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桐溪书院几则听课记录及杂感

2018年桐溪书院几则听课记录及杂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8年2月3日】桐溪书院听郁先生讲《世说新语》第一课,故事八则。陈仲举此人确可敬可佩。管宁、华歆尤惠明与神秀,一本来无一物,一着于相,高下立判,故一人出世为隐士,一人入世辅佐曹氏,先生说世间总有人进有人退,子曰“时行则行,时止则止”是至理,确也,试问世人人人求进或人人求退,岂不乱套了!王子猷其人其行,颇类今之网红,刻意做些异事搏眼球,居然还懂蹭人家戴逵老师热度,记得以前看到此故事时颇叹服此人兴尽而返的率性,随年纪见长,觉出一点矫情,有蹭热度之嫌,也可能是我自己思想变复杂了,呵呵。王伯舆登茅山一则,文虽短而颇感动,觉此君真至情也!

2018年桐溪书院几则听课记录及杂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8年2月21日】下午桐溪书院听郁先生“元朝的桐乡”讲座,承上回“宋朝的桐乡”,是春节假内最愉快之活动了。甫一进门,叫得一声郁老师,未料先生居然呼我为“徐老师”,虽知系客气通称,然不免发窘。虽痴长几岁,然学问天壤之别,当不起呀。想不到元虽短暂,崇德县倒是繁华,居然是全国44个由县升州之一,崇德州,恐怕也是本地史上最高级别了吧。元末民谣“死不怨泰州张(士城),生不谢宝庆杨(完者)”,看来张士城对吾乡百姓还不错。听及安丘邑之几度战乱兴废,不禁唏嘘,不管何种战争,百姓始终是最大受害者。想不到元时居然是本地文化高度发展时期,惜素未在学问上稍涉猎,故对先生念念之张伯淳、俞缜、鲍恂、辅汉卿、贝琼等顿起敬仰之心,却无大欢喜,此不学无术之故。图一句为先生释为何推崇乡贤,我脑中突然联系上了正读的《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之片断(见图二)。乡里文化也是一脉相承的,放之古代,特别朝代更迭之乱世,更是一张政治力量交织的网络,政治势力起发的根基。


2018年桐溪书院几则听课记录及杂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8年桐溪书院几则听课记录及杂感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8年2月24日】《世说新语》第二课。故事七则,六则有酒,早知刘伶辈纵酒放达,一哂而已,伶言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大气得很,张季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实时一杯酒。”放之今时,也是及时行乐派,佛家有云“活在当下”是也。这些人或酒或赌,放浪形骸,实郁郁于中,或有不得已。郁先生十分推崇阮籍的咏怀诗,籍为七贤首,其人之矛盾复杂,亦史上少有。课上一些字先生喜从音韵、训诂上溯其源,古音到今音的转换过程,通假字的演变过程,遗憾以前开《说文解字》课时未得消息错过了,听着有点难,但觉得有趣,比如柯古音声母g,现在我们方言也已与普通话一样声母k了,但绍兴方言中读guo桥,尚存古音,果然也。喜欢听先生讲从上课内容发散开去的故事,比如讲温峤赌博时,说到李清照居然赌博高手,从未输过,称自己性喜博,此人诗词文博金石等样样精通,也是奇女子一枚。又说到闻鸡起舞那位励志哥名士祖逖,居然是抢劫高手,南塘一出就典出于此,简直颠覆啊。听郁先生用方言闲闲道来,引经据典,无一语无出处,真是一种享受,只是我回想起来暗暗心惊,这得看多少书才能积累成这样啊!

2018年桐溪书院几则听课记录及杂感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3月24日】 上周(3月16日)故事八则,这八则除王蓝田食鸡子一则其余都较陌生。魏武一则郁先生提到传统文化忌恃才傲物,操所杀华佗、杨修等皆有部分此原故。不觉凛然:况我辈无才者乎?无才而我执却重 ,此无福之因也。子有云: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又有“难得糊涂”一说,正是需自省处。王蓝田食鸡子事曾看过,听先生说起其人,年轻时如此暴躁,后来却居官极好,人也很有修养。所以人是在成长中的,永远不要以固定的眼光思维去看待别人。好几则王戎事,极言其吝。先生说不论何事做到极至便能成名,又言其小气到夸张,后人有一种说法可能是韬晦之策,类今人自黑,故居高位而得善终。又说,有可能演到后来就真成了这样了。也是,今之演员入戏太深不是也会走不出角色吗?何况演这么久。

