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说明一下我的情况,国内211高校本科,美国伯克利大学硕士,国内加国外工作经验近10年,现在北美读博第六年。
和国内相比,在北美读博士花费时间更长,而且毕业率很低。六年来,我身边中断学业的博士生不少。国内朋友问我读博的感受,常见的问题包括:
是不是读博的英语要求很高? GRE 考多高分才能应付英语教学?
申请奖学金好申请吗?想读博的话,准备多少钱才算够?
是不是要保持跟导师关系紧密,才能顺利毕业?
打算出国读博的同学,申请前你可以参考系里往届博士生的完成情况,猜想自己有几成胜算,不过这类讯息往往不公开,很多学校甚至没有对此做统计。最好有心理准备:拿到北美博士学位可能比你想象得要难。
拿我自己举例,读博之前我在旧金山的事务所工作过两年,硕士也是在北美接受的正规训练,做GRE阅读花不到一半时间就能答对全部题目,但这些都不等于我能轻松应对学术写作。至于你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这篇帖子供你参考。
我在写这篇稿子之前看到一篇旧文,2003年Frank Elgar发表报告统计了40所加拿大高校。报告里提到:2000年代的博士不仅在学业上花费更长时间,而且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最终拿到学位。博士生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经费不足和指导问题。
1. 学校研究经费缩减
过去常听说博士留学生拿着奖学金养活一家老小,而近年更普遍的情况是:博士生本人的奖学金不抵读书所在城市的蓝领工人收入。研究生想尽快学成,只凭奖学金恐怕不够,往往需要动用家庭存款。
美国联邦政府2011年对文科专业裁减了近30%的财政拨款。实验室类的研究相对容易实现市场化,而中国学生想在人文、社科类申请科研基金,竞争是相当激烈的。 这未必跟科研水平有关,很多文科基金只发放给本国学生。
就算是你博士毕了业,找教职岗位时,通常也要跟其他申请人PK科研经费。跟国内类似,经费发放往往偏爱资深学者,资历老的大牌教授常常拿课题拿到手软,而精力旺盛、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青年学者反而拿不到课题。
很多博导都没有多年奖学金给他们的博士生。这类研究生于是必须承担大量助教助研工作,四处筹集经费。一方面奖学金总量缩水,另一方面博士生扩招,造成大多数博士研究生必须身兼多职。
2. 指导出现重大问题
师生矛盾在博士生和导师之间很常见,具体表现一是,导师在指导方面出现重大问题,二是师生关系不融洽。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类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的表现,矛盾甚至可能激化到残害导师的犯罪行为。北美的很多院校都在管理上投入学生心理咨询和行政干预,建全对学生的保护机制。
博士生在申请经费、找课题、发表论文、毕业等一系列严肃的学术事务中都需要获得博导的鼎力支持,任何沟通不畅、理解偏差都可能对学生继续深造造成阻碍。比如导师没能在离职或离校前安排好时间表,延误学生毕业答辩或开题。
漫长的学业过程中,学生自身也可能因为家庭原因、身体情况等方面推迟研究计划,被导师视为“拖延生”而处于被动。学生这时如果再想重新获得导师的全力支持,就必须在一两年内持续推进研究进程,与导师建立良好的沟通,赢得信任与尊敬。
很多人一提到导师就会紧张。这是因为博士生处于学术生态圈的底层,和教授的地位差距悬殊,博导的意见或态度左右学生的命运,博士生过度解读导师的一举一动也就不奇怪了。
师生关系不仅仅是导师和学生两个人的关系,还包括学术委员。通常每个博士的学术委员会里有至少两名资历深厚的评审。博导本人与这些委员的关系会间接的影响到学生。有些教授会安排高年级的博士生指导硕士或入门博士生。同在一个实验室工作,每个人的表现都在合作中被关注,不少博士生在合作中都曾遭遇碰壁。
实验室不是办公室,博士生和导师也不像员工和老板,除了自主性,热爱科研这些必要前提,高情商和好运气其实是决定你能否被认可的关键。
3. 科研创新难度加大
一位老教授告诉我说,他60年代读博的时候,与博士论题直接相关的书籍只有十几本,而现在他手下的博士需要每个月浏览上百篇文章,数十本书籍或书评才能跟上某个学科分支的发展,知道这个领域正在发生什么。
文献阅读对学者的意义在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过博士研究并不看你“输入”了多少,消费了多少现有的知识,上了多少课,而是考量你能“输出”多少,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又贡献和创造了哪些。
北美一流学校对博士生的要求都很高,优化现有系统不等于创造新知识,能做到推动学科发展的寥寥无几。Philip Guo在自传《博士碾压》里提到,他所在的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要求博士生独立开创出新的领域,或者对现象的阐释拓展出与多学科交叉的论题。
