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在2011年随着微医、春雨的上线成了移动互联网创业风口上的猪,一时间各种移动医疗创业者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恨不得把整个医疗的全流程做一次革命。经过几年的大浪淘沙,面向用户侧的移动医疗创业者前赴后继,长江后浪拍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几个移动医疗的独角兽企业也都纷纷在线下进行布局,建立属于自己的线下机构,包括丁香医生、微医、春雨医生、企鹅医生、健康阿鹿、平安万家,以及笔者所了解到的本地化的一些公司。然而,不禁想问,线下诊所真的是移动医疗创业的救命稻草么?
移动医疗企业做线下诊所的初衷是什么?
首先,为什么要做线下?原因很简单:线上不赚钱。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移动医疗线上产品如火如荼,资本市场打的不可开交可还是无法赚钱呢?BP上的故事讲的很完美,面向用户收费、面向药企收费、面向保险公司收费,可到最后为什么没有收到费呢?(当然,面向医生和面向医院收费的模式可以理解为to B的模式,本文不做重点讨论)
1、靠信息不对称而向用户收费的时代已经结束
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信息不对称的时代在绝大部分行业已经结束,这其中就包括医疗行业。而以挂号、诊中缴费为切入点的移动医疗创业者的确解决了用户就医过程中三长的问题,通过对接更多的医院,从而聚集了一批线上用户,然而通过此种方式向用户收费是肯定行不通的。首先,政策上的不允许;其次,用户不干,明明一个号100,凭什么要收我101?16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黄牛事件就是一个证明。以在线问诊切入的创业者,在前期国家监管的空窗期迅速发展,免费咨询问诊的春雨医生为代表。国家监管明确以后,以为轻问诊。作为用户来讲,轻问诊的确能够解决用户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户就医过程中望闻问切的关键过程;无法解决信任度的问题;同时,在线解答的医生水平也是用户关心的关键问题。所以,通过在线轻问诊的方式想到达到维持公司运转的愿景实现起来有些难度。
2、药企不会为无用的数据付钱
目前面向用户的移动医疗企业,通过诊前的预约挂号和诊中的门诊缴费以及正在试点的医保缴费根本无法获取用户有效的临床医疗信息。这种碎片式的数据对药企是无用的,药企需要的是临床数据、深度患者社群以及与医生关系的协助建立。从药企来讲,是迫切需要获取这样的数据,而恰巧这些数据目前移动医疗的创业公司是无法提供的。
3、目前的医疗体制还不适合保险公司的介入
在美国,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与改革,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医疗体制模式,比如HMO和现在的ACO,但是目前在我国现阶段,保险公司能做的不外乎几个方面:1、通过移动医疗的手段获取用户的生理健康数据从而为用户的保费提供数据支撑;2、与移动医疗公司合作开创新的险种;3、作为某类保险产品的赠送产品用来约束用户的行为,从而降低出险率。首先,作为移动医疗公司,无权随意出售用户的隐私数据;其次,新的险种对于保险公司来讲风险太大,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不喜欢介入的原因;第三,作为保险的附属品是可以的,但是从使用场景来讲,如何约束用户值得深究,否则采购移动医疗产品的费用将会打水漂。
当然,除此之外,微医也在建立中国的ACO模式,当然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发展线下的原因之一。
移动医疗企业做线下的逻辑是什么?
1、线上有流量。通过几年线上的深耕细作,积累了大量的线上用户,寄希望于通过线下诊所将线上的流量进行引导。导入线下诊所。比如春雨医生;
2、线上有医生。企业在前期的发展中签约了大量的医生,或者自建了医生团队,通过在线问诊的方式积累用户,建立品牌。同时,借助“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红利,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通过医生,讲医生自带的流量导入到线下诊所。如丁香医生、健康阿鹿。
3、线上有医生,线下有客户。此类企业切入点比较明确,就是2B的方式为企业用户提供福利,一般面向大型的企业或者集团。而非纯粹的面向C端用户的线下发展方式。
移动医疗企业做线下逻辑上有没有问题?
1、线上流量不代表线下诊所的流量。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用户在网上进行了在线的问诊,医生建议到医院检查,然后用户关掉问诊平台,通过预约挂号平台预约了本地三甲医院的号源。自建线下诊所,首先需要解决用户的认可度问题,面临的是传统医院的竞争,采用合作的方式共建诊所,如何保证诊所的服务质量?如何改变民营医院在人民心中的地位需要解决。其次,要尽量吸纳线上的流量的导入,需要在全国各地进行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为了快速回笼资金,线下诊所必将走向中高端路线。然而,中国医疗的现状恰恰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通过此种方式更加收窄了用户群,在与传统医院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同时,自建线下诊所的快速复制必将是难以逾越的大山,如微医目前有一家,丁香医生有两家。
2、线下医生操作难度大。医生作为体制内的职业,如何解决医生跳出体制后的焦虑感需要移动医疗创业者关注,同时医生面临的将会是失业的风险。如果签约知名医生而线下患者有限,势必造成医生收入的下降,最终会造成医生的再次出走。其次,若已兼职的方式来签约线下医生,如何避免公立医院与线下诊所之间的违规操作,以及之间的利益输送需要关注。如患者在医院就诊,医生通过二维码将其引流到线下诊所,到线下诊所一看,诊疗费500。第三,虽然国家在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但是有些知名医院已经明令禁止院内医生院外出诊。
3、线下竞争激烈,是线上所未曾碰到的暗礁。线下诊所面临的将会是:社区医院、二等医院、三等医院的全面竞争和狙击。如何定位线下诊所的规模和差异化?与社区医院竞争,太过底层根部无法支撑运营费用,同时在支付方面有医保的加持,社区医院将完胜自建社区诊所。目前,政策方面正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与分级诊疗,名医下诊所已经在不断普及,这点也将是自建诊所面临的问题。主打高端市场的微医全科中心或者丁香医生,亦或是美中宜和综合门诊中心,虽然拉开了与三甲医院就医过程中的体验感,但是对于用户来讲是无法接受的。在老百姓心中这样的诊所是:“这年头,做广告的医院根本就不能信,进去没病都能给看出病来,那么小的医院看病你能放心?”聚焦高端医疗市场,看上去是做线下所不得不做的事情。
移动医疗做线下操作上有没有问题?
1、线下诊所从注册、资金筹措、选址每一步都是一个大学问。对于习惯了互联网思维的线上移动医疗来讲每一步都是艰难的。
2、线下诊所尤其涉及到医疗行业,并不想开餐馆一样简单。医疗行业的壁垒是远大于其他行业的。从医药到器械,没个版块都是具有很深的壁垒。
3、诊所具有地域性,具有服务半径。寄希望于通过线上来扩大线下诊所的服务半径是不切实际的,绝大部分用户不会因为线上服务好而飞来杭州到你的全科中心就诊。
4、线下诊所作为整体商业模式的一部分,如微医的全科中心。作为中国ACO服务模式的线下医疗机构的承接方出现,此种方式更大程度上负责解决用户日常的疾病问题,在复制上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推进。整体成果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结语
或许,线下诊所真的不是移动医疗的救命稻草,反而是加速死亡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