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三届回忆录(五)

《集邮协会开办集邮公司》

       

        眼看着,一個泱泱大厂正紧跟着西下的夕阳,将遂步落下帏幕寿终正寢。我本当想形容为紧关大门宣告息业。但不是,该厂连厂房,地皮都不剩了,那还有什么厂门大门之一说啊,工人们个个都心酸啊,真的是很心酸哪!看着厂里的机器在一点一点被拆移,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没落,工人们又真的不知所措,还真不理解,一個堂堂上海滩,为什么要那么硬心地夺去纺织女工的鈇饭碗啊?她们的命就该如此不堪吗?全上海有55万之多的纺织工人哪,该归去的都回罢!走人吧。没办法,政府只得亏待妳们了。因为如今,你们出产的效益低下,而占用的地皮又如此巨大,只有牺牲你们这一方,确保上海改革大开放,造出更多的新房,高楼大厦,上海才能转型成为服务型的国际大都市。呵,原来套路这么深。道理指点清爽,人心也就平了。上海纺织厂女工天生就是一付心慈母性,有吃苦耐劳,能隐忍能负重的巾帼英雄。

        厂要关门,但一個厂在关门前总还是要有人来看厂,护厂。搞折旧,卖机器,打箱包,卖废旧,收现鈔。总还要组织一批有一定数量的有能力有经验的讨账队伍,把账上的应收账款要还回来。还总归要留守那些车间里不少的中层干部,厂级干部。她们还几乎要天天开会,要研究,谈开拓,摊苦经,还要为迁移车间向外创业动足脑子,如何在郊区新开纺织实业公司,还想象要搞出一个厂前面是经贸公司门面,后面就是生产厂的車间,搞实体。有心再大展宏图,大显身手一番!

        我们的饭店也是在半死不活中挣扎着,人心也开始有点患散了,因为收入始终上不去,仍有吃大锅饭的现象,有些烹饪大师傅个人早已向钱看了,庙小已关不住他的心,他们更有向外拓展的空间。况且队伍又壮大人也增加了,也又有些乱象出来,发生短缺现象,对外经营执照又不办理,经营矛盾不断,影响就职人员的情绪。等等。这些不好迹象使人心更患散。我当时也感觉恐怕难以根治此问题,早已看到这里已不是久留之地,到这份上,我觉得不是我有私心,也不是自已有多么伟大,饭店走了我一人就会塌下去,而是我已到了这个年纪,事业上的曲折与心酸再也无法忍受,如一再这样下去会对不住我的家庭。在一個没有一点节蓄,工资收入极少的我,细想后果是十分的后怕的!再说,我也没有一个富好的家庭出身,一个一辈子当教师的父親,月收入就90多元,6~7口人,负担也够重的。心里正在盘算撤退之意。。正巧,厂里有位领导真想到了我,想要介绍我外出千活,我有些怛心我能不能胜任,他说你一定能做好的,是做账,你去是作为帮忙的,不是工作调动,工资收入800多元,哇,可以啊!又对我说,我已径与你领导谈好了,任何人你都不要讲,明天你到我厂办来,我让人带你过去。

        第二天,我一早去了厂里,他与厂办主任说了要我跟他去,原來是到区集邮协会,他向一负责人把我简单作一介绍后,接下來负责人就说,我们到门市部去看看,让你熟悉一下工作流程。让我是做相当于出纳的工作,门市部收到卖出邮票的钱款在下班前交到我这里,凡是有人前來寄卖邮票,櫃台上有人根据年份,品相,按市场价格再评估,双方谈妥开出寄卖单,有时间规定,以代卖性质,明码标价,如卖多卖少待到期日结算,协会只收已卖出数的管理費。生意在发放新邮票时极好,热闹,集邮爱好者会票很疯狂。每年一月五日发新生肖邮票,都会通宵达旦地排队。我是天天座班制,另聘会计是早把月就上任了,他是他们单位的工会集邮收发员,业务较之我很熟悉,且与这里私交也深,我是什么都不通,也不集邮,要通过长期观察方知一二。我不知邮票里有多少深的水,有价格标明的一张小邮票他有无限的魅力,光靠管理费可养活好几个顧员,真是不懂,时間一长就知道里面有经,套路很重很深,直到不久后集邮协会被人承包改建成集邮公司了我心里全都明白了,原来协会里几个主要委员们早已有利用这无形资产开公司,谋利经营大胆的设想,並且承诺养活多名文化宫员工,自己聘请财务人员与门市部顧员。这样区集邮协会在93年就改制成功,xⅹ集邮公司宣告成立,区委有主要人员出席,发放纪年封一封。

        公司成立后步子迈大了,自已可以请在邮票界,钱币卡市场里享有声望少有名气之画家,设计者美术大师前來我公司设计纪念封,邮票纪念日册,什么专题研讨设计,有在销售纪念日为集邮者购买签名,有轰轰烈烈之声势,营业额有数拾万,数百万的进入,发了真的是发了,每日的寄卖生意也红火了,我每日可以点数钱点到手发酸,我们是外聘人员,四年里虽然工资加到900元,实际很不错了。关于他们公司员工工资都在三仟之上,而且基本是养着东荡西逛的。当然这就是命,几年里我们也随了老板去了普陀山(据说做老板的都要去普陀山烧香的),也去过沈家门吃活海鲜,曾经有人吃得脱水,被抬回到车上,事后谈起还开兴,吃老板的吆。总之,我是比上不足,比下(岗者)还是有余的。我自感还算幸运了。最高兴的是我的女儿Elina,在暑期里一直随我进集邮公司边劳动做邮品,粘纪念封时还有极好的朋友老师教给英语日用口语,使我十一,二岁女儿的英语兴趣大增,给以后的成长起到了很关键的一步。虽说我是在人家的设计中生活,总在为他人做稼衣,但还算是较自在。


下回预告:《被当砂子掺进了化工厂》

上海老三届回忆录(五)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海老三届回忆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