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幼儿教育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乡村幼儿教育的问题及建议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以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

陶行知先生说:“中国以农立国……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梁漱溟先生也认为,中国在“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形态下,教育必须从乡村入手,要优先改变农村教育。中国人口的十之八九在乡村,要实现“在幼有所养、学有所教……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我们就必须认清楚目前我国乡村幼儿教育的迫切问题,并探索合理有效的方法,积极主动地予以解决。

本文以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理论为基础,并适当延伸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对目前我国的乡村幼儿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乡村幼儿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的不足

1.乡村幼儿教师人数缺口巨大。据国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数据,2017年我国在职、代课和兼任的幼儿园教师人数为402.9万人,适龄儿童在园人数为4725万,师生比为1:11.7,高于国家规定的1:7~1:9的标准。考虑到乡村幼儿园条件与城市比相对较低,而我国乡村人口基数却十分巨大,在乡村这一比例只会更高不会更低。虽然较2013年1:23.7的师生比,已有很大提高,但就目前情况看,乡村的教师人数缺口仍然是巨大的。

2.乡村幼儿教师的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幼儿教学不同于其他教育学科,它要求从业者具备更全面的综合素质。从业者不仅需要懂得幼儿的成长规律,还需要懂得幼儿心理、幼儿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需具备一定的艺术能力,如舞蹈、音乐、美术等。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为扩大幼儿教师队伍,国家规定的幼儿教师准入门槛并不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只需在毕业前通过《综合素质》《保育知识》和面试即可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而教师和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学前教师资格。但另一方面,较低的准入门槛,势必导致幼儿教师的素质水平普遍较低。从数据的角度看,2017年我国幼儿园教师学历的分布情况:50%是专科学历,20%是高中学历,5%的高中以下,而本科学历及以上的不足20%。可想而知,在广大的中国乡村,由于基础条件薄弱、收入水平低下、地理位置偏远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学前教师队伍的素质条件必然更差。

3.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尚不成熟,教师选拨、任用和培训机制尚不完善,即便已经在岗在职的教师,也因为收入、前景和编制等问题而产生离心力。一直存在乡村教师向城市学校流动的现象,而城市回流乡村的教师则实属凤毛麟角,乡村与城市的学前教育质量非但没有缩小,反而逐渐拉大。放任此种恶性循环不加制约和调节,我们必然离“幼有所养、学有所教”的目标越来越远。

(二)基础条件的落后

与城市相比,我国乡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偏远地区的经济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还存在很严重的区域不平衡现象。自2001以来,我们国家实行了由县级政府为领导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有些县级政府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了校舍面积小、教育仪器设施少、图书资料陈旧、文体器材老化等现象。而且,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推广,有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和特殊人群(流动人口子女、残疾儿童等)入学困难、条件落后等问题也愈发凸显。

(三)教育模式的落后

这个问题是乡村幼儿教育师资短缺的延伸。一方面,由于乡村幼儿教师存在数量少、素质低、流动性大等问题,必然会导致对应乡村地区的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又因为乡村的信息流通速度较慢,乡村教师的教育敏感性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相对城市地区,乡村地区在大时代的变革和创新潮流中存在延迟效应。乡村幼儿教育的革新难以与时俱进,核心价值观的传递、道德素质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发扬,存在一定滞后性,难以进行教学方式变革,难以进行教学转型和策略研究。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发展,乡村教师更多面临着家长对自身权益和对学生权益前所未有的关注压力[],教师的道德指数和幸福指数都有所滑坡,对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有一定影响,从而间接影响了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育模式的迭代。

二、针对乡村幼儿教育问题的建议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专家,他的“活教育”理论不仅指导了当时的学前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基础教育,对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也仍发挥着对当下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作用。灵活运用陈鹤琴先生的理论,可以为解决目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问题,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一)整合区域师资力量,建设区域幼儿教育的“活”网络。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城市师资力量较强的优点,整体规划,通篇布局,通过“结对子”、“双向流通”等方式,对乡村学前教育点进行定点帮扶,既可以让城市的教师“沉下去”,也可以让乡村的教师“提上来”。有计划、有组织的流通网络可以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最终使得区域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二)开拓创新发展思路,创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活”教材。陈鹤琴先生认为,将儿童能接触到的“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教学内容,可以让他们学到实用的知识。不少学者认为,当下既是现代化教育,那么传统的手工、劳动等教育内容应该减少,甚至个别内容可以不再进行教学。我认为这是对“实用主义”的过度解读,手工教育、劳动教育等之于儿童综合素质、道德品质的培养,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广大的乡村地区,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依然浓厚,从手工、劳动等当地儿童熟悉的方面入手,更贴合实际,更接地气,也更有利于师生的沟通和知识的传递。因此,灵活发挥乡村自然条件的优势,运用手工、劳动等方式创造竹马、竹蜻蜓、草蟋蟀等具有乡村特色的“活”教材,不仅有利于解决教材教具短缺的问题,更有利于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也寄望学前教育的推广者和从业者,切不可犯了近代学前教育史上出现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岂不知“子息不昌、文脉不张”?

(三)转变固有思维模式,打造乡村幼儿教育“活”机制。以史为鉴,方知优劣,当年陶行知先生为了推行平民教育,创造了“小先生制”和“艺友制”等灵活的教学模式,陈鹤琴先生也提出“教师教教师”、“儿童教儿童”等领先于时代的教学原则,这固然是过去存在的机制,但何尝不能古为今用呢?我认为,虽然近两年幼儿教师队伍有了明显壮大,但对我国乡村学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我们并不能持过于乐观的态度。“小先生制”、“艺友制”,其作用不仅在于迅速壮大教师队伍、推进平民化教育,更在于其强大的灵活性和渗透性,可以增强乡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信息交流;而“教师教教师”、“儿童教儿童”的教学原则,更为我们创新教师队伍、教学模式提供源源不断的思维灵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乡村幼儿教育的“冻土带”,必须有灵活的机制去松动,才能孕育出更丰富的养分,栽种出更甜美的果实。

三、结语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身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自身的局限性,始终以学习者的身份热切地投身于平凡的工作。同样的,在解决乡村幼儿教育的问题上,我们也应该取长补短、兼容并包。而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也为我们开拓思维、灵活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教育乃一国之本,而学前教育更是“根本之根本”[],我辈志同道合者,即便不做蜡炬成灰,也必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析乡村幼儿教育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