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王旋】治好我心慌的那句话

【Day4-王旋】治好我心慌的那句话_第1张图片
(国庆假期朋友圈照片)

李笑来先生,

见信好。这是我给你写的第四封信,因为参加了“彗星社群共读李笑来”的活动,接下来我还会持续给你写六天。今天是一封感谢信,感谢你写的一句话,治好了我的心慌。

今年以来,高强度工作让我的时间几乎停滞,项目组经常集体疯狂加班。疯狂到什么程度?有两个月,我就没在十一点之前下班过。高强度的工作让我的身体有点吃不消,想想我还年轻啊,我的大好青春,这让我心慌;每天晚上十一二点下班,我完全没有业余时间,我看不到自己丝毫的进步,这让我心慌。

八月中旬,我看到币市行情大好,在icoinfo上充值参与了好几个项目的ICO,买买买至满仓。九月初,央行认定“ICO为非法集资”,市场一地鸡毛。我因为EOS仓位重,下跌多,亏损让我心慌。

ICO以后,我焦虑了,我开始胡思乱想。我冒出一个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我半夜约好朋友在洗浴中心碰面聊项目,技师的按摩没结束我就自己否定了自己。我在那方面一无积累,二无方法和经验,眼看着可以有成果,可我不知从何开始开展。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质上说的就是——换。我又有什么呢,我拿什么资源来换?这让我心慌。

你在《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中写到一句非常朴素的话,

接受现实,认清现状,做脚踏实地的事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我把这句话截图发给我同学,他不屑一顾的说了一句,“这有啥,要不是李笑来有现在的成就,你会觉得他说的好吗?”我又把你在书中的陈述截图发给他了,你才开口称赞。关键是你的解释啊,让我释怀。

现实是什么样子的呢?大量数据表明,这个世界上的资源并不是平均分布在每一个人身上,而是呈正态分布。只有极少数人资源极端贫困,也只有极少数人资源极端富有,绝大多数都属于中等水平。而客观事实是,资源是有限的。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直接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人们的主观意愿总是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

和苏格拉底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第欧根尼,在意识到资源稀缺的时候选择了逃避,他的逃避方式是限制自己的主观愿望,“你不是缺资源吗,那我不消费了,我没有欲望总可以吧?

前段时间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光明区区长孙连城有点像他这态度。

伟大思想家马克思选择了另外一种形式的逃避——使用幻想。他开始幻想对这个世界说:“你不是资源稀缺吗?没关系。别看现在是这样子,可早晚有一天,物质会极端丰富。到那时候,人们就可以各取所需了”。在马克思去世100年之后的今天,物质和马克思发表这个论述时相比,已经相对极端丰富了,但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物质依然稀缺且依然分配不均,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

我的消费较两年前翻倍了,可我心情并没较两年前好。

现代西方经济学缘起亚当斯密的学说,经过大卫李嘉图的补充,直至凯恩斯,才算是彻底正视资源的稀缺性,明确经济学的根本目的——研究“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也就是说,要在承认资源稀缺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提高“效用”。

从第欧根尼到凯恩斯,人类理解并接受“资源稀缺且不匀”的事实花费了将近2500年。可见接受现实之不容易。

前前后后了解了这么多,我想我找到了治心慌的良药了——逐渐接受现实,正视现状。不现实的念头,得甄别并剔除。

目前现状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提高效用,尽量在现实事务中找到更多趣味,热情奔放,快乐生活。

谢谢你的开导,遥祝晚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4-王旋】治好我心慌的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