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个朋友传了篇最新出炉的文章给我看,他准备投稿的“母亲节征文”活动。里面写道他的妈妈:她在家时看电视的次数都屈指可数,读书、练字、学英语,不间断学习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颇似《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中记载“谢公教儿”的故事。
我在文末留言:你真幸福,有这样的好妈妈。
母亲节那天,我本来打算写篇关于妈妈的文章。题目都想好了:母亲节,为什么我不在朋友圈祝福妈妈节日快乐?第一句话也写好了:因为妈妈从来不用手机。文章没有继续写下去,虽然已经打了至少二千字的腹稿。女儿放学回来,对我这个“长”标题着实嘲笑了一阵。
要写一篇与母亲有关,但又跟赞美、抒情无关的文章,难度不在于技术,在于心境。
老公刚认识我的时候,每当在我面前提起他的父母,均是饱含感情的溢美之词,让我感动之余又心生遗憾和自卑:我为什么没有这样值得歌颂的“勤劳勇敢美丽善良”的爸爸妈妈?
不管是子女眼里,还是在亲戚、外人的心目中,我妈都跟勤劳、贤淑沾不上边,个性也丝毫不温柔。用我大姨的话说,她的“长项”就是时不时来句“杵棒棒”的话,得罪了别人还让别人无言以对。
小时候,虽然眼见她每天既要忙工作,又要做家务,还要照顾我们兄妹四人(我二姐还长期重病),着实不易。这样的环境或者说际遇,其实很容易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受人尊敬的“勤劳善良、能吃苦有爱心”的光辉形象啊,但她真的就主动放弃了。
除了脾气不太好之外,可能的确跟她骨子里面的“懒散”有关吧,或者说是她的真性情也好,她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往温柔、理性的“好妈妈”这个概念上去靠。所以,作为她的儿女,作为局外的观众,我们也就没有继续去深挖她背后是否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和情感”了。
从“几乎不认同”自己的妈妈,到现在发自内心的接纳,这是一个并不刻意但却漫长的过程。
我以前并没有去认真想过要怎么去弥补自己跟母亲之间并不太亲密的感情,一直觉得,我们这样的母女关系在我们所成长的年代,在某些群体中,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就象在网上看到过的:我也很爱我的妈妈,但我不喜欢给她打电话,因为无话可说。
内心真正发生变化,是从30岁以后,尤其自己做了母亲以后。这当然与“养儿方知父母恩”无关。能够体会父母的境况与心情,与养不养孩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跟自己内心的成长有关。
电影《乘风破浪》里,一场车祸让邓超幸运地穿越到过去,去见证了父母年轻时的美好和忧伤,知道原来父母也有真性情,也曾仗义洒脱,也曾毛燥软弱。面对一整床的父亲囤积起来准备大赚一笔的几百个BP机,邓超终于明白了父母的局限和无奈,明白在他们木讷、粗暴的态度背后,原来还是深深隐藏着爱的。
生活中没有魔幻电影,我们只有在漫长的自我成长中去学习体会、学会谅解。最近几年,在读了很多心修方面的文字,再试图向内去认清自我之后,我才真正去接纳了我的妈妈。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在开篇就给出了一句震撼我的话: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
我的内心曾经一直住着一个缺乏拥抱、缺少赞美的婴儿,曾经常在心里追问:“妈妈,你为什么不能这样、不能那样?”
她太过平凡,平凡得没有任何一项值得炫耀的业绩;她太过随性,随性得根本不在意自己是否是个标准的“好母亲”;她太过固执,固执到现在也不肯用手机不肯穿鲜艳的衣服改变老土的发型。总之,她太不象我梦想中的妈妈范本。
曾经的抱怨,让我成为面对亲情的命题时始终郁郁寡欢的人。
但现在,我已经开始去反省,原来一直是我比较贪心,贪心地要求她在那样的年代和环境之下,还能成为比较完美的妈妈。
那么多年,我一直觉得母亲应该是这样子的,不该是那样子的,但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虽然她经历了比我辛酸艰苦一百倍的人生,却从未在我们面前抱怨过,自己的生活有多累有多苦。我从未意识到,其实这一点正是她身上具备但我却欠缺的美德。
更重要的是,其实她一直是爱着我的,只是因为她从未表白,从未刻意去表现,我便粗暴地淡化了她对我的感情。
仔细想来,如果不是她给予了我无限的信任和自由,我哪有勇气以这样一种方式和言辞来谈论她?她从来没有要求过我必须以某种具体的形式去表达感恩和孝顺,平时面对我的建议、嗔怪甚至是批评,她要么轻松接受、要么本能的辩解,但从不觉得我挑战了她的权威。
在真正地接纳了母亲的局限以后,我才在做母亲的道路上,学会逐渐去修正她在我身上留下的影响和模式,努力去成为一名更好的妈妈。
怎样的妈妈才是一个好妈妈?这个问题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答案。如果说“妈妈”真的是种“职业”的话,那是否“孩子的成功”就是评定妈妈的主要标准呢?我承认每个孩子的成功都跟父母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但不是每个父母的付出都能保证孩子的未来,也不是每个优秀的孩子都有一对精通教育的父母。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成才,但“成才”不应该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吧。多年以后,一个功成名就的孩子一定会感激自己有一个严厉的、逼自己勤学上进的爸爸,或者有一个宽容慈爱、支持自己寻找梦想的妈妈。
但是,如果是一个没有功名的普通人呢?他们中的大部分也有这样的爸爸妈妈吧,他们会如何表达感恩之情呢?或者说,如果他们确实只有一对不重视教育的懒散父母呢?
