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国漫末路(3)-在中二的年纪遇上中二的你

文 洺水濎濎

[大概这是这个系列中主观色彩最强烈的文章了。我借以纪念死去的中二年华,无意辩论。意见向左,请点右上角叉。]


2010年,《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在央视首播。开始追的时候,是我最中二的年纪。

那时候总有一种我喜欢的就是最好的自恋想法:见了国内美型的3D建模就觉得这是高科技,听了上译的几个cv就觉得这是好演技,听了几首bgm就觉得中国传统与西方古典加强重金属打击乐的完美契合太给力。说白了还是坐井观天没见过世面。回想起来,那时节我看过的作品还只是迪斯尼日本和国产动画片中比较偏向低龄的那类。

我最喜欢十一年前燕国秋天的那场雨。雨丝染着柳枝的颜色穿进碧色的江面里,江畔佳人独立,凝眸远望,再加上煽情的BGM、加上高逼格的台词。天啊,中二的我简直没有抵抗力。

从那时开始,我就成了一个忠实的雪糕党。

我依旧可以想起高渐离夜闯雁春君府那冷漠的眼神,可以想起来雪女曼妙又又决绝的舞姿,想起“朔风凛凛终不离兮”的誓言,以及,想起那个中二年纪,激动不已的我。现在暂且把这些算作回忆。


从《秦时明月》能看到新代国漫的缩影。2007年,国漫走向第一个低谷。随着相关政策力度的削弱,面向青少年的艺术作品以动画片为首大幅缩减。毁誉参半的《哪吒传奇》几乎成了最后一部拿的出手的挂着中央名号的作品。市场这个元素开始融入动画产业——《喜羊羊与灰太狼》刚刚开始大规模霸占荧屏。

《秦时明月》于是时出现。

这是一次新的技术尝试。当国内的3D技术还停留在游戏和后期特效层面时,《秦》大胆使用这一技术,完成了国产动画史上3D技术与中国元素第一次成功的融合。这部号称是“国内首部3D武侠动画”,注定会被时代所铭记。

但这并不意味那时的《秦时明月》是一部佳作。

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评判当时的技术,但这部动画在很多方面依旧差强人意。《百步飞剑》这部感动多少人的作品在现在几乎沦为“黑历史”之作。但回顾其创作团队这八年来的成就,不难发现在多个方面他们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情节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分镜设计、人物设计、叙事手法甚至是CV老师们在动画配音方面的成长,都可以用“辉煌”来形容。


然而《秦时明月》还有很多致命的问题。每提及《秦》,总能让人想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不仅是当时,也是现在国漫乃至整个国产都存在的问题。

这个问题官方称之为“借鉴”,喜欢上我们叫它“剽窃”或是“抄袭。”

在数十年的国产动画发展当中,动作从来都不是主旋律。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总把关注落在人设和情节上,加上国内特有的计划型生产模式,导致“动”的设计成为国产动画的技术短板。在动画产业民间化之后,这一部分发展缓慢,直接的后果就是情节渲染能力的下降。

动作和分镜上的不足,在《秦》的初期已经体现了出来,只是由于模型本身的粗糙和僵硬并没有太过明显。随着技术的提高,从《夜尽天明》开始,每一代《秦》的模型平面数几乎呈指数提高,到了这个时候,动作和分镜的问题就彻底暴露了出来。

当时国内动作类型的动画并不算丰富,这部分的技术局限在情理之中。照这个逻辑推下去,好像“借鉴”也并不意外。

秦2和秦3都有明显的分镜抄袭,这已不是秘密。至于秦4和秦5,在我大学之后不太关注八卦消息,故未听说。

市场作用在动画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动画巨头迪斯尼和自成一体的日本ACG冲击之下,选择这种捷径怕是无奈之举。只是这种揠苗助长的方式真的好吗?观众都知道的答案,玄机不会不知。


让我彻底死忠转路人的,是跳票一年多的秦4和跳票大半年的大电影。技术上取得的可喜突破远远不能掩盖其满身的铜臭和匠气(俗称装逼)。情节推进缓慢的毛病在3里就已经有了征兆,到了秦4简直变本加厉。这时候《秦时明月》已跻身国产ACG几大“神ip”之流,有了大量的忠实粉丝和衍生作品,以及足够的影响力。这一切都为它艺术上的止步不前找好了理由。它的模型更精致了,动作更流畅了,人物更丰富了,但它最基本的情节,不仅开始狗血、开始吊人胃口,甚至开始胡编滥造,怕是忘了初衷。

秦5开始更新有半年了吧?我却再没有力气去看。我能想起来月儿的灵巧中的纤柔和蓉姐姐冷冽中的温婉,能想起来当年大叔和小庄在机关城中惊天动地的一战,能想起雪女月下吹箫的惊艳。但这都是回忆了。


我在最中二的年纪遇上了中二的你。现在我长大了,你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闲谈国漫末路(3)-在中二的年纪遇上中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