2018年桐溪书院几则听课记录及杂感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日故事十则。第一则谢安事,脱去背景,《世说》旨在体现谢安执政的包容性,展现其胸襟。但实质当时形势复杂,强盗背后势力强大(例祖逖、陶侃辈不是名门就是皇族),所以谢安此语也是无奈之语,一个掩饰的借口,此是政治手段。话说当时世道得多乱呀,南塘一出居然官方潜规则,老百姓生活可想而知。王羲之、卫玠、陶侃、庾亮事,倒也有趣,现在老是流行说“这是个看脸的社会”,追星啊什么的,其实是有传承,那时的人毫不逊色于现代人,只是心疼左思。另印象最深是王戎丧子篇,那句“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心下感动万分,不觉泪盈于眶。郑玄、服子慎一则,感叹于大师风度胸怀!还有“邈若山河”句,让我这中年人不禁有同叹。

      先生提到虔字,义为慧,古音在桐乡土话中转音为jia,所以桐乡人其实最理解这个虔为慧的意思。又如笃,提到古音竹就是du,所以今日韩相争之独岛、竹岛,实为一音。

2018年桐溪书院几则听课记录及杂感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3月31日】《世说新语》第五课,故事九则,皆出自“言语篇”,我其实很爱这些谈吐机锋。边文礼篇初见太守行为失序,然“明府初临,尧德未彰”却既为自己一时紧张找到很充足的理由,又反将太守一军,妙招。先生提及边氏后由于恃才傲物为曹操所杀,倒真没想到,初见太守尚紧张,反而见丞相又很自傲了!徐孺子篇,先生言此合乎中国崇尚万物皆有阴阳之道,譬如与人交往,不要责人太深,毕竟人无完人。如张岱《陶庵梦忆》语:人无僻不可交,以其无真情,人无疵不可交,以其无真气。听此心中一凛,越是亲近之人越是求全责备,也是我打小起性格的一部分,三十五岁后自省时已有察觉并自纠中,今听先生言更加令我有清晰认知。庾公篇学到瘦人美化谓“清虚日来”,先生提及古时胖子自饰谓“战胜故肥”,出自《韩非子》,是说子夏关于慕书中先王之义和羡世俗富贵之乐两种思想交战,最终大义战胜故心安则肥,以此可见我们国人特性,精神上可进可退,正反总有说辞,总能归于圆满。庾亮见卧佛篇,先生以《笑林广记》坐禅一则佐之,佛之疲于津梁,在于人人欲成佛,目的各不相同,大多耽于世俗之利。简文入华林篇,“会心处不必在远”,与“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通,象旅游就不必为了面子,跑越远越好,不屑于身边附近的地方。其实求学也一样,“会心处不必太远”,并不是名气越大头衔越多就是良师,象郁先生这样居然能在本地让我遇到并且可以听他的课,也真是“会心处不必在远”。谢太傅王右军篇,先生言有时拜谒某人,初见也即是告别,故应珍惜,这个意思周六与女儿视频时也谈起,嘱她珍惜这交换生期间所交往的住妈、老师、同学等人,她也似颇动容。中年伤于哀乐,我也有感,自做母亲起,原来懵懂状态的人,变得越来越容易感动,年年越发的敏感起来,正自奇怪,王右军“年在桑榆”令我茅塞顿开。末则桓玄问何以共重吴声,先生提及吴方言地位自晋室东渡、宋室南迁两次来达到顶峰,此后一直兴盛,自民国没落。随着普通话强势普及,褒贬难言,方言已逐渐消逝,势必带来如艺术(戏剧等)、文化等方面的损失,特别吴方言更是重灾区。深有感受,以前忽视了方言,女儿从小就不会说土话,等到了初中才慢慢说得好些了,但也是勉强会说,好多土话还是听不懂更不会说,也是我一直引以为憾的!

2018年桐溪书院几则听课记录及杂感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8年桐溪书院几则听课记录及杂感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年桐溪书院几则听课记录及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