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芦苇一寸金

雄安新区的非物质文化调研工作,是我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抉择。提前在这么热的天整天待在学校无所事事,当然得完成前期查芦苇画资料的任务,约了一组的同学来我们协会的办公室搜集资料。

芦苇画的资料在网上不是很多,而且难以考察信息的真实性,这些技艺应该是历代匠人的积淀成型的吧。芦苇画的工艺流程是很细致的,但还是有很多的调研报告里需要的资料查不到。

临出发前一天,终于又开了实践前的报告会,因为各种原因,被通知实践从三天改为了一天,虽有些失落,但难掩心中的激动,于是实践活动就这样开始了。

从最初在开会时的相见到最后结束,整个过程中我很开心的一部分是认识了新的老师与同学,我庆幸自己有与他们相识的机会。我学中文的,与专业是新闻的,及管理学院的一些同学的思维认知的交流碰触,极有助于打开我比较封闭的交友观以及逃避的本能选择。

我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从来都是在过往的记忆中感受别人的温暖与善意。我的队友是管院的同学,她对我说不要想太多,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态度,有时候事情完成,目的达到就行了。到最后一起整理资料的下午,连日来的炎热与难以入睡,我有些不耐烦,加之我个人在情绪不好时与人比较疏离,而她有理科生的认真与率直,又有细腻的观察与情感,我对自己的焦躁无意中疏离她很是懊悔。以后有机会若能认真相会,还是希望深刻了解对方后能够再有深刻情谊。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组调查的芦苇画的传承人和布艺的传承人居然是夫妻,也就是说我们四个人会去同一个家里。与传承人联系时,杨老师说他在老家,可能路不好走,当时很担心他不让我们去老家找他,不过他还是勉强的答应了。

在绕了好几条小路后,到了杨老师的家里。杨老师的房子很朴素,据说是刚刚装修完,老师先让我们坐下,简单跟我们说了情况,也带我们参观了李老师,也就是他爱人,编苇编的场景。杨老师对待采访早已轻车熟路,很配合我们拍照,而且更有一种他教我们采访他自己的感觉。他先安排我们去他在村里得一个工厂拍一些素材,他徒弟在那个工厂里在做芦苇画。我们便去找杨老师的徒弟,杨小松。到了目的地,杨小松把我们带到他家里的工作室,我们见到了他给芦苇烙色的工作台,有一些烫好颜色的图案的零部件,如荷花,荷叶,茎,鸟,鱼等等。屋里摆着很多完整的作品,有蛟龙图,荷塘月色图等,都很精美。为了不耽误杨小松赶活,我们拍摄了一会就回到了杨老师家,开始我们的细致的采访。杨老师很耐心地跟我们分享他的经历,回答我们的问题,并尽可能的帮我们提供资料。他给我们展示了他出的一些文章,并让我们回到县里时,去他的芦苇画艺术馆在拿一些视频资料。随后我们准备返回县城拿资料。我们和其他组的人一起拼了一个船回县城,船不大,开起来特别凉快,一边欣赏白洋淀的美景,一边说说笑笑,看野鸭子在水里游,芦苇荡摇摇摆摆,不虚此行。

人性是我极为关注的部分,无论是阅读文学作品,看文人笔下的人性探讨,还是走近人群,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在保持基本的交流以外,我总在内心思考与争辩,虽然往往无疾而终,但逐渐明朗的确立了个人价值观。无所谓家庭与周遭或清或浊的环境,即使有些性格因素因过往和经历而根深蒂固,但我清楚的知道了,了解自己每一个行为的缘由,每一份心思的根源。永远与自己战斗中成长或者说有选择的适应社会生活。

在我这次调研的路途中,在村间小道七转八拐寻找传承人的老家,沿途询问中大多村民很热情,但一位村妇的谨慎在我心中还是留下了无法消除的印象,那位妇女,对在一条街上邻居的住址支支吾吾,指到了相反的位置,对我们四个女生很是淡漠躲避,这样的事情很难做道德评价,或许她是出于保护他人或自我保护的心理,或许是封闭意识,这样的思维在当代社会很是常见而矛盾。此外,对于一些民间工艺的传承人的申请专利与知识产权的行为是基于创新技术而对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还是有想占取市场的先机,我不能一概而论,也无法做出全面评价,但这种思考需要在了解专利申请及相关知识后进一步深入。

每件事情把想到的以及需要说的归置于笔下后便可告一段落,留下的是会是此次经历的经验和情感的丰富,以及人生前进中的思考。“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杨老师一生的坚持才得以将芦苇画传承下来,我们这些年轻人也应该发扬“用一生做一事”的精神,保护中华民族的这些优秀文化遗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寸芦苇一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