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大学何为?

《论语•述而》中写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教育的目的,便是使一个自然人过渡为一个社会人。

洪堡认为:“人的真正目的,是使自身的各种力量构成一个最崇高最和谐的整体。”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停下追求真理的脚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而现在许多大学的现状,其实是这样的——

求知为求职,讲求现实而缺乏理想。热门专业像金融、IT、法律之类很受追捧,甚至很多家长逼迫自己的孩子来报这些好就业、“赚钱”的实用性专业,而那些探求知识本原的学科门前却意外的稀疏冷淡。

而中学的教育状况也不容乐观。

和一个同行的女生聊天,与我一样是高一年级,来自校方的压力却大得多。

她是广东那边的,8月份一开始就要回学校补课了,听说她所在城市的期末考试,满分一百的物理平均分只有四十分出头。

残酷归残酷,哪里的竞争压力不大呢?但最让我诧异的,还是这样的现象。

“你们那边习惯上补习班吗?”

“上啊!怎么不上?”

“你们那边也是啊,你知道我一暑假成天上补习班都没空写作业,还是我们老师给我们办的班。”

“啥?你们学校老师吗?怎么还有这种现象啊。”

“是啊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似乎成了一种常态吧。不被教育局发现,学校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师都这样办。”

……


当时在看《李雷和韩梅梅》这部电影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情节。

一位自称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孙老师在高中教书,他在课堂上鼓动大家报名他的周末补课,一些辅导材料只会在辅导班上发放,并在课堂上测验辅导班中练习过的卷子,等等。李雷不服这样的举动,私下乱补课是不符合规定的,却争执不过,他是校长最看重的老师。直到那次公开课……

虽然很多人都在批评这部电影披着情怀外衣的模式,无论剧情、演技、特效制作等等都不算出色,但它和其它的青春电影相比,没有互撕、暴力等普遍情节,而是赤裸裸地揭露讽刺了现在教育机构以及老师为了利益而乱收费、私补课的现象。

虽然可能剧情上有些“不切实际”,不合乎逻辑,比如说斯坦福教授那段,但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竟也真实存在,并且不在少数。

为了个人的利益,抓住当今教育体制的弊病,在一种社会共识的包庇纵容下做出一些违背良知的事情。这些人是社会的毒品。他们在人们所看不到的地方,监督体制不到位的地方,纵容着自己的欲望心理。


题目“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是对沈从文的高度评价,也是大学作为我们人生起点的基础与最佳状态。


最近写的东西都很浅薄,也没有在文字上太下功夫,见谅。

你可能感兴趣的:(星斗其文,赤子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