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饼-短视频产品一些想法

猫饼-短视频产品一些想法_第1张图片

猫饼定义为一款短视频工具+社区UGC产品,出自于大神纯银V,我一直关注并迷恋此人。基于了解UGC和市场火爆的短视频目的,体验产品,结合这几天看的UGC博文,思考后总结(YY)。

短视频工具:短视频拍摄与编辑功能的工具。

社区:以短视频为内容形成互动关系。

首先,30S的短视频与长视频(电影、电视剧)相比,讲故事的能力不足,但是用的更多的是传播信息(最初的短视频是广告)。我把我所见的、想表达的内容通过画面表达出来。

核心用户

产品阶段为初期运营期,目前用户具有代表性(种子用户)。用户集中在经济条件较好的123线城市,且以参加工作的年轻女性为主。

猫饼-短视频产品一些想法_第2张图片

内容创作

创作门槛。简单的交互操作,快剪/混剪/跳剪、好玩的字幕、逼格的配乐满足拍摄、编辑视频的需求,提供创作自由度。但经观察,内容多以在自拍、美妆、旅行、美食生活为主题,内容调性偏向清新、文艺。这对创作者来说,需要一定自身条件。如:随便一番都是高颜值的妹子、高消费的美食,内容质量很高。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创作门槛。为啥?你想啊,全是这么好看的,我长这样,好意思发吗。不过这也能理解,因为产品处于早期运营,需要找准用户,不能龙猫同笼毁了整个社区。社区运营的重点在于先伺候谁、再服务谁,初期不会引入其他类型用户,视频主题的申请也需要官方审核,通过管控用户和内容的来保证调性一致并符合预期。这点在这里很好地体现了。

内容分发

信息流显示采用千人千面机制。每个人的页面信息流根据用户的关注的主题、频道,点赞的视频类型而不同。具体推送算法不得知,但明确的是,会依据视频的热度(浏览量、点赞数、评论数)和新度(发布时间)结合后排序显示。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1.不会让流量过度集中,不会集中在头部最火的视频以至于产生大V用户。有大V会存在一个风险:粘性特别强的用户会因为大V离去而消失,损失用户量。斗鱼、熊猫等直播平台的用户,会因为名气主播的转平台而换平台,为的就是追随主播。

2.刺激创作内容。此种机制保证了每位创作者的内容曝光率,激励了创作人的满足感、同时告诉他们只要创作的视频够好,都有机会收货粉丝、赞。也体现了UGC社区的本质,内容和关系。内容是视频本身,关系可能是人与人的关系—关注,人与内容的关系—点赞,评论,平台与内容的关系—正确的分发。

变现

短视频虽然火爆,但难于变现。个人想法是:虽然拍视频的需求比较大众,但是付费意愿低。且产品还在初期,并不能看到纯银大神的独特想法。这里YY一些可能的方式:

1.销售。后期陆续增加好玩但收费的编辑工具,如滤镜、字幕、贴纸等。

2.打赏。此处需小心,不能让“土豪”破坏环境。可设置固定的打赏费适当刺激创作者。且能引发出付费用户。

产品设计

猫饼-短视频产品一些想法_第3张图片

尽管是相对简单的交互,还是有人吼着复杂。猫饼的心愿是用户能用短视频讲故事,是“讲故事”而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片段(快手)。故事本身需要美丽动人,才能吸引他人来看,这势必要付出一些时间成本来打磨。就像作家写故事,故事内容再好也需一些艺术手法来润色,这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内容质量。但以后如何打碎用户的畏惧心理、教育引导用户生产仍需思考。

产品信息结构层级较低,易于理解。核心是视频,由视频形成主题、主题形成频道。以这三点为中心,互相关联。频道由官方设定,目前不开放申请。设定几个固定的频道目的是建立预期内容调性,并引导用户往上靠,减少偏差。虽然频道是相对是固定的,但频道下的主题是开放申请的,用户提交申请,官方审核后开放主题,在控制调性方向下,提供创作自由度,毕竟用户的脑洞最大。并多用“@用户”和“#主题#”的格式,隐喻提示用户这里是个社区,带有社交属性。

设计风格趋于流行的趋势。大而简、简而精。大写加粗的黑体字标题+灰色的说明,弱化产品自身信息,把视觉重心留给内容本身。

总结

短视频是社区的一种表现形式,而社区重心又是内容和关系。如何平衡内容与用户的关系,是难点。短视频产品大战,是场好戏。

你可能感兴趣的:(猫饼-短视频产品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