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蜜蜂打卡坚持每天收纳10分钟,快来吧,我等你!
——我正跟着花花老师做21天打英语怪兽的学习课程,期待能养成一个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我在天黑写作团每天写作500字,这是个会杀人的组织,但是真的很出效果!
不知从何时开始,身边开始流行起各种习惯养成的尝试,多以小组模式为主,一般会用严格的管理制度、互相激励和约束的团队模式、轮值管理监督的人员组成方法,吸引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为同一个或者不同的目标付出行动。“还不晚”,既是一句煽动力极强的鸡汤口号,又是对这群习惯养成者最好的激励,据说,就有这么一个组织,叫做“还不晚”,每个人都带着自己一个一直想完成却又没能完成的梦想进来,为这个梦想每天打卡,有人监督,有人鼓励,有人指导,直到完成约定的习惯养成期限。
那么,类似这样的习惯养成行为小组,应该有什么样的组建要求和注意事项呢,我觉得有几点应该提到:
首先,既看得见进度,也看得见进步;
我今年在《大学生生涯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结束时,在考试卷中出了这样一道试题:“当长期的发展方向和短期的发展目标确定后,行动在生涯发展中就至关重要,请写出大学期间你准备要做的八件事,并逐一写出你期待在这些事情当中获得哪些收获?”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要练会篮球,有人说要减肥成功……作为阅卷老师,其实很容易判断哪类目标是真正经过认真计划,并且能够实现的,而哪类目标只是说一说过过嘴瘾,然后就不了了之的。判断的标准就是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那些明确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跟别的目标非常相关的、有时限的目标,一定是最容易被实现的。所以,想要习惯养成小组的行动策略有行动的意义,当然也要遵从“SMART"原则,让每天的行动具体到细微可判断的程度,比如每天写500字,每天走10000步等等。
但与此同时,如果想让自己进步的更快,还有另一个维度需要注意,那就是让自己每天所坚持的行动有切实可以判断的进步标准。比如,每天写500字,你确定你今天写的和10天后写的是否有区别,写作能力或者思考能力是否有进步,如果你不确定,那就最好给自己找个平台,接受别人的评判,所谓“别人”,可以是信任的朋友、业界的导师、老师,甚至可以是公共的写作平台,总之,你要确定他的水平的确比你高,对你有指导意义,并愿意做你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
其次,既要有监督和惩罚,也要有陪伴和奖励;
养成习惯的反义词就是战胜惰性,那么“习惯养成”之所以结成小组来完成,必定依靠组织拥有,而个人不具有的某些特质。是些什么特质呢?有个特别浅显的道理解释了这个问题,儿子三岁半,在家各种娇惯,就是不学吃饭、穿衣这种生活必要技能,可是我一点都不担心,因为9月份他马上要入托了,进入幼儿园,我觉得他可能会痛苦一阵,但很快,这些技能他肯定马上GET,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幼儿园这个“组织”最会“威逼利诱”。
所谓“威”,在幼儿园呢,当然是指老师的权威,那么,在习惯养成的小组呢,就要有一种进入组织的仪式感,必须让组员在进入这个小组的时候,对组织有所忌惮,觉得自己的行为神圣而庄严,几个人嘻嘻哈哈中达成一致,说好了互相监督的行为小组总是不了了之,就是这个道理。制造仪式感其实有很多种形式,比如集体宣誓、分享习惯卡片、进组目标介绍等等,都可以达到即时的仪式感,但是若想让这种仪式感长久的存在下去,就得靠严格的管理制度了。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逼”,习惯养成的前期,打破了自己生活的固有模式,必定有点痛苦,这时候就需要有点制度了。就像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会罚某个小孩站墙角一样,当众被惩罚是我们骨子里觉得丢脸的事情,因此,特别有效。在习惯养成小组里,首先用来逼迫自己的便是一个数量相当的“逼迫押金”,其实,这个押金的数目可大可小,但损失押金一定要让当事人觉得有痛感,对于学生党来说,他们的痛点可能就是三五百元,可是对于精英白领,可能要达到上千元,痛点才开始起作用,“押金”也不一定完全通过钱的方式来实现,我带的一个学生团队,押金是为全体组员打一周的饭,效果也很好。每天为习惯打卡,在完成一个具体可测量的目标后,打卡告知组员,不然,就罚款或者扣除押金的一部分,这是习惯小组常用的方法,但是,惩罚不是为自己的习惯买单,而且为自己的习惯积累负能量,所以,每一次金钱惩罚之后,其实是应该有些精神惩戒的,惩戒由法官完成,依然要击中痛点,不然,一个小组里,若有很多人天天把接受惩罚发红包这件事当做习以为常,必定对他自己的习惯养成毫无裨益,这样的情况多了,也会影响整组人习惯养成的庄严感。
