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道德观

风雨五千年,华章不断,文化万古芳,千载相传。

中国,这个拥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和积淀的国度,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历代王朝的更替兴衰,以及学术文化传承中的大浪淘沙下,中国古代新颖独特的的道德修养逐渐形成并趋于成熟,最终确立为一种修身宗旨:一是修己成人,二是修己安人,三是修己善群。

中华民族历来被誉为“礼仪之邦”,这种称谓并非空穴来风,与中国古人重视自身道德修养有着深刻的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使中国修身养性之道内容丰富,独具其鲜明特色,可以说这些经风历雨而流传下来的这些处世典范,是中华民族道德教育与建设的传奇智慧之源泉,参天大树之根本。《大学》中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言论,《孟子》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评语,《论语》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之说教,诸多智慧的浓缩最终铸就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芳名。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它与我们的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方面有着相辅相成的互补作用,道德规范,它首先针对的是每一个个体,想要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则关键在于提升每一个道德主体的素质,而每个人的道德自觉与自律,主要是通过自身不断修炼而成的。由此即可看出,中国源远流长的道德观念教化之着眼点即在于培养每个人道德修养的意识和提升力行实践的水准。

首先,修己成人,这是古人立身行世之本,《大学》有语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顾名思义就是修身养性之谓也,一个人行于世,想在世上立德、立言,必须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品行、气节、思想境界等各方面的素质,而这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系列宏图伟业的基石。古人对道德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才能,古人说:“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由此可以窥见古人“道德为才能之首”的道德观念。

其次,修己安人,当自身的道德修养高度已经符合了古人对道德的界定,那么作为一个人,他就具备了“安人”的前提,孔夫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时我们立身行事、起心动念都必须要首先处处为他人谋福祉,祈福寿,而不再拘囿于自身这个小圈子,着眼于身边那些急需援手的人和事,竭一人之力为周身之人谋最多福祉。

最终,修己善群,修身养性的最终归宿即在于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提升自我精神境界,进而实现自身与群体自然的真正融合,实现治国平天下的雄心伟志,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修身并不是我们境界修养的最终目的,相反,它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借此手段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可以显父母,亦可以建功立业,以流芳于后世,为万古凭吊。

古代贤先圣人的智慧之光,在历史洪流的冲刷下,最终汇聚成一股耀眼的光芒,冲破天际的乌云阴霾,给日益骄奢、浮夸的炎黄子孙当头一棒,并为其指明了修身养性的方向。圣贤之论,国学之光,道德修养之精粹,对于现在被物欲蒙蔽双眼的中国人来说,仍然具有相当深刻的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道德观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古代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