这样一来,在密集的森林里再找空地和创造条件栽下一棵树,成功率不会很高。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试探出发、被迫中断、承认失败、重新出发的周而复始,才能不断追赶和保持在一个领域的前沿。
Philip在《博士碾压》里提到一个有意思的视角:跟随牛导师看似资源多多,机会多多,但这些超级大牛往往喜欢去钻研超前而且高风险的研究课题。高风险意味着高失败率。教授拿着充足的科研经费对某个项目一投入就是8年10年,做不出预期的成果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对学生来说,在这个项目上一做好多年而不出结果,恐怕很多人都吃不消。
Philip在书中提到他的一个师兄花了9年投入在一个项目上,最终项目失败,在这过程中连一篇好文章都没发出来,于是这位学生只好卷包走人。Philip从入校起就跟师兄在这个组里,到了第三年他下定决心不再做这个项目,另起炉灶从头开始,后来证明他是对的。否则他很可能就跟那位倒霉的师兄一样。
当他回顾自己六年的博士求学经历时,Philip总结说懂得止损、“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是他能毕业的关键。跟他师兄命运不同之处在于,他所以能撤出那个项目,有个幸运因素,就是他自带奖学金而不用依附导师。
4. 非学术岗位吸收掉部分优秀博士生
北美博士生通常花2-4年的训练获得博士资格,这个资格意味着被认可有独立承担研究项目的能力。拿到博士资格后,博士生自动升级成“博士候选人”。他们一般不再选课,而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消费研究的企业、研究所、政府机构,很多人这时已经用完了最初的学生奖学金或背负学生贷款,需要努力创造就业机会:投递简历、参加会议、联系合作、假期实习。一部分幸运者在这过程中得到非常棒的工作机会,很有可能就此放慢博士论文写作的速度甚至放弃博士项目,拿着资格证书走人。
据统计,自然科学类的博士约60-70%在得到博士资格以后完成学业。人文和社会学科的博士生,这个数值大约只有40-50%。即使拿到博士学位,毕业后也只有不足30%的博士继续留在学术圈。
5. 个人因素
国内的报道和微信上有不少关于研究生生存状态的报道。读博之前,建议大家放平心态,别把个人对研究的兴趣当作首要条件,因为进到这扇门来会发现能读下来一个博士其实需要做足准备,个人努力之外还要具备一些坚实的条件,比如个人财务水平是否能支撑几年内处于低收入状况,导师的学术方向和个人打算,来自家庭的支持,本人的综合素质。
读博士起始年龄通常都是20几岁到30出头,正是人生建设的黄金期。在这期间,建立一段稳定的浪漫关系,每天起床后能立即投入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找到对的搭档和团队,这些都是把人推向正轨的关键助力。
然而一般意义的幸福生活——平衡感情、家庭、事业这种要求对博士生还是挺难的。博士的薪酬相当于低工资的全职工作者。做科研需要全心投入,需要个人极其自律。想要用几年光阴在科研上找到重要突破口,在人类知识体系的高塔上哪怕增加一块小石子,都需要拿出十足的精力。这种训练使一个人要学会适应和享受孤独,习惯与挫败感长期作伴。
《博士碾压》那本书提到,在读博这条路上平均每个人对要不要走人犹豫过5次。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一直选择继续,并且每一次都找到出口的幸运儿才有办法一站到底,攻下学位。
总结: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有没有共同点?
几乎每个过来人都跟我提到说,无论什么博士,真正考验人的就是抗逆能力。按校长助理的话讲,最后能穿上博士服的都是“Ph.D. of Resilience”。
我自己也在博士第二年和第三年底遇到瓶颈,到了必须要决定“走人还是留下”的紧要关头。好在我当时受到高人点拨,没心死放弃,才又找到新导师,调整课题方向开拔继续。
回顾往昔,真的要感谢那些为我引路和加油的人。
抗逆能力和耐受力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内动力,遇到贵人和机会是外界条件。想要顺利毕业,两者缺一不可。想在毕业典礼上戴着博士帽跟亲朋好友庆祝,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参考文献
1. 加拿大大学事务研究网站:http://www.universityaffairs.ca/opinion/margin-notes/phd-completion-rates-and-times-to-completion-in-canada/
2. Phlip Guo的个人网页自传《博士碾压》:http://pgbovine.net/PhD-memoir.htm(可下载)。Philip目前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认知科学院担任助理教授。《博士碾压》详细记录了他6年完成博士的经历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