我刚好从来没有成功过,刚好也有一对不重视教育的懒散父母。的确我很难从回忆中搜索到值得拿出去高歌赞颂的实例,但我依然可以在成人后重新找回与父母的情感链接,可以去重新感知父母的爱,可以在往事里回味很多跟励志无关、但是足够轻松、愉悦、自在的小画面。
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我只能做一个尽力而为的普通的妈妈。或许孩子尽了全力依然无法成才,但我还是要努力让她感受到爱。
经常都有人歌颂:“母爱是伟大的!”我却一直固执地认为:母亲只是自然界一个平凡的角色,母爱,也只是一条平凡的道路。
就象当年我辞职在家,好多朋友“感叹”我为了孩子放弃工作牺牲事业是个“伟大”之举。其实我并不确定在他们心中,这个“伟大”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我只明确我并不是为孩子放弃的工作,只是自己想偷懒一段时间罢了,只是这段时间有些过长罢了。何况,我从来就没拥有过“辉煌的事业”,谈何牺牲?
当然,女儿一直帮我背着这口黑锅。背锅是有压力的。包括我姐都曾说过“你一直不上班,到底是想把女儿教育成啥样子?”每次听到类似的话,我都特别心虚。
没有工作和社会身份,如果娃娃的表现也仅停留在平庸的档次,在以“成果论”为主导的社会,这是件双输的事情吗?
在面对孩子手足无措的时候,老公经常爱对我说一句话:“你娃看了那么多育儿文章,结果呢?......”对此我仅表示无语。如果教育是那么一个简单明了、有付出就有收获的直接因果关系的过程,那么,人生是否太无趣太一览无遗了?
并不是我们懂了道理,就能立即执行得完美无缺。育儿不是解一道数学题,有了方法和程序,就能获得正确的答案。且不说知行合一可能是一些人一辈子都无法修炼成功的境界,一个结果能够实现的诸多条件里,看得到的、有形的力量太少,无法触摸感知、无形的因素太多太多。
何况,我读这些育儿或者修心的文章,最终目的并不是把女儿变成一个事事能如我愿的孩子。我只是想探索一下孩子和自己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只是想学会如果更好的跟他人、跟自己相处。
在育儿的道路上走得越久,越觉得“育儿”根本就是个伪命题,“育儿”的本质其实就是“育己”。这个“育己”的动机最好是单纯的,最好摒弃掉隐藏在背后的“改造孩子”的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让自己少一份挫败,也让孩子多一份可能。
比如近一年的我,自认为爱读书爱写字爱学习,已经开始踏步走在“育己”的其中一条道路上。但是,女儿却刚好在这段时间表现出“不爱读书不爱写字不爱学习”的状态。看见她懒散放松抗拒书本的时候,我会焦躁吗?肯定会的,但平静下来再去深想,与其焦虑,还不如及时调整自己的预期、释放更多的耐心。
朋友的文中又写道:“大学毕业后的几年,突然某一天觉得不该再浑浑噩噩下去,也许在无意某个瞬间想起那个静坐桌前学习的母亲背影,那就自己也试试吧。”所以,在20多岁以后,他开始真正浸入书堆、开始写字、开始思考、开始去探索去接近自己的某个使命。
我不确定,我的女儿会不会在哪一天的某个瞬间,忽然想起我看书写字的身影。或者,不是看书写字的身影,而是另外的细枝抹节。至于她想起的时候,是温暖、激励、还是其它不可名状的感情,我可以祈愿,但不能控制。
就象我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从没有去想过要在我母亲身上安放赞美之词。现在,我却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某个“品质”,那就是:不管身处于一地鸡毛、一团乱麻、还是一世沧桑,都会自然而然地说句轻松的笑话,把自己和身边的人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