但要提醒,很多人养成一种习惯,都败在everyday上。其实,任何人想坚持一种习惯,都是保持行为习惯在大趋势上整体向上而不是苛刻的每天必定完成,所以,小组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就要给组员留下缓冲带,让组员在自己的节奏下张弛有度的完成任务。所以,“每天必须完成,不然就会被惩罚”,这样的everyday导向其实是有问题的,制度设置没有给人留下缓冲空间,只能靠个人顶着被惩罚压力自我缓冲,其实是不利于小组发展的。缓冲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激励,比如,连续打卡20天,就可以换取一张“免死金牌”,积累10张“免死金牌”,就可以实现一个阶段愿望等等,就可以通过缓冲带的方法,变相促进习惯养成。
上面所提到的“阶段愿望”,其实就是一种“利诱”,在习惯养成小组里,当然不能只有惩罚,红包盛宴带来了大众狂欢,但绝不对个体存在激励机制。在幼儿园,老师的小红花一定比罚站更有效,若是孩子生日当日,老师能送给孩子一个独属于他的礼物,哪怕只是一块小小的蛋糕,也必定瞬间征服孩子,从此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所以,在习惯养成小组里,也应该设计正向奖励制度,每个人的奖励清单由自己开列,一般会因为坚持的时间而设置梯度,如果真的完成,那么组织者应该给组员准备礼物,并让礼物的赠送过程充满仪式感,起到激励其他组员的作用,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
再次,既要有组织者,又要淡化组织者;
习惯养成小组的组织者,一般都是凭借兴趣发起习惯小组的,没有专职从事这个行业的,而是依附于自己某个行业的经验或者某个方面能力的突出优势,而发起某个小组,因此,习惯小组的组织者多以公益为主,而不掺杂盈利性的目的。在蜜蜂打卡里,任何人都可以当做发起人,发起习惯养成小组的目的其实首要原因是自助,其次才是助人,因此,在小组成立前期,组织者的作用最为重要,他是组织的纽带和核心,而一旦小组成立后,组织者则应淡化其领导者的角色,平等的与大家一起分享成长进步的行动成果,如果不然,小组成员必定会对组织者有更大的期待,更高的要求和更苛刻的标准,这对于组织者本人的成长心态是非常不利的。除非小组的存在形式不是互助型而是教学型小组,那么就该另当别论。这个时代是分享为王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把自己擅长的领域拿出来做成课程来分享,这样的课程小组以课程内容为核心,以组织者讲授为重点,伴以学员的实践行动,组织者再结合学员行动给予反馈,这也是习惯养成小组模式的一种,这种模式对组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组成立之后,不是要淡化组织者反而要强化组织者,甚至神话组织者,只有这样,分享课程才能得到组员的足够重视。而组织者为课程收取费用也是无可厚非的。
第四,既要有押金的罚没制度,也要有押金的赎回制度
前面提到,加入组织的行动押金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机制,押金可以因人而异,达到每个人的“痛点”即可。这个模式就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押金必定是可赎回的。不然,在同一个组织里,每个人付出不同的代价,享受相同的服务,一定会导致组员心态失衡,不是根据自己的痛点去缴纳押金,而是比较他人情况,缴纳最少的押金。
在小组管理制度里,如果违反规则会被扣除押金,那么组员一定会想,遵守规则或者圆满完成任务会被奖励多少押金,或者是坚持习惯养成行为多久后就能赎回押金。有进有出,有赏有罚,有赚有赔,这才是符合商业运营规律的管理制度,这也体现了这笔押金的性价比。习惯养成小组的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行为为自己买单,如果没有得到额外的课程辅导的话,如果押金不能赎回,一定会被质疑,我们的押金为什么服务买单了?这对于小组的互助式发展是不利的。但一旦押金可赎回,就立刻打消了参与者的这个念头,即使每个人在自己独立的系统内松散的成长,也毫无怨言,而且对于整个组织的进步也是有促进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