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暗物质?什么是暗能量?
如果你知道答案,请预订一张去斯德哥尔摩的机票!
在此之前,请让我们回顾一下人类对21世纪这两朵新乌云的探索历程。
自1610年伽利略开始使用望远镜观察星空,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和认识才逐渐加速。
20世纪70年代,天文学家们观察到,像银河系这样的旋涡星系自转速度极快,本来早就该失去控制,分崩离析,向四周散射出恒星和气体。可是,它们却没有散架,这让一些理论家怀疑,是否存在一个由其他某种物质构成的晕圈,将每个星系束缚起来,使一个个由恒星和气体组成的扁平旋涡盘都达到某种正确的物质比,刚好能维持其自身的稳定,而不会因引力而遭受破坏。科学家们将这种神秘而无法看见的物质命名为暗物质。
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最早发现宇宙不是静止的,而是在膨胀。按照已经被高精度验证的广义相对论,所有物质都会对其他物质产生引力,任何这样的膨胀都将会逐渐变慢。而按照膨胀减慢的比率,宇宙最终要么自我坍缩,要么达到某种平衡。
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上两个相互竞争的科学家小组透过观测遥远超新星发现,宇宙的膨胀并没有在减速。(三位物理学家Saul Perlmutter, Brian Schmidt和Adam Riess也因此共同获得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表明,在宇宙的尺度上存在某种东西,大得足以对引力产生反制作用——科学家们把这种东西称为“暗能量”。
暗物质和暗能量,都含有一个“暗”字,宇宙学家们如此称呼它,而这可能将作为语义学最彻底的缴械投降而永垂史册。这不是遥远或者不可见的“暗”,这也不是黑洞或者深部空间中的那种“暗”。这是现在还不知道并且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的那种“ 暗”。
2001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WMAP),2010年1月公布的探测结果表明,宇宙的年龄为137.5 亿年,其中包括4.6%的重子物质(也就是普通物质),22.7%的暗物质和72.8%的暗能量。
2009年5月,欧洲空间局(European Space Agency)发射了具有更高敏感性和分辨率的普朗克卫星(Planck spacecraft),试图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进行更加精细的测量。2013年3月21日,普朗克团队公布了他们的测量结果,宇宙的年龄是138.2 亿年,其中包含了4.9%的普通物质,26.8%的暗物质和68.3%的暗能量。
这一数据是什么概念?在宇宙中,只有微乎其微的一部分是由是构成你、我、笔记本电脑、以及所有的那些月亮与行星、恒星与星系的物质。
那这个宇宙中的绝大部分是什么?
谁知道呢?
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庞大相比,人类如此渺小与无足轻重,但是这并不影响人类探索宇宙前进的步伐。
《4%的宇宙》所描绘的,正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科学家们发现暗物质与暗能量存在的探索之路。这些探索者未曾指望自己会发现新现象,并未意在寻找暗物质,也未在寻找暗能量。但是随着证据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科学家们达成一致的共识:人类自文明之初一直在注视夜空,我们自以为了解宇宙,但这个宇宙其实只是客观存在物的影子。我们一直对实际的宇宙茫然不见,因为看上去它的组成比较简单,而这才是我们的宇宙———对它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那是科学上的一次革命,那是思想上的一次革命,那就是我要写的一本书。”
Richard Panek虽然并不是科学家,也并非接受过系统科学训练的学者,但是兼有新闻敏感度和小说家的技巧,这让他能够以史诗般的笔触叙述宇宙加速膨胀及其所预示的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存在的过程。
“这是一部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探索的史诗性著作”,本书译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史教授石云里评价道,“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是关于那些惊人发现’背后’的故事。”
摘自《4%的宇宙》,理查德·潘内克著,石云里译。
感谢上海教育出版社提供50本书作为互动礼品。
点击参与读者互动调查,就有机会拿到这本书咯,恰哒~(http://www.sojump.com/jq/6788352.aspx#rd)
送本书而已,至于跑那么快?放开让我来!
快戳链接,参与读者互动调查,抢新年赠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