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逛南锣鼓巷

晚饭后,我与同伴商议出去逛一下。本想去西单,但那儿只有商场,没有多大意思。研究一下北京地铁线路图,觉得不远处有南锣鼓巷,我就说去一下那里,看看北京胡同吧。

经过地铁转线路,约40分钟后,就到了南锣鼓巷。一出地铁,过绿灯,就到了南锣鼓巷。进入巷口,我们就被人流裹挟着,不由自主向前走。刚进巷子,就看见稻香村副食品专营店,受家人的委托,同伴走进店里要买点稻香村的糕点。这家店生意很好,很多人都排着队在等着称糕点。经过问询、核对和挑选,同伴买了两公斤,最后一算账,要110多块钱,果然名不虚传,品牌店的东西还真是贵。手上一盒子东西,看着不多,却要110多块钱,比我们想象中的贵了一倍,我们一致估计,五、六十块钱就够了。后来分析一下,还是觉得这里是旅游景点,租金高,人流量大,旅游景点的东西一般都卖的比较贵。

同伴说他事隔多年才来到北京,这是第一次逛南锣鼓巷,买点北京当地的土特产,也挺有意义的。其实现在什么都不缺,尤其是吃的东西,但是买些东西还是有点纪念意义。毕竟来北京一趟,适当买点东西,也算是购买一份心情吧。

在他买糕点的过程中,我站在门口等待,闲着无聊,就看门口走来走去的巨大人流。在这里能看到全国各地的人,高矮胖瘦,黑白俊丑,男女老少,中国人,外国人,欣赏不同地方的人,看看不同表情的面孔,感受不同状态的气质,也算是一种消磨时间的好方式。

我看到一对外国中年夫妻,带着两个儿子走进稻香村糕点店。他们看了一下,并没有买,进去以后,马上就出来走了。从衣着上看,他们很朴素,全部都是休闲装,牛仔裤。两个少年约莫十来岁的样子,长发披肩,衣着单薄,明显比普通中国人穿的少,肩膀缩着,感觉很有点冷。他们的头发是褐色的,眼睛是黑色的,个子并不高,我看外表,觉得像南欧人。老外对小孩的抚养,很随意,衣服穿少点,身体有点冷,反而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不像有些中国人对待小孩,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掉,一味宠爱孩子,让孩子在温室里长大,包办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甚至还有为人处事、社会交往等各方面,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害了孩子。就看这对外国中年夫妻,他们养孩子给人一种顺其自然的感觉,我觉得可以适当借鉴学习。

我们继续往巷子里面走,走到中段,又发现有一家稻香村糕点店。由于不放心,怕刚才买的贵,同伴进去看了一下,出来告诉我,价格和刚才巷子口那家一样。中间我们看了几个胡同口,上面都贴着一个铜牌,介绍胡同的历史、现状等。有一个胡同,里面还有名人故居,保存得很好,如是白天,倒是可以去看一下。

这是我近5年后第二次来南锣鼓巷,人流还是和上次一样多。北京能保存这么好的胡同,实在难得。在我们国家,就像这些胡同一样的东西,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有内涵,更加容易成为旅游景点,吸引旅游者过来游玩。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逛南锣鼓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