样,当你被熊孩子气得怒火中烧、七窍生烟的时候,一把揪过来即可下手,而且力道、时间长短皆可把控自如。

      听了专家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如获至宝。

      这也让我想起一星期前的那个晚上……

      那是个周五的夜晚,我斜靠在床上,看着旁边熟睡的儿子,长长的睫毛上挂着豆大的泪珠,嫩滑的脸蛋儿也因长时间激烈的啼哭,红通通的,额前的刘海也因出太多汗,一缕一缕地耷拉着。褪下孩子的裤子,看到稚嫩的屁股蛋儿残留的五个指头印儿,心在滴血……

      “来啊来啊,来追我呀!” 四岁的孩子太调皮,这个你追我赶的游戏已经成了孩子们放学后必玩的游戏,甚至把这个游戏玩到了放学回家的路上。幼儿园离家虽然不远,但一路上车水马龙,看着孩子在回家的路上跟小伙伴儿你追我赶的撒着欢儿,年迈的奶奶一边气喘吁吁地追,一边焦急地叮嘱慢点,慢点……

      下班回到家,听到婆婆跟自己的描述,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要是在路上被来来往往的车碰到了可咋办?当气愤、担忧、恐惧等多种情绪混合后不断膨胀,气得我一把抓过孩子,照着屁股蛋儿一顿胖揍……

        发泄过之后,看着眼前如天使般的孩子,抚摸着那残留在屁股蛋儿上依稀可见的手指头印,如鲠在喉,心痛难忍,后悔莫及。

        现代社会崇尚科学育儿,以耐心、包容心、尊重个体差异来对待孩子们的各种调皮捣蛋,坚决抵制对孩子体罚、语言暴力。但是0-9岁是孩子形成规则意识、养成习惯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严格约束,对孩子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事半功倍。所以说,0-9岁的孩子还是要有惩罚机制,当我们用言语已经无法制止即将跑偏的熊孩子,当形势危急到没有时间跟熊孩子讲道理的时候,要靠适当的体罚让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规则意识。

        对于体罚,专家认为,绝对不能打脸、打头,古代教书先生的惩戒办法虽是古老了点,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手心或者屁股蛋儿,而且要注意力道,得轻。

      屁股蛋儿,脂肪肥厚,敦实,一巴掌下去,不会伤筋动骨,更不会破坏内脏功能。但是,其架势甚是骇人,一般几巴掌下去,熊孩子立马老实,危险形势也会立即中断。但打屁股蛋儿,也是有不少缺点的,一巴掌打下去,疼痛稍纵即逝,而且在气头上的父母不好把握下手的力度,很容易过头。当顽童变成小天使躺在你怀抱里的那一刻,你看着屁股蛋儿那清晰可见的手指头印,就仿佛这打下去的每一巴掌都结结实实的打在了自己身上。

      但专家说的掐屁股胆蛋儿就完全不一样了。当你的熊孩子上天入地、无法无天、调皮捣蛋而劝说无效之时,一把揪过来即可下手,其威慑力丝毫不逊打屁股蛋儿。但当你的手触到屁股蛋儿的那一刻,听到熊孩子吓得哇哇直叫,再大的怒火也会消失一半,这样心一软,力道自然就轻了不少,自然也避免了事后看着残存的手指印后悔不迭。另外,你还可以根据孩子所犯错误的大小、严重与否,选择惩罚的力道大小和时间长短,让孩子打心底里把犯错与惩罚对应起来,顺利度过规则意识、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总的来说,孩子都是自己亲身的,打在孩身,疼在娘心,我们不崇尚暴力育儿,但对于0-9岁的孩子,涉及道德底线、规则意识方面的行为,我们需要严阵以待,防微杜渐,丝毫不能马虎。如果能运用恰当的惩罚措施,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熊孩子的屁股蛋儿不能用打的,得用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