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契精神,走向多元 ——读《拯救与逍遥》有感

直契精神,走向多元 ——读《拯救与逍遥》有感_第1张图片

      上了研究生后,自己主要研究《圣经》文学文化,又因本科在中文系培养的对中国文化的喜爱,结合中西文化,自己就乐得常常思考些比较文化的论题。然而,比较文化,何谓“比较”?比出高下,比较共同点?究竟哪个才是上道?我对此曾困惑不已。近日,我读到了刘小枫先生的《拯救与逍遥》,书引言部分对中西文化比较的观点,对我深有启发。作者提出,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应从个体的生命信念、意义追寻入手,进行直契精神的比较,让精神与精神相遇……

        比较文化是为了比出高下吗?在中国学界,普遍有学者乐此不疲地论证儒学高于西方思想。在我看来,这反倒反映了一些学者内心的不自信。不同地域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地理、历史、社会环境,就算一时比出高下,又有什么意义?那不过是现代人二元对立思想在文化比较领域的表征。或者,一些学者竭力证明儒学是和西方基督教思想平起平坐的,频频出现的“儒教”说就是一例。在我看来,“宗教”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定义就是要有超自然元素,而儒学并没有,显然不是“儒教”,严格说来,只能是“类宗教”。话又说回来,儒学治国齐家平天下,已经很好,何苦牵强地戴一顶宗教的帽子。宗教就一定高于非宗教,高于类宗教吗?对此我持保留态度。宗教若真的是至上文化,那么请看看因宗教冲突导致的战争吧!宗教,或说信仰,有时却会使一部分人偏激的自我更加顽固。所以说,中国学者完全不必对儒学非教不自信,安于其本然,看到它的“如是”状态,就很好了。

        比较文化,比较中西文化共同点,也是很多学人在做的事。对此现象,我也有观察,对这样做的意义,生出了疑惑。例如,最近,我加了一个《圣经论语对读班》的微信公众号,该号常发一些《圣经》、《论语》的比对文章。文章体例是,先就某一主题列出一些《圣经》、《论语》里的文本,然后写文章评论。初看时,我还很期待,然而时间长了,我却不喜欢看了。文章都是摘取文本,评论一番,结论全部都是:有共同点。我想,最终我不爱看的原因是,看不到意义。其实,我认为共同点是可以比较的,因为人类尽管地域不同,但作为人类,就有共同的集体潜意识。我理想中,有意义的文化共同点比较文章,不能是表面现象、表面文本的堆砌罗列,而要在多维的观照下,比出思想,比出深度。

直契精神,走向多元 ——读《拯救与逍遥》有感_第2张图片

        文化比较除了比出高下,比较共同点,还有没有别的出路?刘小枫的书给我指出了一条路,我总结为“直契精神”。作为个体生命,意义的追寻总是超越中西方民族的框架,极具个人性的;个体的人想要寻求灵魂的救赎,总是选择直契精神的路径,而不会考虑思想的民族性。如同村上春树在耶路撒冷的演讲,我们作为个体的人,在体制的墙面前,就像鸡蛋一样,但村上春树永远选择站在鸡蛋的一边。人首先是作为一个人存在,是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的存在。也许,选择直契精神,选择与在暗夜中受苦的灵魂相遇,世界终可以超越民族的藩篱,走向地球一家。

       在《拯救与逍遥》引言的最后,刘小枫写到:“中国精神与西方精神的历史相逢,不可避免经历一场追问真实价值的精神冲突。结果如何?通过精神冲突就可以获得真实的价值?也许精神冲突也是死路一条?这些问题目前无法回答。刘小枫在文化比较问题上,提出“直契精神”说,然而对于这条道路的结果会走向何方,并没有提供答案。对此一开放性问题,我也进行了很多思考,最终,我认为,“精神冲突”所带来的,是“精神对话”,而对话必然带来价值的多元性,所以,我的答案是,走向多元。

        刘小枫想追问真实价值,他提出的解答是基督拯救,这不失为一个经过个体人格思想探索后的答案。然而,我认为,刘小枫先生忽略了价值的多元性,儒家也好,道家禅宗也好,希腊思想也好,都是万花筒中美丽的一丛花。不可否认,基督教思想以其超验神性,似乎胜于其他思想。这是否意味着,其他思想不如基督教思想呢,基督教思想独独成为拯救的终极真理吗?人与人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思想维度,不同的人生境界。梁漱溟在儒家中找到了精神所依,苏东坡在道家禅宗里找到了精神所寄,苏格拉底在希腊理性中慨然赴死……在多元中,人个归其位。

        我认为,文化价值走向多元并不意味着价值相对主义。在多样化的人生信念中,有某种纽带,紧紧地联系着“我和你”,那是爱,是宽容。这种情感,让我们彼此理解,彼此接纳。这种情感,不是基督教意义上的情感,不是佛教意义上的情感,而就是那纯然的心灵。在爱中,时间止息了,你我相遇在超越比较、超越道德的原野。你当然可以和我不同,我珍视的,是原原本本的你……


PS:我是周小妍,热爱阅读,音乐,思考。是个真知追求者,文艺小青年。常常写一些宗教灵性方面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心之曲,hearts-melody。

赞赏二维码

让作者知道,您确有收获

直契精神,走向多元 ——读《拯救与逍遥》有感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直契精神,走向多元 ——读《拯救与逍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