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化笔记的实践价值 by coe

成为永澄老师碎片化信息管理共创的首批成员,本来是想着如何脱离泛滥的碎片信息带来的烦躁和压力感,更有效的利用信息,没想到最后竟走进了一元化笔记的新世界。

无拘无束的记录自由

已经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构建起了适合自己的电子笔记系统,几乎完全抛开了纸质笔记。刚开始我犹豫了很久,但看的老师坚定的样子,我开始期待纸质笔记能给我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一元化笔记的核心是,只用一个本子,时间作为唯一维度,一切内容只顺着时间顺序去记录,不做任何的分类。这对于一个追求极高整理性的人来说,一开始真是很难接受。当我看到老师拍的笔记视频,惊讶地发现不仅知识笔记没有分类,连计划、时间记录、个人感受都混杂在其中。转念一想,这有什么不可以呢?我放下一切的执念和怀疑,听话照做,开始了我的一元化笔记本之旅。
相比于电子笔记,纸质笔记有更丰富的书写自由。不受格式影响,随意涂写、绘画、剪贴,这种自由让思绪更流畅,也带来了孩童般欢乐的感受。

随手可记,及时捕捉想法

一个本子带在身边,随时都可以拿出来书写,解决了我之前因为工具而无法及时记录的问题,再不会因为没有随身携带相应内容的笔记本或者是不方便做电子记录,而影响我去处理当下的任务,被阻碍被拖延而滋生的负面情绪,提高行动效率,避免堆积。
任何想法也都可以随时找一个空白的页面进行记录,不需要去思考,我要记在哪个工具,放在哪个分类下面,或者先记下来,最后还要花时间去归档。

笔记的意义,创造而不是收集。

很多人都做过信息管理,花了大量时间收藏信息,为他们做分类归档,却没有对信息内容去学习和处理。所以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些笔记呢?既然现在电子化这么方便,随时都可以搜索到知识点,何必要把它再搬迁在自己的本子上呢?
一开始大家都会为如何从不分类的一元化笔记中调用信息提出疑问。但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不断实践、体验、内化,成为自己大脑思维和身体肌肉的一部分,当我需要时,我就可以直接找到它、使用它,而不是去翻笔记本。根本就不存在调用的问题。而我们担心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去体验他,实践它。

去体验,去记录,去发现。

一元化笔记的实践价值 by coe_第1张图片
去体验,去记录,去发现

体验是用身体去验证,我们的生命历程是有一个个亲身经历和感受组成的。认知是通过经历形成具体的身体感受,与原有的内在系统进行整合,之后才形成想法,最终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表述。
通过记录,将零星的、散落的所有感受想法,整合起来,像结晶一样汇成一个最终可现的成果。今天的这篇文章也是由过去三周的体验中一点点汇集而成,若没有记录,有很多东西都早已被遗忘,更不会从中发现什么。

创造来源于新体验。

去寻找每天的新体验,提升了我们觉察的敏锐性。记得有一天晚上准备写感受打卡的时候,脑中并没有闪现出一个具体,深刻的新体验。本想就当做没有新体验的一天吧,但随即又把这一天回顾了一遍,发现了很多不一样的瞬间,这些都是新体验呀。这一刻我深刻的理解了,为什么创造就是新体验,这也又一次验证了体验,带来学习。

WWW+EBI,看到现在的闪光点,也看到了更好的样子。

我非常喜欢每天复盘的这两个部分。
WWW(well with what)在这一次中,做的好的事情是什么?
这个问题非常具有积极能量。让关注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我们,可以从消极状态走向积极状态。看到自己做的好的事情,就是给自己的一个鼓励。
EBI(even better if)下一次把什么改进,可以让结果变得更好?
今天可以解决一个小问题让未来做得更好?
想要一下子解决一个大问题很难,但是能找到当下就可以解决的一个小问题容易得多。而大问题不就是由一个个小问题一点一点解决而来的吗?每天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能够让我们回到当下,降低心理的负担,找到可见的、更好的未来,并落实到具体可行的行动。

再次践行积极主动,享受它带来的收益。

记得up小姐姐告诉我能够入选首批成员,只看到了我私聊她表现的积极主动和强烈意愿。足够想要的东西就要在各个方面都积极去争取。
积极报名作为整理官,为大家整合群内信息,与伊拉小姐姐探讨如何更好的建立共创文件夹,又与优秀的整理官思锐大哥讨教如何更好地做信息整理。正是这一步步的积极主动,让我成为一元精华整理小分队的成员之一,除了能够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和精进,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获得机会得到肯定。

赋能循环

一元化笔记的实践价值 by coe_第2张图片
赋能循环

每当我被一些小问题带入困境,我都能想起这个模型,帮助我走出谷底进入丰盈充沛的状态。只要做起来,就可以聚焦问题,面对挑战,涌现方案。正是在一次一次的实践中,让我一点一点的理解这个模型,逐渐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就可以用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元化笔记的实践价值 by c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