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

赶海_第1张图片

这是我们这儿当地的一座桥,位于当地二个区之间,河与大海的交汇处。

桥下那片滩涂,是赶海的好去处。这条河神奇的地方,平时是河,如果遇到天文大潮,则是大海的一部分,海水会顺着河床,逆流而上,一直涌到内陆很远的地方。海水退潮也是一样,会带走大量的水,露出河底。

如果遇到汛期,河床河水上涨,海水就很难倒灌进内陆。淡水与海水交汇,轮流值守河床,大自然的神奇,催生出一种独特的软体蛤类,当地人叫:“瓷蛤”

这几天适逢农历十五,正是大潮的时间段,所谓大潮,是潮汐比平时大很多,涨潮比平时更高,退潮比平时更低,涨潮和退潮,是民间叫法,正式名称是高潮和低潮。

大潮是赶海的好时机。没赶海的人不懂得赶海的乐趣,赶过几次海,就会成瘾。我也不例外,和亲朋好友去过几次后,开始乐不思蜀。

前日下午,回家的路上经过这座大桥,看到桥下裸露的河床上,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忽然意识到,这是退到潮底了。有了前一阵子的大收获,当下看到赶海就会兴奋,在回家和赶海的想法之间,最终没有抵制住诱惑,被强烈的欲望牵引,驱车掉头,找了个停车场,拿出后备箱里的工兵铲,折叠水桶,换上雨鞋,系上腰包,装备齐整,向大海进发。

很快就到了海滩,没什么犹豫的,挥铲而上,大干特干,一会功夫,水桶就半满了。这奇特的“瓷蛤”,其实并不好挖。这货生活在河滩也可以叫海滩下大约一尺左右的地下,普通工具挖不到,必须先把泥沙表面轻轻削去一层,看到丫们打出的小小的洞口,然后顺着洞口一侧,一铲铲的挖。不能直接挖洞,挖到一定深度,伸手从靠近洞的一侧掏摸,会触摸到一个鸡蛋大小很滑的硬壳,这就是这货了。

挖这玩意很有成就感,尤其在外地来旅游的人惊奇,羡慕,钦佩的目光中,成就感更加爆棚。

外地人和不懂得赶海的人,也会手里拎着锄头,铲子,铁锨,水桶,这里捣鼓几下,那里挖掘一片,却很少能挖出此物。

一对小情侣,在海滩上走来走去,到处挖挖掘掘,看他们的桶里面,只有几只乱跑被抓到的,一二厘米的小螃蟹,简直让我忍不住想发笑。他们也发现问题,围拢过来,细心的看我是如何发现瓷蛤的踪迹。

“是了是了”,小女生看到我铲下出现小洞,兴奋的大笑。“又一个又一个”,小女生继续兴奋叫。一个个瓷蛤,就在他们欢呼声中,扔进我的桶里。

跟随了几轮,这对外地小情侣开始跃跃欲试,以为绝艺初成,欲大显身手。看到他们溢于言表兴奋的样子,我递过铲子去,二人接过铲子,立刻行动,开始新一轮挖掘。年轻人劲头十足,只一会功夫,海滩上到处是一堆堆被挖起的土堆,犹如一个盗墓现场,两人脸上的兴奋劲逐渐变成失望,最后无奈住手,站在自己挖起的一堆沙上望着我。

我走过去,接过铲子。小情侣苦瓜着脸:“还是不行。。。”

我喝了一声:“别动!”,小姑娘哆嗦了一下。我伸出铲子,在他们脚底旁边的沙滩上轻轻一抹,出现两个小洞,用铲尖指了指其中一个小洞说:“这一个不是”,又指了下另一个小洞说:“这一个是,挖吧。”

二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为毛两个看起来一样的小洞,一个是,一个不是。小男生将信将疑挥铲挖了起来,很快就挖出了一只硕大的瓷蛤。

二人叹服:“挖这玩意还真是门学问。。。”

其实不是他们笨,而是赶海得有经验,这经验是靠摸索和实践得来了。我本身也是经历过他们的这种状况:到处乱挖却挖一个都不到,自己挖过又放弃的地段,却被有经验的赶海人搞成矿场宝藏,在我认为毫无希望的方寸之地,一会挖出一个的节奏,差点使我惊掉下巴。

王国维说: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蛤却在脚下站立处。

听起来老王,应也是挖蛤高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