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争的意志说起

  从战争角度来说,绝大多数直接或间接涉入到战争漩涡里来的军人,都不再是单独的行为人,他们多数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一个决策层的决策下,由群体共同形成的意志导致。此时,一切个体的意志都不是独立的,都带有特定时代背景和行为情境的色彩,在这种状态下,所有的道德批判和法律裁决都只有在事后才有直接意义。


  所以,从一个十足理性的角度来说,指责一方多么罪大恶极,犯的罪行多么不可思议、罄竹难书,宣扬己方多么正义,做的举措和牺牲多么伟大与可歌可泣,都实在是无多大意义的行为,因为这都未涉及到根本问题和原因。如果要归结责任,我能想到的最理想的责任承担者是发起国的本有的群体意志和被激发的群体意志,或许有人说照我这么说那就没有实际的责任承担者了,但事实就是如此。如果非得要把这个责任归结在某一个具体可物化的人群身上,那么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政治决策者毫无疑问是,可是那又能怎样呢?战争的实施总是远离这些最大责任人,而被侵犯者最刻骨铭心、最撕心裂肺的痛楚来源却又是千千万万个非决策者,千千万万个只是为了完成所谓天职的成员。所有最直接和最实际的仇恨都发生在这最底层但非核心的敌我双方关系当中。这就是现实战争的最悲剧之处,即不是罪大恶极的人替国家意志犯了罪大恶极的错!


  人性可以极端地善,善到爱满人间、感动天地。人性也可以极端地恶,恶到令人发指、不可思议。


  其实不止战争,很多但凡带有人群之争、民族之争、圈子之争、团队之争的纠纷和冲突,都或多或少带有这种悲剧色彩。


  往小了说,在一个企业、一个单位里,对成员即员工来说,多数也自然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满足人的第一层需要。混得好的能为了些个社交、尊重的需求而继续跟着大部队干。但高管离职的不在少数,“低管”跳槽的也是习以为常,不管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成员一定能有多么忠诚(其实哪怕苹果公司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员工都无比忠诚,这就是答案),就像在敌我双方的阵营中,敌方的成员同样也不能保证一样。能靠公司文化绑定员工的公司当然不是没有,但其实都只能做到绑定一部分(毕竟按照大自然逻辑,这类人总是小众,不然人类的”个人特色“推动得也不会那么困难),牛逼一点的绑定得多一点,多数公司根本谈不上这个问题,或者说,即使要讲忠诚度,也只有在落实到对员工最实际、最直接的奖励、奖金上时才有依托性意义。但话又说回来,假使你正好有机会、有勇气、有胆识选择了成为因认可团队文化而进入的小众之一,那么你无疑挺幸运。


  再扯回战争,因为刚刚说到基于战争的许多仇恨其实搞错了对象,所以仇恨这个东西实在不能让它一直蔓延下去,这对战后的人民、国家、世界没有好处。就像国际社会不会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而放弃和所有曾经有不共戴天的国家发展合作一样。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避免战争的发生,以及怎样把群众的思路往正向引导。虽然控制群众的思想是常态,哪怕是公司也是这个道理,但既然如此,你就应该明白,人的思想实在是一个奇妙的东西,有时候思想的趋向关键,在于控制这些思想的人的驱使方向,以及几乎所有人都参与造就的一个认知氛围!而后者,和我们常说的一个词几乎相同,那就是——文化!或者说,是大众共同参与而形成的一个社会契约、公共制度、共同准则!在这个社会契约和制度下,发生的所有行为我们都不能简简单单把它和这种行为的执行者直接挂钩。所以,凡是看到抗日影片和电视剧里整日叫嚷着“生就是为了杀光鬼子“、”把鬼子赶出中国“之类台词的,多想想战争的本质,尽快从狭隘而没实际好处的错误爱国情怀中走出来,不然,就跟不上当代国际发展趋势啦!


  这边插一个商战时事小案例,关于微信和来往,阿里和腾讯掐架了。往复杂了说可以说出好几个战略、规划方面的大格局问题来,但说白了很简单,就是A要挑战B,B不允许A挑战,因为有可能抢到自己的饭碗,由此发生的种种商战,涉及种种商业利益。由本文主旨,我的观点是:只要不太过火,不违反用户权益和法律规范,那就没有对和错,两只老虎都嚷嚷着要为消费者谋福利,那么老虎吵得再凶也关系不大,最终受利的终究会是最广大的老百姓,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作为利益的最终享受者,你们应该尽情做看官,冷不丁叫一嗓子,想必这是极好的!由此便说到一个问题:工作压力!什么是工作压力?为什么会有工作压力?其实很清楚,如果不给工作压力,企业就完不成社会属性规定的企业责任、社会需求!而结合上面的观点,我们应该明白:想要解决或缓解压力,那就要让员工不认为这是压力,或者几乎忽视这个压力,而转化为工作时的紧迫感,一种动力。所以,要么选择一个你真心完全喜欢的职业、行业,并保证能正常生存和愉快生活。要么,在不算非常喜欢的职业里努力挖取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东西,诸如能给自己带来某些“小小兴奋”的点,发掘另一番小天地,获得做事情的自我存在感,做为自己而做的事情(比如在新媒体公司做,那么自己可以试做一个自己的自媒体。或者做分析研究的公司,用这种研究资源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要么,选择一个极具人道主义的公司,员工可以与公司分享作品成果,让每一个产品和服务都被刻上为这个产品或服务而贡献的员工的符号,获得个体基于公司的归属感、存在感、尊重感。其实最重要的,也是多数员工关注的,是经济实惠,员工都希望不止为公司打工,最好能有提成、期权(比如阿里,虽然很少),这也是很正常的打工者想法。


        说到底,即使不能保证所有人都是因为工作本身和公司价值观而快乐工作,也能因为有为自己干的心理,或者有不太落寞的纯粹打工者心态而快乐地工作。反之,如果工作不能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成了生活的对立面(这其实也是最坏的结果),即自己做的和自己喜欢的完全没有交集,或者提不起任何内在的、自有的工作驱动力,难得几次有动力也仅是靠外力硬生生地驱动,那么,很遗憾,你是个悲催的工作者。我们必然都不希望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战争的意志说起)