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爱与恨

未曾相识

六年前,我走出了大学校门,在走出校门那一刻似乎我们还什么都不懂。那时候信息不像现在这么畅通,我们找工作或者听从父母的建议,或者看看原来的学哥学姐,对于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个问题,似乎从来都没有认真问过自己。

对于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变化,我想小城市的人,尤其是这里的80后的妈妈们,应该算是后知后觉的一群人。刚刚走出校园的头两年里,周围的大部分人还在玩qq、校内网,博客、微博都只是听说过,当了妈妈后更是整天围着孩子转。后来大范围兴起的的微信,也是身边的人开通的逐渐多了,才慢慢玩起来。

偶然邂逅

我是在当了妈妈后,才开始真正接触到互联网世界。在微博上我关注了好多优秀的妈妈和专业人士,在我带孩子迷茫的时候,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被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深深折服。我记得当时特别羡慕那些在校的大学生,因为他们似乎比我们早毕业几年的人更容易去接触、了解某些事物、某些领域,如果我还在上大学,是不是也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疯狂迷恋

我开始觉得互联网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新的生机,慢慢的,我不再仅仅局限于育儿领域,而是关注了更多领域里的牛人,了解到那些曾经也很普通的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优秀。从手工达人到时尚博主,从心理学专家到学习型社群,从……到……,我学习到很多,也收获很多。我知道这些都无法复制,但是却像呆在一个洞里久了,突然射进一道阳光一样,生活仿佛打开了另一扇窗。

后来我成了各种知识、信息的疯狂接收者,每收获到一点信息我几乎都有点沾沾自喜,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一条。于是关注越来越多,多到我根本看不过来,即便有时间去看,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对一篇文章细细品读,而是快速的浏览然后收藏,我生怕自己慢了,会错过一些东西。我就这样在信息洪流里翻滚啊翻滚……

欲罢不能

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回过头来整理自己的收藏夹,对有用的信息进行二次学习,这样的学习能对一些知识进行巩固,加深自己的印象,也很有帮助。但是随着收藏的东西越来越多,再整理收藏夹几乎都是寥寥草草,心理总是渴望得到一些新的东西。于是又会继续刷屏刺激我的大脑,然后重要的加入收藏。我就这样一直重复这个过程,甚至感觉到自己就要被信息的洪流淹没了……

直到我看到这篇《为什么越学反而越蠢?——碎片化学习是个骗局》的文章,文章中提到“松鼠症”——不停地关注、不停的刷屏、不停地收藏,总之就是不断的攒不断的攒,突然觉得说的就是我啊,好像不断收藏距离大神更近了,其实距离更远了……

冷静对待

于是,这一次我下定决心整理收藏夹。我发现里面竟然有上千条收藏,我一边惊叹数量之多,一边慢慢着手整理,我要把这些东西消化掉。整理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内容并不是很有用,有些内容重复收藏,收藏了那么多推荐好书,却没看过几本……终于知道,收藏了那么多,如果没有实践、没有行动,一点用都没有。

我拿出一个本子,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书籍全都筛选出来,对于那些破碎的知识点,我决定自己去买专业书籍来看,对于一些好的建议,我决定逐渐尝试起来。而且逐步给微博、微信瘦身,取消一些质量不高、雷同的关注,只关注自己认为价值大的。同时规定自己每天只用固定时间去刷朋友圈,需要什么知识了再去看相应的关注,不把大部分时间消耗在刷屏中,而是多看一些书,多系统学习一些东西。

结局

对于互联网,感觉就像对待恋人一样,从相识到热恋再回归到平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与恨,当我们能够理智对待的时候也许就是我们又一次成熟的时候。你和互联网的故事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爱恨交织?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的爱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